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90年,既是世界历史大变动的90年,也是中国历史大变动的90年。与世界历史大变动紧密相联的中国历史大变动在广度、深度上,在由此引起的冲击力、震撼力上,实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所仅有,也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这90年,中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从半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9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90年。今天我们翻开90年的历史画卷,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不断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无数次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持以这一崭新的理论武装自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建党91年的历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历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立场、方法,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有力指导推动了不同阶段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取得了辉煌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随之也影响了整个世界。90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的90年历史,就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闰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6.
姚桓 《党建》2009,(6):10-12
在20世纪的世界东方,最震撼人心和引人探究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沉沦到崛起复兴的历史命运。在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种力量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舞台上奋斗博弈,演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件。斗转星移,大浪淘沙,许多势力昙花一现,成为“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历史过客,中国共产党最终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所趋,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7.
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人民大众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事业,正是集这种灵魂根脉于一身,才演绎了一场近代以来的中国最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走出了一条堪称世界榜样的“中国道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生存诉求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在中国广大民众中的传播,也正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奠定重要的思想条件和群众基础,为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条件和政治基础,才使得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艰难中前行、在发展中完善、在创新中成功。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问题,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我们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世界历史的大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探讨这一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理论学刊》2023,(5):42-50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近代以来全球发展现象以及未来趋势的哲学把握。世界历史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转向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契机,也带来了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主体、建设目的、建设过程、建设方法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谁来做”“为何做”“关键点”“怎么做”四个方面系统回应了世界历史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型,实现了世界历史普遍要求与民族特色的有机结合,创造出落后国家建设现代化的新选择,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世界历史进程中两种制度之间的力量差距。  相似文献   

11.
雷云 《共产党人》2011,(10):34-36
<正>一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历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温党的历史,加深对党辉煌而艰辛历程的认识,就要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和主线,从而在本质层面上把握整个历程。一个根本性重大命题和永恒性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20伟大的国家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与大同世界。本书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国内国际大视野分析了走向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的大发展、大变动、大趋势。本书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专业  相似文献   

13.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1,(12):52-52
《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 伟大的国家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与大同世界。本书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国内国际大视野分析了走向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的大发展、大变动、大趋势。本书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专业化的国情与世情研究,分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两个维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旨在批判经验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推进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必须遵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民族意识与世界视野相交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已经为历史所昭示,也深深铭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打开历史的篇章,拂去岁月的风尘,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于民族事业、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人的解放既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后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形成,后来又有一系列发展完善的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考量始终贯穿于他的世界历史思想的整个过程之中,从人的依赖性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发展,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相伴而生的。从整体而言,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之中,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话语权的增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离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激发了世界史上真正的大变动——1917年的俄国革命以及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从那时起,世界不复从前。他构建的哲学、历史、经济学及政治学体系,已经成为本世纪精神支架的一部分。当萨特称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时代的哲学”时,马克思的许多观点得以形成的方法,已经成为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五十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塑造世界的主要精神力量。作为一种起源于欧洲的,却被用于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意识形态,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具体化,就不能不经历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探索历程。本文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探索》2006,4(3):4-9
毛泽东一生坚持和倡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他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自发论,坚持在生活中、工作中和斗争中学习,并在全党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竞赛。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工具,培养和造就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全中国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