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千余安防CEO出席,同时揭晓第三届中国安防杰出贡献奖希捷科技——第四届中国安防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2015年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充满了喜悦之情。银羊辞旧岁,金猴报春归。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016年1月7日,深圳世界之窗凯撒宫,由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CPS中安网主办,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1月7日,由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CPS中安网、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主办,深圳市中瀛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第三届中国安防坡具影响力十大品牌”颁奖盛典在深圳世界之窗凯撒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关键词:高清、网络、智能本刊一年一度的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再次与大家见面!由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评选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受到行业的极大关注。"十大新锐产品"是依托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与海内外各大厂商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及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经济圈三地安防市场的丰厚资源,由CPS实验室第一时间对安防厂商的最新产品进行专业评测,并在本刊"新品出炉"栏目刊登发表,  相似文献   

4.
2004年的最后两个月,安防产品又一次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北京安博会.深圳城市公共安全展、纽约安防展等一系列安.防行业的盛会陆续在期间举行,为安防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同时,为中国的安防企业提供了一次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契机;本刊编辑部借北京安防会之机,走访了部分安防企业的决策者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再现他们的心愿,共同探讨中国安防企业的外销之路!特推出“中国安防企业如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调查分析专题,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5.
《刑警与科技》2004,(1):78-78
为振兴中国安防产业,提高安防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安防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二十家安防企业的领导人在“第三届中国安防论坛”胜利召开之际举行特别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安防产业的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加快安防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产品认证制度以及维护安防产品的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曹宁 《刑警与科技》2013,(Z1):100-102
<正>安防行业新技术的融入和不断演进,使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产业链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壮大,这些必将推动行业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中国的安防行业需求旺盛,发展迅猛,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实现安防产业规模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年增长率在20%左右,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安防行业中视频监控产业处于核心地位,计算机图像技术、网络技术、芯片和核心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产品和技术正在持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日-4日,在中国安防产业的发祥地和制造中心——深圳,安防界迎来了2005年度行业盛会——第十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  相似文献   

8.
闫燕 《刑警与科技》2005,(11A):58-59
两年一度的深圳安博会(社会公共安全国际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今年深圳安博会已发展到第十届。安博会从1989年创办初期的40多个展位,展出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发展到2005年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2070多个展位,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700多家安防企业参辰,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作为中国最早举办、规模最大的安防行业盏会,深圳“安博会”已跻身世界三大安博会知名品牌,紧追美国拉斯维加斯、英国伯明翰安博会,稳坐中国乃至亚洲安防行业展会第一把交椅。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14,(19):44-49
据预测,2015年,安防产业总产值目标是5000亿元,安防行业将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市场的迅速发展势必给行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就在安防行业产值不断升高的同时,在行业内部,有一种变化却正在发生。安防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行业整合时期。  相似文献   

10.
《刑警与科技》2005,(3A):34-34
春意盎然的鹏城,全国安防界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欢庆2005年的到来。在这个喜庆的时刻,我代表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协会向出席今天大会的所有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获得2004中国安防年度风云人物的十位安防精英和获得中国安防产业百家最具成长性企业荣誉称号的个人和企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6):100-107
从国外的安防市场来看,安防运营服务已经成为安防市场最大的组成主体之一,年均增长率8%左右。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中国安防行业的产业规模要翻一番,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其中安防运营及各类服务业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2015年,国内安防运营的总产值将接近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安防展会,亚洲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安防展会,2015年10月29日-11月1日,全球聚焦,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将隆重开展,同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安防论坛,并隆重揭晓第四届全球安防贡献奖。"我想找安博会的展位,哪位老板有展位可以转让的请联系一下我,私聊,谢谢!"2015年10月8日晚上22点53分,距离2015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简称安博会)只有20天,此时还有企业老总心存侥幸,在微信群发消息,询问是否有  相似文献   

13.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5,(4B):138-139
2001年,TCL开始进入安防行业,主要以生产监视器为主。是国内最早进入安防行业的信息、家电企业巨头之一。2004年,TCL专门成立了智能楼宇事业部,全线进军安防行业,从而在安防行业掀起新一轮的热潮!TCL打算如何打造安防这艘“船”?TCL的进入又能为安防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亮点?带着这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TCL董事长、总裁李东生。  相似文献   

14.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7,(9A):28-30,32,34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安防行业年产值大约1200亿元,各类企业近2万家。这样的两个数据值得我们去研究:企业数量多说明行业热,产值规模小说明市场还不成熟。同时,我们还发现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政策导向的作用,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涌现了一批领先开发市场的企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集中精力来研究中国安防行业最好的企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选出国内安防企业五十强和安防外资企业三十强,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评选研究,对中国安防产业发展形势有一个总体判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韩金辉 《刑警与科技》2007,(10A):100-102
2007年9月18日,中国安防产业百强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这一天更应该为所有的安防从业者铭记:此次论坛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安防企业百强以及中国安防外资30强的横空出世,而在于中国安防行业出现了第一个由媒体组织的关于营销与管理的高层论坛,全国二百多位企业总经理、营销总监云集论坛是不多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彭蝉 《刑警与科技》2014,(23):34-44
2014年,虽然受到国内大环境影响,以及整个行业进入调整期,中国安防产业增速有所放慢,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14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为4300亿,其中安防产品产值约为1500亿,工程服务为2800亿。增长率为11%。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08,(17):38-38
2008年8月2—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天津传递。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作为天津安防乃至是中国安防行业的唯一代表当选北京奥运火炬手参与天津站的传递,这不仅仅是天津安防行业的骄傲,也是中国安防行业的光荣。毕竟中国百万安防人才有这样一个火炬手啊!  相似文献   

18.
《刑警与科技》2007,(10A):48-48,50,51
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在有关专家学者和全国安防企业的支持下,以安防企业申报资料为基础,评审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再经过资料、数据的对比、核实、甄别,在2005年中国安防行业百家最具成长性企业和2006年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及五十强提名企业的基础上,完成了2007中国安防产业百强企业和首届中国安防外资三十强企业的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就像白驹过隙,转眼二十年过去。这二十年,安防行业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中国公共安全》杂志作为安防行业创办最早的杂志,见证了中国安防行业这二十年来的发展和变迁。三十年前,中国安防产品生产制造基本还是空白。上世纪80年代,随着各地金融机构、重要场所陆续安装探测报警器和监控摄像机,大量进口安防产品开始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从而催生出一批安防产品代理经销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安防人。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5,(8A):37-37
坚持就是胜利。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安防行业,能够象慧锐通这样在业界拼搏11年而愈战愈勇的企业非常少见;能够象慧锐通这样在11年里专心致力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而不改初衷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慧锐通是中国安防企业坚持和自信的最深刻体现,也是肖明超个人对于中国安防行业的坚持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