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执政党合法性论证关乎党的执政地位与国家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转型时期巩固执政地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民主和民生相契合为基础,通过民主执政发展民生,民生保障推动民主为落脚点,党的执政合法性能够获得不枯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认为执政合法性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形态建立乃至构筑政党执政安全的基础 ,这个基础不坚实 ,就会出现哈贝马斯所预测的合法性危机 ,执政党必须加强政治“投入”,赢得民众的持续认同。中国共产党要在执政合法性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意识形态主流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民众利益最大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政治权力民主化 ,进一步铸造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科学执政,必须从根本上破除陈旧的执政理念———“以党治国”论,牢固确立“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着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施“增量民主”发展战略,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自由民主多个方面向前推进,以适时适度地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实现执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通过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行使执政权,通过党委书记出任行政首长行使执政权,有效解决目前执政体制的弊端,实现由体制外、体制上执政到体制内执政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中,各国政党都十分注重党内民主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主流政党,即正在执政和曾经执政并可能再度执政的政党,为了克服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衰落和选举失利的不利形势,都纷纷推行党内民主。西方发达国家的党内民主建设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总的看来,它们大都主要以扩大党员在挑选党的领导人和国家公职候选人中的参与为重点来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主要手段和内容。目前,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必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机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主要手段和内容。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必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机制,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依法执政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及执政能力,实现依法执政,应具备的主要条件包括商品经济条件、社会自治的条件、理性的条件,其中理性条件主要包括科学民主精神和法的统治观念。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时期,实现依法执政应走一条稳定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及执政能力,实现依法执政,应具备的主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条件,即商品经济条件、社会自治的条件、理性的条件,其中理性条件主要包括科学民主精神和法的统治观念。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时期,实现依法执政应走一条稳定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围绕着民主执政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民主执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思想的历史考察、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民主执政与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民主执政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了学理探讨和实践分析,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传入中国后,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目标。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包括党内协商民主、执政协商民主、国内党际协商民主以及人民协商民主四个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既存在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民主传统缺失、选举民主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等不利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思想上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政治协商以及选举民主的内在区别,在制度上要将协商嵌入票决民主的已有制度结构,在行动上要选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协商民主和西方的协商民主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都重视对话、讨论、磋商等。但二者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宏观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中国,协商民主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整个政治框架的前提性条件。在西方国家,协商民主是在多党竞争的政治框架中发生作用的。第二,就中国政治的目前这个发展阶段来说,协商民主显然比竞争性的选举民主更受到执政党的重视,也更容易在社会中得以推广。在西方国家竞争性的选举民主比协商民主更加受到重视。第三,中国协商民主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党与非党之间,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之间的协商对话;其二是在基层政治中政府与民众的协商。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执政的有效性是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加强执政有效性建设,是执政党解决自身合法性危机的基本手段,也是执政党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如何不断地加强其执政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我国能否稳定地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本文认为:通过增强党的开放性,推进和完善党内民主建设,两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效性,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今网络技术已进入西方政党政治活动中.网络选举不仅成为西方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争取民心而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而且也对传统民主构成某种挑战.纵观当代西方政治活动,电子民主虽存在许多缺陷,但亦不失为当代社会实施良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党内选举对党内民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还存在党内选举的具体条例不够健全和完善,党内选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民主精神的问题和现象。必须要在坚持选举的合法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公平竞争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党内选举制度更为科学、民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和在夺取政权后的执政实践中不断提出的问题,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如何能够赢得长期执政的地位。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对长期执政合法性的思考建立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只有民主建政才能具有合法性,民主执政才能赢得长期执政,执好政才能够实现长期执政。民主建政是长期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民主执政才能赢得长期执政合法性,执好政才能保障长期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三者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一面,在特定情况下也存在矛盾和不尽一致的一面。全面深入地正确把握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在具体操作层面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仅是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19.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内容和目标的一个方面。民主执政的本质内涵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统一战线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从统一战线的政治定位和价值尺度、民主执政的内涵界定及统一战线对于坚持民主执政的三大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民主执政与统一战线的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凸现统一战线在民主执政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党能否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关键问题,而党执政能力强弱的关键是由党本身的内因决定的,如何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将其凝聚、转化为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党内民主的有效运作和对党员能力的有效整合。本文试图对党内民主、政党整合与党的执政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力求从理论上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