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刑社会化思想源于近代学派理论,强调刑罚执行方式的社会化,推行非监禁刑的适用,追求犯罪人的复归。目前在我国并不具备广泛实践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社会力量作为行刑主体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特征,行刑社会化使得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从而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刑罚人道主义、刑事补偿制度以及行刑经济是行刑社会化的理论渊源。行刑社会化关乎刑罚权运行的好坏,为了充分发挥行刑社会化预防犯罪的机能,需要调整现行的监狱设置,健全社区刑罚,完善行刑体制,加强行刑立法。  相似文献   

3.
经过刑事诉讼程序,法院宣布对犯罪人定罪量刑的判决,这一活动是在法院内的审判庭这一空间建筑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而言,刑事诉讼程序的结束,意味着刑罚执行的开始、犯罪人服刑的开始。当然,如同刑事诉讼活动是在法院这个建筑空间环境内进行的一样,执行刑罚、犯罪人服刑也需要一定的建筑空间环境。毫无疑问,监狱作为行刑机关为犯罪服刑人提供了行刑和服刑的建筑空间环境。作为行刑空间环境,监狱建筑体现了一定的行刑理念。  相似文献   

4.
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执行社会化是在刑罚执行中注重社会因素在行刑中的作用 ,使罪犯易于复归社会。西方国家在行刑社会化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国家行刑社会化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我国在行刑社会化上已有了一定的成就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刑罚是连接犯罪与行刑的核心。现代的刑罚应当是一个宽严相济、轻重匹配的科学体系。而我国现行刑罚体系刑种偏少,非监禁刑缺失,社会化行刑缺陷,整体刑罚体制和机制僵化,造成行刑效果不佳。当前世界各国刑罚的个别化和社会化成为一种潮流,给我国的刑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也是一种现实的挑战。实现刑罚的预防犯罪的目的,提高行刑的功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所以我国刑罚体制改革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改革的方向在于:建立多元化的刑罚体系,实行灵活的行刑机制;以人为本,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6.
监狱工作社会化的法学与实践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代法学理论,今日之刑罚执行已不应再仅是纯粹地对罪犯实施惩罚,而是要在惩罚基础上,通过各种行刑矫正措施的落实,"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其能顺利地以健全健康的人格回归社会。监狱工作社会化,将通过重整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全面发挥刑罚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之功效,实现罪犯经过改造由犯罪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刑罚执行终极目标,它既是对传统行刑方式的一种更新改革,也是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执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它蕴藏着浓厚的刑法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刑罚人道精神。美国的行刑社会化起源于出狱人保护、缓刑和假释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践行。美国的行刑社会化经历了相当曲折和坎坷的发展过程 ,新古典主义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行刑社会化的式微 ,而是行刑社会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性发展。学习、借鉴美国行刑社会化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 ,对于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罪犯复归社会为目标的行刑社会化,集中体现着行刑的人道价值。行刑社会化既是法律的民主价值的具体体现,又是在行刑领域实现法律的民主价值的重要手段。行刑社会化是合理配置刑罚资源、促进刑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而行刑社会化具有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9.
刑罚由严酷向宽缓的方向发展,是世界刑罚发展的规律。近代以来,刑罚中心由死刑、肉体刑移向自由刑;当今社会,自由刑由封闭的监禁刑向开放的半监禁刑、非监禁刑发展,都是这一规律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权观念的进步,刑罚执行过程中的社会化趋势逐渐被大家接受、认同,并在行刑过程中积极应用。一、行刑社会化的含义及理论基础。行刑社会化,是指为了罪犯复归社会而形成的行刑理念和模式,是实现罪犯再社会化的一系列方法和制度的总称。其理论基础主要有:1、人道主义理念。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刑罚人道主义的思想。洛克指出,刑罚不是支…  相似文献   

10.
《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一书,对行刑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就行刑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而言,是要动用社会资源共同融入罪犯的矫治之中,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是社会公众对于罪犯的关注和尊重。行刑社会化狱内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监狱如何运用社会资源为罪犯的矫治服务并促进罪犯矫治工作。狱外模式论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制度、出狱保护制度等行刑社会化的社会模式的研究。改革与价值论是行刑社会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构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推进行刑一体化;确立现代化的监狱行刑观念;纯化监狱职能等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对犯罪的宽容,是现代社会对犯罪人的宽容。因此,宽容性是行刑社会化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