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思想前提;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政治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最终目标;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寻求合作,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际新秩序问题,江泽民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文明的多样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处理好多种关系。同时,中国在实践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先行者与榜样。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实施过程中正确经验和成果加以继承发展的结果 ,也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失误和教训加以纠正与借鉴的结果。邓小平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正确判断世界大战可以推迟或避免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继承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坚持执行和平外交政策 ;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 ;提出在历史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中既要坚持“韬光养晦” ,也要“有所作为”的正确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因此,我们应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6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内涵.这6个方面是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正确判断世界大战可以推迟或避免,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即时代主题或世界主题;继承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的正确指导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出发,更加广泛而彻底地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国内的某些问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这对于中国正确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维护周边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平思想是贯穿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线索。在对国际形势作出客观分析后,邓小平指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同时,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处理与他国关系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有的和平的外交战略.最终都指向国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在21世纪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1988年秋,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指出国际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起初,人们对这一战略构想认识并不一致。但两年来国际事态的发展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科学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并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各种主张。今年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体现和发展。它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和谐社会主张的必然延伸和必要条件,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方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和推动禁毒国际合作 ,在国际禁毒领域认真履行“五项基本原则” ,同周边国家及联合国的禁毒合作也经历了“四个转变” :由封闭到参与的观念转变、由意向商谈到广泛合作的转变、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和向法制化的转变。 2 1世纪 ,我们将积极推进国际禁毒国际合作 ,不断加强与外国的双边、多边以及港澳台之间的禁毒合作 ,积极帮助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替代种植 ,从根本上消除毒源地。  相似文献   

1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 1 953年 1 2月提出后 ,经历了四个前后相接的发展阶段 ,即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眼于周边安全 ,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0 - 60年代着眼于世界革命 ,局部推进时期 ;70年代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 ,重新推进时期 ;80年代调整基点 ,全方位挺进时期。这四个时期与中国外交政策定位之间有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公开问世,是在1954年我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发表了联合公报,倡议国际关系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共识,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中印、中缅之间自当首先奉行这一公正和崇高的准则,并希望它在国际上能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协力促进,以利于世界和平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术信息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在结构上完整地包括了国际环境分析、国家利益目标规定和对外方针政策的确定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以及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国际背景中,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战略目标是为国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对外方针,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坚持全面对外开放、军事合作、全方位外交和反对全盘西化等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独立自主原则为基本立足点、以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不仅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营养,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而且融注着他们不平凡的领袖魅力。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实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体现了我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心,有利于争取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将促进世界各国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进行不懈努力,将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格局的转换进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争取永久和平"的奋斗目标,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某些内容;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主张采取步骤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实现;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  相似文献   

1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中国提出,经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向国际社会倡议,至今已半个世纪。它已经成为国际关系普遍准则。作为原则和理念,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反对侵略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实践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对其内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许多同类思想、原则是它的引伸和发展,许多新的和平政策的倡议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在后冷战的现时代,继续高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旗帜仍有极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调整了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冷战结束后,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大战略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创造了政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彻底断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两个中间地带”“一条线”等外交思想为新中国在艰难处境中赢得了战略机遇,使国民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但是,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战略从“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转型,韬光养晦成为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战略方针,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到国内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等重要外交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等方面交出了完美答卷,用中国之智解决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未能解决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他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的洞察力,冷眼向洋看世界,形成了一整套的国际战略思想,主要有: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改变“一条线”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主张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新思路;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