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路,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将万州、涪陵、黔江、合川、永川、江津六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明确提出将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  相似文献   

2.
对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作为全市“一圈两翼”战略格局中渝东南“一翼”重要的增长极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黔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有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有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使黔江占有加快发展的“天时”;二是直辖以来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黔江从偏远闭塞之地一跃成为重庆通向东南沿海的“桥头堡”,使黔江占有加快发展的“地利”;  相似文献   

3.
黔江作为边远欠发达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以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争2016年基本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谭健  王勉 《当代党员》2011,(10):24-26
2010年11月22日,黔江舟白机场“首飞日”。川航3U8641次航班,飞临黔江上空。俯瞰黔江城,乘客感叹:“昔日的小县城,现在终于有了中心城市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安阳市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安阳市建设成为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关键是靠发展,而安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要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实现安全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就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寻求治本之策。一方面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方面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动力支撑和力量源泉。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做实做优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提升城市品位,用文化的力量来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有效地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而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文化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城市和文化彼此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本文着重探讨文化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以及在推进区域性  相似文献   

8.
永川是全市六个建设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有为地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按照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结合永川发展的实际和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我们对永川在川渝城市群区域和渝西区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付君 《当代贵州》2012,(25):54-55
德江,一座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腹地的县城,一直以来,区位劣势导致发展滞后。而今的德江:城南,一座新城正在快速崛起;城北,一片工业园区正在火热建设。产城互动,相得益彰,弹奏出德江廉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精彩乐章。  相似文献   

10.
以永不疲倦的工作激情、永不畏难的顽强斗志、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1.
《思考与运用》2007,(6):56-57
去年以来,永川区紧扣中心工作,坚持从理论工作载体建设入手,搭建平台,服务发展,虚功实做,增强实效,走出了一条“学理论、提素质、转观念、出思路、添举措、求发展”路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成渝经济区战略支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理论学习、宣讲和研究等方面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市委决定把江津等六个城市建设成为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对六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挑战,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争先创优,发挥好拱卫重庆主城,联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面对窘境,思南县响亮提出按“乌江中下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设思南,遵循“六个坚定不移”发展目标(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撤县建市”目标,重塑“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形象。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宜昌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最新出台的《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提出:“到2015年,  相似文献   

15.
正遵义市委提出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就是要把遵义打造成为黔川渝区域内处于引领地位,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节点城市。良好的生态则是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遵义市建设黔川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把遵义建设成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清水绿岸、四季闻香"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6.
张利群 《奋斗》2002,(1):14-15
北安市位于我省北部中心地带,80年代中期,省委根据北安独特的区位优势,提出把北安建设成为我省正北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李宝山 《奋斗》2004,(7):35-35,50
北林区是绥化市的载体。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兴起和社区改革的深入,文明社区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为使北林区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找准实际、科学的定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形成了一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构筑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打造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基本形成的三大区域性物流圈,都是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组建的。这三大区域性物流圈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区,以天津、青岛、大连等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物流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三角物流中心。然而,整个西部地区还没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辐射半径大、交易量居垄断地位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是西南地区各中心城市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讲,长江上游现代物流中心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一五”的积累,德江县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特别是杭瑞高速公路、长丰水库、城南大道和环城路的开工建设,“两违”有效整治,全县上下抓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省里将德江县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中等城市来规划建设,为德江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