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对象实施的传统犯罪具有需变现、可追踪及特定性等特点,侦查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开展侦查活动;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对象实施的新型犯罪传播速度快,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确定,犯罪不易被发觉、隐蔽性强,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侦查此类案件时,侦查人员应深入细致分析病毒,搜集线索。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犯罪主要利用手机的通讯功能进行犯罪,手段新颖、迷惑性强,犯罪成本低、回报高,侵害对象不确定,多为团伙作案,侦查人员应转变侦查模式,"由事到机"进而"由机到人"开展侦查;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工具实施的新型犯罪更加灵活,机动性更强,遗留作案痕迹少,侦查此类案件,侦查人员应缩短反应时间,重视存储信息的作用,并加强技术建设,进一步提高侦查能力。  相似文献   

2.
雇佣犯罪案件不同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雇佣犯罪案件中犯罪目的动机与具体犯罪行为相分离,导致雇佣犯罪表现出独特的隐蔽性、预谋性、交易性、特定性、复杂性、雇佣方式多样性、作案过程复杂性、作案动机特殊性、案件情节交错性、"实行过限"问题的突出性等特点,其独特的犯罪方式给揭露打击、防控惩处带来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入全面地认识雇佣犯罪的特点规律,才能提出有效的打防对策,确保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以刀斧砍杀手段实施犯罪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中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其作案随机性强、作案工具简单、作案手段残忍,给案件的预防和现场处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强对刀斧砍杀类案件的研究,能为防控、处置刀斧砍杀类案件提供参考性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浅议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侦办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给侦查工作带来新的难题。当前,新类型信用卡诈骗案件在侦办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高科技犯罪、利用网络作案和团伙分工作案。针对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新手法。侦办信用卡诈骗案件时应加强多警种合作、加强银行业内外监管及情报导侦。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案件发案量逐年大幅增长,作案手段不断演变,巨额的诈骗金额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逐步形成了以作案手段区分的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群体。针对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当地公安机关开展从源头治理综合打击此类犯罪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破解地域性电信诈骗案件中单个案件侦办成本高、线索少、侦办难度大等现实困难和障碍,有必要将源头治理、综合打击模式作为应对地域性诈骗犯罪的重要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案件大多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前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思维准备.作案后则会利用虚假或更改财务会计资料来掩盖犯罪发生的事实,给侦查人员查办此类案件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对会计资料勘验在职务犯罪中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探索公安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利用会计资料勘验进行侦查的具体方法,为公安机关办理此种案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由于毒品案件属于“无被害人犯罪案件”,毒品交易是在犯罪人之间秘密进行的,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较其他刑事犯罪更为狡猾隐蔽。因此,无论是对犯罪行为的发现,还是对犯罪证据的收集都十分困难,给侦查破案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经常使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是当前最突出的一种犯罪,笔者对这一新型犯罪作一剖析,供大家参考。一、当前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1、采取多种形式办卡作案,表现出隐蔽性和预谋性。一般利用信用卡作案的罪犯,都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犯罪分子为了作案和逃避打击,总是千方百计地非法伪造保函和身份证办理合法的信用卡,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往往是案中案,连环案,并钻银行允许善意透支的空子,大量掠取不义之财。2、在作案空间上,采取打"地区差"式的跳跃作案。异地作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种作案手段占全部案件的大多数。这类案…  相似文献   

