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南生 《湘潮》2005,(9):48-52
很小就听到印度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的名字,他与加拿大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都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都为中国人民和他们自己祖国的人民所永远怀念。柯棣华原名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今马哈拉斯特拉邦邵拉普尔市)。1938年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次年2月12日,柯棣华一行到达延安,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亲切会见了他们。后来,他担任八路军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曾与爱德华、巴…  相似文献   

2.
1938年9月,正当中国人民饱受日军铁蹄蹂躏的时候,印度医生柯棣华随印度援华医疗队,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他救治八路军伤病员和当地患病群众,培养医疗骨干,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边区军民的爱戴。他还刻苦学习中文,不仅能用流利的汉语和伤员沟通,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印度国大党决定派遣一个医疗队前往中国,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6年毕业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的河像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弃报考英国皇家学会,放弃在格兰特医学院住院医生的职务,报名参加援华医疗队.1938年9月1日,柯像华与由爱德华博士任队长的五人援华医疗队前往中国.柯棵华大夫医术高超,为人随和,他不仅认真为病员服务,热情辅导中国医生,而且积极参加八路军的一切日常活动,很快就和中国同志打成一片、由于他的脸膛黑一些,人们永切地作他”黑大夫”为了及时有效地救治伤员,何核华像白求恩大夫…  相似文献   

4.
陈永成 《湘潮》2011,(11):40-43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印度青年柯棣华跟随援华医疗队,离乡背井,来到中国,救死扶伤,1942年病逝在前线。  相似文献   

5.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11):28-31
抗日战争初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北美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日.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一年半的时间里,仅在灵丘抗日前线就工作了近三个月.  相似文献   

6.
阎利 《党史纵横》2012,(1):50-51
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这是一个印度人的名字。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将他的中文名字说出来,可能就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个印度人的中文名字叫“柯棣华”。20世纪30年代,柯棣华成为中国反侵略战争国际援华医疗队的一员,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古耜 《求是》1995,(18)
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柯棣华大夫的名字是众所熟知的。作为一名“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引自毛泽东为柯棣华逝世题写的挽词)的印度医生,他不避艰险,不辞辛劳,无私忘我地为抗日军民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同另一位杰出的国际友人、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不朽风范一样,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解放和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丰碑上。同柯棣华大夫一道前来中国支援抗战的整个印度医疗队的战斗经历和工作情况,以及通过这支医疗队所反映出的中印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无疑是中国、印度乃至亚洲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光辉篇章,具有永久  相似文献   

8.
穆阿妮 《广东党史》2011,(12):13-15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于是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不胫而走,家喻户晓。2009年他又被中国网民评为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被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还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中国红军和毛泽东赢得世界性影响的美国人斯诺,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英国人李约瑟,加入中国国籍的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在中国生活奋斗60年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印度人柯棣华,泰国王室中的“中国通”诗琳通公主和帮中国农民致富的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而白求恩则以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大西南的腹地——贵州省贵阳市东南郊图云关的群山中,有一处历史纪念地——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和英国女医生高田宜陵墓。这里记载着来自欧洲九个国家的志愿援华医疗队队员们,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无悔牺牲。在此,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利用馆藏档案资料,向人们介绍国际援华医疗队的简要事迹。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党史博览》2006,(5):52-5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许多国家的志愿者毅然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有一支1939年来到中国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在他们当中,有三名来自罗马尼亚的医务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以至生命。一个叫杨库(Iancu D a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周恩来、邓颖超和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一起 美联社记者汉森(中)、加拿大医生布朗(右)和白求恩大夫在冀中平原为伤员检查身体 自求恩和木工一起制作医疗器械餐。白求恩过着八路军的艰苦生活。这是他在进 白求恩在离火线不到5公里的小庙里.在隆隆炮声中,沉着地为伤员进行手术,193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时合影。巴苏华(左一)、柯棣华(左二)、木克华(左四)、毛泽东(左五)、八路军卫生部长姜其贤(左六)、爱德华(左七)、卓克华(左八)。治病奥地利医生傅来大夫在晋察冀军区为八路军伤员 、 奥地利医生罗生尔德来到…  相似文献   

12.
苏泊 《党史博览》2006,(6):15-17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北部小镇雷文斯特,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曾率医疗队为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在一次为伤病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伤的手指被细菌侵入而感染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  相似文献   

13.
提起白求恩,国人无一不晓,但谈到柯棣华,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柯棣华的感人事迹不亚于白求恩,他继承了白求恩的未竟的事业,在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整整战斗了三个春秋,他像白求恩那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以“芦沟桥”事变为标志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爆发,不仅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同时也作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而震惊世界。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1938年1月,伟大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远渡重洋,行程三  相似文献   

15.
刘强 《党史纵横》2007,(12):32-37
1939年11月12日,来华参加抗战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牺牲.毛泽东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以及率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等多名外国医务人员参加援华医疗工作.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洋大夫在延安战斗岁月里的工作生活情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党史博采》2006,(7):56-56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1910年生于泰米尔纳社邦绍拉普尔市。1936年毕业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1938年正当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上灾难最深重的时候,他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并冲破国民党反动派重重阻挠,毅然奔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先后在延安、华北等地为抗日军民服务。1940年任晋察冀边区白求思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9日不幸病逝。  相似文献   

17.
9月28日,我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系列外宣画册——《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在贵阳首发。1939年3月,由英国、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美国等9个国家的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自愿到中国参加抗战,他们来到当时驻扎在贵阳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图云关成为抗日期间闪耀着“红十字”光芒的医疗中心。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广东党史》2014,(3):42-45,55
正1938年,中国共产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方针的成果,不仅设法争取西方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同时也把目光转向东方。朱德代表中共向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提出,希望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终于促成了"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组建。他们历经艰险,于1939年2月来到延安和华北,竭尽全力地进行医疗援助,有的队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于中国的大地。这充分体现了两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友谊。  相似文献   

19.
抗日烽火中激情燃烧的国际往事(上)——江一真与白求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一真,1915年春生于福建连城,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调红十二军医务训练队当护士、护士长、见习医生。1933年夏,被选送入中央红色卫生学校军医四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当医生。长征途中任红军教导师卫生队队长,遵义会议前调高于休养连当医生。1935年5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收容队医疗队队长。后回总卫生部,任永坪第一后方医院医务主任。不久,调往安塞重伤医院任院长。1937年秋,江一真奉命在延长县交口组建八路里野战医院,任院长,负责接受治疗平型关战役中的伤病员,期间曾为林彪治伤。1938年5月,受命担任军委总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手术组组长,经常刭陵北各医院做手术。抗战期间,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等人,不远万里,从各大洲来刭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江一真见识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国际友人,有机会与他们共事并战斗,结下深情厚谊。由此谱写了一曲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团结奋斗的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江一真历任福建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省长;农垦部副部长、农业部代部长兼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7年平反,后任卫生部部长、河北省委第二书记,1982年9月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4年3月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贵阳市推出了《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画册。画册如一个历史向导,将这段发生在那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反战志士组成援华医疗队,跨海越洋来到战火纷飞中国,来到抗战后方、生活异常艰苦的贵阳,投身于另一场与死神的战斗场景简练再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感动了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