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宇剑 《学理论》2009,(20):117-118
在马克思的早期文献中,“哲学”一词如果不加区别的理解就会得出马克思对哲学存在非连续性和二重化的态度的结论。通过对相关文本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发现马克思在使用“哲学”一词上存在双重涵义,即思辨哲学与革命哲学。那么,以此为基础进行解读,马克思的“消灭哲学”命题指的是,消灭黑格尔思辨哲学;实现哲学指的是把哲学理论与革命群众相结合、哲学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王东 《理论视野》2013,(10):16-19
马克思从1843年到1883年,花了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本质内容就是他的时代观,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观。晚年马克思更以“见微而知著”的超前哲学预见,预见到资本主义自身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资本论》是以对商品的分析为开篇的,而在作为《资本论》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则是以"货币章"为开篇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之所以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既是因为商品概念是马克思《资本论》唯一可能的开端范畴,而对商品的分析亦是《资本论》唯一可能的开篇之章,也是因为"商品章"作为《资本论》的开篇之章所具有的"外部性",使得《资本论》的整体文本结构与文本逻辑得以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展开。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法国吕贝尔较早确定了马克思哲学文本,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文本体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其编著的功过得失有待客观历史的评判。吕贝尔认为《资本论》及手稿既是经济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表达了他独特的哲学看法,主要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黑格尔《逻辑学》辩证法思想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从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者关系的角度,论述他们之间观点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8,(11)
要真正走进马克思哲学视野之中,有必要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重新解读。《巴黎手稿》是最重要的文本,部分研究者对费尔巴哈的哲学地位存在着双重误读。其一,认为马克思高度重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误以为费尔巴哈理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二,在解读《手稿》时忽略了马克思阐述的劳动实践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这有悖于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劳动辩证法的历史发展逻辑。前者导致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被高估,后者导致了马克思哲学的被低估。马克思在随后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地提出了区别旧唯物主义的"革命的实践"观点,系统地阐明了劳动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1最近,丛先生在《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①一文中写道:“《提纲》的哲学精神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自然—人道主义或实践的人道主义一脉相承”,它“不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点,而是对实践进行人道主义批判和革命的价值观念”。而笔者...  相似文献   

7.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丛大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派别的主要文本根据。尽管该派内尚存诸多分歧,但基本点大体一致:把《提纲》中的哲学思想视为唯物主义的新形态,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当代性,离不开对《资本论》的当代解读。当今社会的新发展使空间维度和空间问题凸显出来,这就需要以空间视角来解读《资本论》,发掘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的空间维度。《资本论》中工业资本空间化的手段表现为资本占有空间和资本生产空间,这也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般空间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将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时候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空间建构要与历史建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9.
夏莹 《理论探讨》2022,(2):124-131+2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归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这一革命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围绕这一理论旨归,马克思在不同思想发展阶段不断触及承担革命之主体的无产阶级及其斗争的相关问题。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当中,由于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仅通过对劳动者工资的分类来阐发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不可避免的阶级对抗。这一带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性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获得了更具有经验性的佐证,在资本逻辑展开自身的推演过程中,无产者不仅作为先验的革命者存在,同时还作为在资本逻辑当中处于贫困境遇的经验的现实存在。阶级问题由此成为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潜在的理论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理论判定,面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阶级”残篇,不应仅仅因其文本表达方式而将其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的一个立场的延续,即从分配方式上来划分不同阶级,而应坚持以所有权为根源划分不同的阶级,并以此彰显阶级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提出,过去我们学习《资本论》是为革命进行阶级斗争,如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搞市场经济,还用得着学《资本论》吗?回答是肯定的。 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创作的《资本论》,阐释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时,也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必须克服以斯大林教科书为范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及其模式的缺陷.重新焕发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使之继续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必须因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化的形态,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创建中国马克思学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路径,体现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学术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学科定位上,中国马克思学应当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中国马克思学研究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国际马克思文献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解释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完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著作,对它既要作认识论研究,又要作解释学研究,解释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量"和"质",量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范围,质是指此范围内的文本是绝对具有还是相对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马克思本人的全部著作不能绝对地、确定无疑地认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其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本质--意义,这个意义是体现在文本中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它是马克思赋予的,而非读者赋予的,它是固定不变的,并可以被认识.  相似文献   

14.
Analytical Marxism involves the attempt to reconstruct Marxist theory and to refocus Marxist politics in the light of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 – especially in analytical philosophy and economic theory—and historical events – above all, the failures of Communist regimes. In order to assess this re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ear in mind a conception of the overall Marxist project. By this standard of comparison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Analytical Marxism can effect the required kind of connection between its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历时向度,回顾、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50多年发展进程中的三大解读模式:19世纪后半叶的"以恩解马"解读模式;20世纪上半叶的"以苏解马"解读模式;20世纪下半叶的"以西解马"解读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21世纪的全新解读模式,即"以马解马"模式,这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它涉及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问题;如何认识旧体系的主要不足。在这一领域拥有重要影响的黄楠森先生努力开拓创新,但他依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没有克服旧体系的不足。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是有待完成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Charles Taylor's engagement with Marx and the Marxist tradition has been relatively neg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on his work. This is a strange omission, because he was not only a pivotal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eft, but also wrote many pieces which critically engaged with the main principles of Marx and Marxism. This paper re-examines Taylor's engagement with Marxism and thereby exposes a neglected element in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following themes emerge: the self; Taylor's conception of the affirmation of ordinary life; democracy; ecology; and religion. In one area at least, the affirmation of ordinary life, a crucial element of Marxism is retained and positively endorsed by Taylor.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themes, while he raises important issues for Marxist theory, he is, at times, far too quick to dismiss Marx's arguments and also misses similarities between those arguments and his own work.  相似文献   

18.
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经验看,除了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这一基本关系外,还有几个重要理论关系必须处理好。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教条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指导思想统一与学术研究自由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金亚慧 《学理论》2012,(4):59-60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定向思维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实践思维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石;开放思维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在动因;发展思维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0.
汤姆·洛克莫尔是研究当代欧陆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现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他出版了《黑格尔:之前和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等著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教授围绕启蒙的谱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观念资源与卢卡奇的理性观等问题对话汤姆·洛克莫尔教授,这些讨论关注马克思政治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在历史语境中勾勒出启蒙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