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家庭暴力,受害方如何举证证明自己遭受损害和证明自己遭受损害是因为对方实施家庭暴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直是困扰涉家庭暴力离婚案件的一大难题,也是导致我国法院对离婚案件中家庭暴力认定难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当事人证据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及时收集证据;另一方面,现行的证据规则在证据的采信、认定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家庭暴力案件的特点,不能适应司法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2011~201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中,被认定为家庭暴力的案件所占比例仅为4.8%。法院对家庭暴力的认定有很大难度。审理离婚案件的该院民一庭法官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基本行为和诉讼行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诉讼行为对基本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基本行为.为了通过诉讼行为遏制和减少家庭暴力,考虑到家庭暴力案件“证据少”“证明难”的特点,应当通过一系列证据机制来强化司法裁判中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包括强化证据固定、证据范围拓宽、证明责任减轻、证明标准降低等.在重视家庭暴力案件证据规则特殊性的背景下,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中的证据规范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谢思沫 《法制与社会》2014,(10):282-283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项社会性的问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着众多的案例。但现在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民法和婚姻法的范畴之内。在刑法领域对于家庭暴力是否应该入刑以及量刑标准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也正是由于在刑法领域缺乏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才导致家暴问题屡禁不止,因此在刑法领域对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对于预防,整治家庭暴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即何种行为应该认定为家庭暴力行为。二是家庭暴力问题与刑法刑罚之间的关系。三是是否应当增设专门的家庭暴力罪名,以及量刑标准的高低。寻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可行方法。在刑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暴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未决的难题     
家暴形式的宽窄之争 如何合理界定家庭暴力,是反家暴立法的基础.然而恰恰是这一核心议题,引发了最大的立法争议. 目前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将家庭暴力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一切造成或可能造成受害者身心痛苦的行为,均被视为家庭暴力.两者差距巨大,过于狭窄的家暴定义能否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家暴现实,也因此成为舆论质疑、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李敏 《中国审判》2014,(4):62-65,5
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庭暴力,并公布了数张受伤照片为证。2013年2月3日,历时一年多的“李阳家暴门”离婚案有了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准予李阳和妻子李金离婚,李阳向李金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相似文献   

7.
陈苇  段伟伟 《河北法学》2012,(8):27-28,29,30,31,32,33,34,35,36,37
通过实证调研,其结果显示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并且当事人呈现出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特点。人民法院在涉家庭暴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既有家庭暴力认定、举证责任分配、人身安全保护裁定送达、调解方法上的有益经验,也面临着防治家庭暴力立法及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不完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局限性、取证难等一些困境。建议我国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加强防治家庭暴力宣传的同时,明确规范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  相似文献   

8.
离婚案件中涉股纠纷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案件中涉股纠纷的处理原则葛保滨,刘晖,郑加龙股票是股份制企业发行的、表示其持有者按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随着我国企业股份化的迅速发展,在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涉及到股票所有权归属以及股票价值认定等纠纷日渐增多。由于我...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证调研,其结果显示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并且当事人呈现出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特点.人民法院在涉家庭暴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既有家庭暴力认定、举证责任分配、人身安全保护裁定送达、调解方法上的有益经验,也面临着防治家庭暴力立法及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不完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局限性、取证难等一些困境.建议我国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加强防治家庭暴力宣传的同时,明确规范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  相似文献   

10.
夫妻一方遭遇家庭暴力之后,应当从哪几个角度保全证据?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离婚背后的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目前的反家庭暴力立法比较滞后,现有的法律条款规定得也比较原则,缺乏现实可操作性。笔者最近代理的如下案件就很典型—— 劝"断"不成反遭家暴 刘明林与张书红系大学同学,双方恋爱两年后到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在婚姻的前6年,两人感情较好。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6,(5):19-26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海峡两岸四地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关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遏制。中国大陆《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中国大陆首部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其增设了人身保护令制度,为受害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海峡两岸四地的"家暴法"在"家庭"、"家暴行为"、"家庭成员"、"人身保护令制度"等范畴各有千秋。遏制家暴行为应多思考社会层面的解决办法,增强社会干预机制,以期完善中国大陆《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2.
行为保全制度(人身保护令)的出现,使得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由事后惩罚变为事前保护,将以往离婚案件中对家庭暴力仅有财产惩罚措施转向对受害人财产、人身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9,(1):49-55
家庭暴力的防治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澳门家暴法的出台几经周折,其出台背景、具体制度及实施状况颇具特色,既结合了澳门本地的立法和实践情况,又吸收了香港特区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生效文本来看,澳门家暴法涉及预防、救济和处罚等诸多环节,既有行政措施,也有司法手段。我国内地家暴法的出台时间与澳门家暴法较为接近,两地又均属于大陆法系地区,了解澳门家暴法的相关立法及实践,对完善内地家暴防治法律制度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孙慧芳 《检察风云》2023,(11):54-55
<正>家庭暴力不仅破坏家庭和谐,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针对我国目前受家暴妇女法治保障存在的不足,须从执法司法层面寻求完善路径。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过程中承担着预防、出警、调查、取证、协助、处罚等多重职责,须提高执法主动性和应对水平,增强规范收集证据的能力,优化执法方式,努力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及家庭暴力告诫等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毅 《法制与社会》2011,(23):184-185
家庭暴力是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又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导致婚姻破裂,损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引发恶性暴力事件,极大危害社会的稳定。为有效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惩治家庭暴力和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本文从公安机关处理家暴案件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管理、取证及与当事人沟通技巧的角度探讨警方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中,作为侵权行为的客体是配偶权中的相互扶养、扶助权及同居权。侵害配偶权民事责任经历了将破坏婚姻关系认定为侵害夫权、侵害名誉权、侵害配偶权行为之演变。确立侵害配偶权精神赔偿制度是婚姻关系的内在要求、民法属性的直接反映、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重婚、实施家庭暴力等侵害配偶权的行为导致离婚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区分家庭纠纷和家庭暴力,尤其是精神暴力,应当以加害人是否存在控制的主观故意来判断。对于涉精神暴力的离婚案件,调解不成时,应当尽快判决离婚,在财产分割上充分保障受害方利益。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对身体暴力的加害人有较好的警示作用,但对精神暴力应当慎用。  相似文献   

18.
钟燕 《法制与社会》2012,(25):184-185
涉家庭暴力犯罪是指针对家庭成员的应受刑法惩罚的暴力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区涉及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主要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强制猥亵儿童、重婚、抢劫等多种犯罪,家庭暴力犯罪危害严重,其不仅直接威胁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亟需引起社会各部门的关注。本文从研究我院公诉科近年来受理的涉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该类案件频发的原因,进而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暴犯罪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即精神暴力也是家暴,经常谩骂、恐吓也是家庭暴力。)”①家庭暴力属于公共性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呈多发态势,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据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②多发的家暴犯罪行为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接触到一些起诉要求离婚的妇女,听她们抱怨最多的是,遭受家庭暴力后不知道如何维权,即使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也不能得到有效救助,所以遭受家暴后只能默默地忍受,实在受不了才想到来法院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