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20,(8):9-11
中国法学会2月28日印发《关于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通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通知。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学教育目的与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学教育的一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法律人才。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目标则是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诊所式法律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与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完美契合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是实现法学教育目的的良好的手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在对某些技能的培养方面有着传统法学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是对法学教育所要求的目的的一种强化培养,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教学尝试,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能够培养更好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前,“疫魔”肆虐,战“疫”正酣。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疫情防控,是一场事关群众生命健康的人民战争。疫情防控,也是对我们政治素质的一次大考。从对依法防控疫情的有关问题集中攻关到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心理疏导,从战时值班,深人疫情防控和督导一线到开展送温暖和捐赠活动……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投人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助力疫情防控,誓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4.
妇女法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法律的产生、运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其尚处于建设初期,所以还未形成独立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高等法学院校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丰富,又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可以为妇女法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将妇女法学引入高等法学院校,加快妇女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本文将针对推进妇女法学进入中国高等法学院校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20,(14):8-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16日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时强调,要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担当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为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现有警察院校的法学教育没有能够得到应有重视,使得培养对象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治理念不能满足职业化警察的需要,影响了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将警察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充实到警察院校法学教育过程中,明确警察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警察法律人才机制。在精选法学学科、增减课时时尊重法学课程的体系化,根据授课专业的特点,适当调整开设的法学学科及其课时,改革警察院校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7.
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的既定主要目标之一,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筛选是司法考试的既定目标。加强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良性关联关系,以合理设计的司法考试制度推动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改革,改变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形成法律职业、司法考试与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三者之间信息传导的良性机制,最终将法律职业的要求通过司法考试制度传递给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使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职业需求更加紧密地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大体存在非法律专业的公安法学教育、面向公安系统内部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面向社会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学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应有各自的特色 ,同时也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通常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度的制定以及公众对于政府、法治、整个国家法律运作体系的态度和期望。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结合,有利于推进法治建设;法学研究与各学科的互动,是构建社会精神的基础。法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法律人才、推行公民法律社会化教育以及树立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司法考即是指由司法部组织的、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当法律知识水平的人员参加的、以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考察内容的考试。司法考试能够全面评价法学教学的效果,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同时指导法学教育改革的开展。当然,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存在挑战,为有效应对司法考试之挑战,法学教育应当合理定位法学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法学教学内容、创新法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法学是对某一民族某一时代法律现象的认知,民族性和时代性必然反映在某一个具体法学门派之中。当前关于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争论只有放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来理解才具有意义。文章通过对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在立法与司法中功能的揭示和对霍姆斯两个命题的解读,得出五个命题:法律的生命是经验,法律的成长靠逻辑;法律的生命是现在的经验,不是过去的经验;法律的生命是本国的经验,不是他国的经验;法律的生命应该遵循探效逻辑,法律的成长应该遵循演绎逻辑;社会稳定时期,教义法学占主导地位,社会变革时期,社科法学称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法学     
社会学法学或者法律社会学具有一部连绵不断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初具规模,这时社会学法学的理论命题完全来自于欧洲学者;接下来是针对英美普通法环境的社会学法学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社会学法学不仅开始反思自己的特点,而且还推出若干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如利益,社会工程,以及社会学法学的历史观等;在法律现实主义运动之后,社会学法学开始扩展到整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学法学中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分枝。这些分枝虽然也还使用社会学、以及社会学法学的术语和概念,但是它们突出了对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批判,开辟了新的认识层面。社会学法学的核心问题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包括法律如何影响社会,又包括社会如何作用于法律。社会学法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法律发展,贯穿社会学法学的根本精神是重新认识法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法学思潮,社会学法学在展示了内部一致性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同的特色,不仅是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且还有地方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5,(4)
法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脱节,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时间短、次数少,实践效果不理想。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德国等高校的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笔者提出法学教学要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把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对接起来,以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最终实现法科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法学教育的实践性不够,重理论而轻实践。应从推动法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创新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加强法律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定位之误区及其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前沿》2010,(8):100-104
法学教育的定位决定法学教育运行与发展,而法律人才的供求关系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当前我国普通法律人才严重供大于求,法律院校面对法科学生的就业出路以及自身的生存态势,在就法学教育定位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陷入了认识误区。本文提出,法学教育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并符合时代需求,定位于培养广义的法律人才,推行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霍姆斯、卡多佐以及庞德的个人实践与其法律概念的见解和理论观点的形成紧密相连,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的概念和法律的作用,发现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具有注重预测性以及强调社会需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孙桂华 《前沿》2011,(2):121-124,142
孙晓楼的《法律教育》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法学教育专著。他以社会法学为理论基础,学以致用为指向,认为法律人才是具备法律学问、社会常识和法律道德,具有全方位工作能力的法律工作者。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授,爱惜教授也就是爱惜学生。以他的法律人才观反思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兵强  刘力 《前沿》2015,(1):70-74
法律自治是西方法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实证主义法学与社会学法学等主流法学流派均对其倾注了相当的理论关怀。法律自治理论脱胎于法律形式化运动,在法律实证主义者的努力之下走向成熟,经过卢曼的改进,法律自治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潘俊 《理论月刊》2015,(1):83-89
现行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脱节,未对报考条件做出限制,考试模式单一,侧重记忆应试性考察,直接影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塑造。在当前法律人才整体数量过剩,精英司法人才不足的背景下,司法考试应当要求报考者具有法学教育背景,采取一年两次的阶段性考试模式,对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职业技术、法治信仰、伦理道德等进行全面考察。考试形式上加大案例分析比重,严格控制考试通过率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真正实现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形成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良好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曹昌伟 《青年论坛》2008,(2):138-140
法学本科教育应确立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并要围绕职业教育目标充实法学本科教育内容,重视学生法律职业技能、法律职业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法律职业道德和法治理想。实践教学是完成法学教育内容,达成法学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由于受传统法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实践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建立与理论教学平行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