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性修养是一个不断锤炼与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员要始终牢固树立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党性修养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坚持使命意识是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要在使命意识的驱动下,结合党性教育理论和工作实践,不断强化共产党员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暨在三大考验中加强党性锻炼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在三大考验中如何加强党性锻炼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充分认识共产党员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会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党性锻炼,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搞好这项基本建设,首先要不断提高对加强党性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从来就不是脱离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闭门修炼,而是革命实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而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保证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本文从党性锻炼与领导班子建设的关系上,说明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重视和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首要条件列宁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列宁全集》第11卷,第63页)党性修养是政治素质的重要体现。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就是要不断地用  相似文献   

4.
党校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搞好学员的党性锻炼始终是党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开辟学员党性锻炼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党校学员党性锻炼的质量和水平,是党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性锻炼,主要是指党员自身在实践中,按党性原则改造思想和规范行为的活动。它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和业务能力修养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袁静 《人民论坛》2014,(12):43-45
党性、党风、党纪是党的整体性要求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对党风和党纪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把党风和党纪建设提升到更高位置,需要全面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党风和党纪修养。新时期加强党性、党风、党纪修养需要在学习、实践和监督上下功夫:学习是基础,实践是手段,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党性、党风、党纪是党的整体性要求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对党风和党纪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把党风和党纪建设提升到更高位置,需要全面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党风和党纪修养。新时期加强党性、党风、党纪修养需要在学习、实践和监督上下功夫:学习是基础,实践是手段,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元林 《前进》2004,(3):47-48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不断地修养锻炼出来的。我想,凡是读过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同志,就会有这个起码常识。大家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出版之前,出版社曾打算要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改书名。建议使用的几个书名中,有一个叫《保尔·柯察金》。作者经过反复考虑后,斩钉截铁地做出了这样的抉择:“不,书名决不能改。我同这个名称血肉相联。对我来说,它共好比指路灯塔。这不仅是描写共青团员保尔·柯察金的生平事业,而且是阐明人怎样锻炼成为共产…  相似文献   

8.
学习中组部领导同志的党课报告,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不忘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在组织部门工作了15年的组工干部,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成长过程,愈加感受到党性修养之重要.党性,是共产党员的导航仪,共产党员应当用党性为人生导航.  相似文献   

9.
论党性与民主集中制保建中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党性与民主集中制密切相关。在党的工作和党的活动中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性才能贯穿于党的实践;而民主集中制的运行也需要党性提供保证。没育党性的深证,民...  相似文献   

10.
对党性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刻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美本来就是蕴含在党性之中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本身就包含了党性美,甚至可以说,党性的本质是美的,不仅包含了美,也包含了真和善,而且是至今所能理解和达到的最真、最善、最美,是至今所能理解和达到的大真、大善、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员修炼党性,也是修炼党性美;共产党员体现党性,也是体现党性美;共产党员讲党性,也是在践行党性美。  相似文献   

11.
党性,是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也是党员干部区别于普通群众的基本特性。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提高,它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才能得到增强。当前社会上存在违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现象,都与党性缺失、党性不强直接相连。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党性锻炼水平,是党校的重要职能和根本任务。强化党性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党性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是当前各级党校在培训活动中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对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立身、立业、立言、立德是提高自身党性与修养的积淀工程,需要终生为之。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必须在学习教育中铸牢理想信念、在工作实践中培养优良作风、在政治生活中强化党员意识、在权力运用中严守规矩底线。  相似文献   

13.
修养是一个人通过自我修炼、养成和提升,使自己的人格不断达到新的境界的过程。重视个人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历代前贤亦将“修身”看作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同等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党性     
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基础性工作在于搞清楚什么是党性。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党的领导人的文献,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党性的内涵:哲学理论的党性,意在强调哲学或理论的现实性、服务于和依赖于特定群体力量的意识形态性;政党组织的党性,含有与个性对应的共性、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纪律性、理论与实践上的先进性等意;党员个体的党性,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的正确性,以及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工作态度的客观性、为政用权的廉洁性、道德情操的高尚性、自身修养的全面性等意。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组织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  相似文献   

15.
组织干部作为党的干部路线的具体执行者,在选贤任能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组工干部是否具备识才之能、容人之度、护才之胆,关键要看能否做到讲党性、讲正气、讲纪律,不断修炼自身、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笔者认为,组工干部应该政治、思想、业务方面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6.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最高集中的表现。列宁说:"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列宁全集》第19卷407页)。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体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如同打仗要有坚强的战斗指挥部一样,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有坚强的统一的党。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斗争。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在这场斗争中无愧于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荣称号,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就必须注意洗涤身上沾染的资产阶级灰尘,努力增强无产阶级党性。什么是党性?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毛主席总结我党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不仅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而且是党的一切工作需要坚持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程中,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讨论,并不是新课题,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也早已有定论,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此话题,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在现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确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更甚者将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或是认为党性应该凌驾于人民性之上,"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的一边",不仅说明当事人的理论无知,更体现了其歪曲的职业理  相似文献   

19.
于靖园 《小康》2011,(9):108-109
青年时期的伟人或许经历过找不到工作的困苦,经历过寄人篱下的彷徨,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挣扎红色影视剧里,我们最终需要的不是歌颂青春,而是回溯初衷,验证信仰,核实伟人一生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正铁路企业基层站段党委书记是站段党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带领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角色,在铁路企业改革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繁重,铁路企业改革发展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站段党委书记,需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一、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修养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