9.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我国侵财型犯罪中增速最快的犯罪类型之一。犯罪的主要方式有:虚假告知被害人的手机、座机电话欠费或者以银行卡涉案实施诈骗;网上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网络声讯电话语音冒充熟人编造谎话;网络发布低息贷款或办理贷款等。此类案件具有犯罪工具高科技化、手段智能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作案目标不特定性、资金流向复杂性、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呈现有组织犯罪公司化、专业化管理等特点。该类案件还有抓捕全案犯罪分子难和固定搜集犯罪证据难两大难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抓好案件接警前后的前期侦查环节,侦查员积极做好案中侦办取证环节;积极拓宽宣传阵地,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发挥银行金融系统和网络电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犯罪是犯罪分子在特定时间下、特定空间内实施的违法行为。作案时间与作案空间是构成犯罪案件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并且作案时间与作案空间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视频监控记录了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时间下、特定空间内的行为举止,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所记录的犯罪嫌疑人信息能够为案件侦破确定方向、缩小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认定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三位一体”的系列案件侦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类犯罪尤其是多发性侵财犯罪,日益呈现职业化、团伙化、流窜化的发展趋势,若不及时打击极易发展成为系列作案。对此,应建立、完善情报信息、刑事技术和侦查办案"三位一体"的系列案件侦查模式,对系列案件实施精确侦查。  相似文献   

12.
票据诈骗一直是金融犯罪领域的高发案件,其作案手段多样,涉及经济活动环节较多。侦查此类案件应从票据类型、票据的运作流程、案件特点等多角度进行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3.
"两抢"即抢劫和抢夺,是近年来社会治安中多发性突出问题。据对菏泽、聊城、德州三市公安机关的调查,"两抢"案件占刑事案件的比重接近10%。其中,抢夺犯罪被害人主要是反抗能力较弱的单身女子和老年人;抢劫犯罪被害人主要是防范意识差、反抗能力弱、有钱财可抢的青壮年男性。两种犯罪皆具有结伙性、凶残性、系列性和作案地点的不确定性等突出特征。"两抢"犯罪的多发,既有社会综治机构和公安机关防控不力的问题,同时也与被害人自身的被害意识薄弱密切相关。因此,要最大限度减少"两抢"犯罪的发生,必须改革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实体犯罪预防机构;强化公安机关的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网络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被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警示、"增责"等措施,提高全民的防害意识,从而形成社会、公安和被害人"一体化"的"两抢"犯罪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侦查假设相当于刑事侦查中的侦查推论,即是以案件有关材料为依据,对所侦查犯罪的构成、实施犯罪的动机和可能实施犯罪者所作的推测。在刑事侦查中,常常根据有关材料,对案件性质、作案人、作案时间和地点、作案工具和作案方法、犯罪过程等提出假设。下面对侦查假设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大量利用"钓鱼"网站盗取用户信息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此类型案件具有作案手法多、花样儿新的特点,由此也给案件侦破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为及时侦破此类型案件,侦查机关要认真分析其作案特点、规律和难点,研究制定讯问策略与取证方法,有效打击"钓鱼"网站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6.
票据诈骗一直是金融犯罪领域的高发案件,其作案手段多样,涉及经济活动环节较多。侦查此类案件应从票据类型、票据的运作流程、案件特点等多角度进行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短信诈骗案件是我国当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诈骗案件类型。这种案件的特点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作案,具有隐蔽性;有组织团伙作案居多;涉案范围较广,影响面大;案件证据获取比较困难;管辖上存在漏洞等。侦查此类案件必须合理确定管辖权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有效获取犯罪证据,加强侦查协作和与有关部门配合,完善相关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有限空间理论是根据系列性案件的犯罪主体跨区域、大范围、跳跃式作案的特点,以案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预测犯罪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预警和围追堵截,最终将犯罪人抓获归案的理论。有限空间理论是建立在信息源、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系列性案件侦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车匪路霸案件的主要特点是犯罪手段多种多样、犯罪人多为距现场不远的本地人、青少年团伙作案居多、连续作案突出等。对车匪路霸案件的侦查 ,首先应当提高认识、开展专项斗争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侦查措施 ,特别是要强化侦查协作机制 ,重视审讯深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抢劫银行储户案件危害性极大,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经过精心预谋,且作案手段异常残忍、不计后果。对此类案件侦破应充分分析其作案特点及手段,紧紧围绕现场及周围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围绕现场作案信息、实施串并案侦查:通过犯罪嫌疑人及作案手段锁定相关因素;围绕公安基础信息采集,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依托积极警务,建立和完善辐射社会面的联动预警机制,实施精密抓捕,从而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