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7年元旦将近,“山东省临朐县山旺化石·奇石·年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临朐县位于山东腹地,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文化历史悠久,是“全国社会文明先进县”和“全国文化模范县”。此次山旺化石、奇石和年画展就是该县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山旺化石发掘于该县县城东20公里处的山旺村。山旺化石由此而得名。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重点保护区,地下覆盖卷1800万年前的各种动植物的化石标本。这些化名种类繁多,印痕清晰,栩栩如生,被誉为“化石宝库”、“万卷石书”,现已发现的有10多个门类,400余种、是一座古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临朐县的每一处乡镇,人大代表成了一个时髦的字眼,人大机关也成了群众最乐于倾诉心肠的地方。这,缘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桩桩难事、一个个问题,在乡镇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帮助下都顺利地解决了。辛石公路开通了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一辆辆货车沿着一条新修成的公路,将临朐县石家河乡的果品、奇石源源  相似文献   

3.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历时7天,从6月9日开始至6月15日圆满落下帷幕。以“和谐家园、花儿更红”为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重点,集中推出了民族文化主题巡游、中国青海国际乡村音乐演唱会、和谐青海美丽家园——民族歌舞天天演、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第三届江河源全国奇石展、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等六项主题活动。极具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使民族文化旅游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不仅充分展示了我省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了国内外、区域间文化交流和合作,也促进了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  相似文献   

4.
胡敏 《理论月刊》2005,(3):111-113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苏轼的咏石诗,展示了诗人对奇石的品质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地发掘、描绘和创造,同时正是因为对奇石执着专一的爱,诗人才能在诗中发掘奇石的真美,揭示出奇石蕴涵的深刻的文化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临朐奇石     
安同昌  傅绍祥 《春秋》2010,(3):54-55
临朐,自西汉置县,迄今已2000余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临朐,山清水秀,境内奇石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奇石资源使临朐人民自古就有赏石、藏石的传统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 《春秋》2010,(6):54-54
2010年10月,山东收藏家赵光星的世博题材泰山奇石展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12组泰山奇石,让观众观赏到一场"石上世博会"。泰山奇石是中华十大名石之一,它的文化和艺术内涵非常丰富。泰山石敢当文化延伸的泰山灵石信仰和崇拜影响着华夏民族,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文化自信培育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能促进文化自信培育。我们应当辩证看待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以文化自信培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姚林青 《人民论坛》2020,(5):132-133
70年来,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观念和运行机制不断取得新突破,文化产业集聚理论、文化金融理论、文化消费理论等不断涌现。可以说,文化产业理论的不断创新,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飞红  ;朱昭霖 《求索》2008,(4):57-59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也依赖于政府和公共部门发挥相应作用,而且政府对于文化产业这一特殊产业的发展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本文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法制五个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责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献宁  杜艳华 《人民论坛》2011,(11):188-189
发展文化产业有赖于文化资源,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着力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白学刊》2011,(6):1+1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几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全省重点工作加以部署。相继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并不必然转化为文化产业。因此,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高效转化的路径,是我国当前全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企业、政府等主体应通过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品技术创新等手段推进文化产业高端化发展,着力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高效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文化产业有赖于文化资源,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着力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8):60-6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目前国内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创新,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挑战来说,将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优秀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给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生存压力。在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的…  相似文献   

15.
论新中国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点和逻辑.相关政策制定的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要坚持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要清醒认识文化的双重属性,正确把握执政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文化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与国内适应能力的关系、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开放的节奏与度,以及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稳定与创新的关系.总体而言,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宜采取渐进式的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冬琪 《当代广西》2006,(2):37-37
来宾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麒麟文化、红水河文化、瑶族文化、土司文化荟萃,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绚丽多姿,所辖县(市、区)均有自治区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亮点——兴宾区麒麟山人遗址是闻名遐迩的“壮族祖先遗址”。合山市是著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合山奇石甲天下”之美誉。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境内的“三圣”(圣山、圣水、圣都)风光无限,“三奇”(奇人、奇俗、奇药)令人神往,这里居住着世界上最多的瑶族支系,著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化产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界定基本上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文化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就前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就后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产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傅守祥 《长白学刊》2012,(1):157-160
战略性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场,引发了中国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不单单是一种纯经济的考虑,更是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面对强势文化冲击所实施的一项文化复兴战略。文化产业的正合博弈,其实质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作性竞争。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其"内在品质"与国外产品相比尚有较大落差。在内容为王的文化创意/生产时代,迅速提升国内文化产业的人文含量和精神品质,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认同文化的娱乐属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偏废了文化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9.
余鸣 《今日民族》2004,(6):27-29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立足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丽江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