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国红 《理论学刊》2008,7(3):104-107
进入20世纪后,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变革,举起了新政的大旗.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方面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收回利权.收回利权运动涉及面很广,主要是路权和矿权,此外还有关税权、邮政权、治外法权等等.收回利权运动表明了中华民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和新型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成长,说明了"中国人治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
罗其芳 《党史文苑》2004,4(2):35-37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农民是中国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基本和决定因素,并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展农民运动,制定土地革命路线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在十月革命影响下,被压迫民族开始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洪流,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便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  相似文献   

4.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向深入发展今年以来,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向深广的方向发展,形势很好。自从阿法达成协议以来,法国殖民主义势力不甘心于它的失败,一再破坏协议。法国殖民军甚至包围和攻击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陈文联 《理论学刊》2012,(7):94-96,128
与西方近代女权主义相比较,近代中国女权思想有着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女性解放”被视为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工具和手段.这一特色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植根于中西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殊品格的经典著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代表性著作,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实践论》《矛盾论》对19世纪30年代民族问题的呈现、民族解放道路的探讨以及解决民族问题思想方法的阐释,其中隐含了特殊的民族视野。深刻体会《实践论》《矛盾论》的民族视野,不仅对于正确评价《实践论》与《矛盾论》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是在中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第一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就在河北定县创办乡村教育。1940年代,他又在重庆北碚歇马兴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创办了乡村建设实验区。他说,要建设中国必须先建设乡村,需要掀起一场深刻的乡村建设运动。他倡导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曾经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与现代社会改革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黄妮 《湘潮》2016,(4):110-113
向警予作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对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认为,真正觉悟的中国妇女,必然是一面参加政治改革运动:一面参加妇女解放运动。[1]因此,她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热切投身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事业之中,以独到的见解与深刻地实践认识,形成了对女权运动的科学指导。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指出,"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解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实际问题,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总结,形成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深刻地阐明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碳关税的合法性审核与中国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碳关税作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单边贸易措施,其实施难以通过国际法对其的审核。碳关税的设计与环境公约在气候变化领域确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符;同时也难以通过WTO相关规则的审核。面对碳关税的提出用意,中国应以国际法上的应对为首选。同时,应以积极姿态发展低碳经济,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承担中国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近代中国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在早期试图援引联邦模式来构思国家结构。由于联邦模式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总趋势之间存在的相悖性,在20世纪40年代末中共放弃了此前的联邦制主张,而是以单一制框架建构国家政权体系。早期中共关于联邦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国家结构上的探索,实践证明以联邦模式挽救近代中国的道路并不可行,但其对于中国政治现代化仍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共生性特点。其共生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统一,以"一国两制"、"南北对话"、"共同开发"为主的策略方法等方面。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了邓小平的国家利益共生观。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宗教因素、民族意识、国际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接受和传播。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要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经验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对协商民主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其主要关注点:一是在协商民主理论本身,包括其内涵、特征、作用与价值;二是在对协商民主的中国式应用以及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协商民主模式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比较。通过这种理论介绍与探讨,有助于加强学界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税制改革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现行的关税税率,降低关税的整体水平;调整税收减免政策,运用税收杠杆调整产业结构。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国有企业生产成本;规范税收立法和执法行为,增强法律的透明度,稳定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政治保障和制度基础;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由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至今,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党9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变农业国为工业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幸福和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小康社会:一种新的发展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业周 《理论学刊》2005,4(2):24-29
全面小康发展范式理论对中国在21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路的整体设计,主要体现在科学认识国情基础上发展阶段的新定位、检视中国发展实践基础上发展目标的新规制、总体把握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实际基础上发展模式的新探索。这一设计不仅对中国,对后发国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即使对世界现代化运动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末“礼法之争”是中国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发端。礼教派提出的变法应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科学性,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立法精神的。而法理派的主张由缺少中国特色。以史为鉴,我们要在拿来和守望中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摒弃,这也是今天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法制建设已步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作为法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法制建设,同样面临着一个现代化发展的问题。由于民族法制建设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其现代化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制约着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有其必然性,也与中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有密切关系。当代保守主义者虽都强调复兴传统,但其具体观点并不一致。我们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各种不同思想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正确引导这种社会思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