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2.
刘丹 《学理论》2014,(4):98-99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能否成为助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取向。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侧重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时代脉搏,适时调整农业政策的各项举措。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奥多·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提出中国农业政策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5)
当前中国正处于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的变迁中,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面临如何转型的抉择。而百年前的美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希冀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中寻求突破。这段历史被称之为"进步时代"。立足于美国"进步时代"的社会背景,探讨美国"进步时代"的法制转型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在探索中取得突破进展的时代,也是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的时代。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民营企业,要直面转型升级带来的变化、挑战与阵痛。新时代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既是必要,更是必须。从企业层面讲,这是顺应新时代、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国家层面看,这是澄清错误思潮、应对多种挑战、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为此,一方面民营企业要主动调整发展思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苦练内功",提升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改变传统思维,破除传统体制障碍,营造公平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常修泽 《理论视野》2010,(10):10-12,59
中国正面临着"第三波历史性大转型"。此次转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它始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未来"中期"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方略应实行八字方略,即"人本"、"绿色"、"创新"、"协调"。"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新的理念与思路应包含:(1)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核心层面的转型;(2)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层面的转型;(3)以内外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和城乡协同为内容的结构层面的转型;(4)以"五环改革"为重点的全方位体制转型,从而为上述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体制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陆地文明时代曾经昂首挺胸,在海洋文明时代曾经被动挨打,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能否摆脱被动取得话语权,实现跨越式发展拓展影响力,再造辉煌,关键就在于能否全方位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功能形态,旨在承担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任务,实现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自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以来,截至2016年2月,国务院已批复设立17个国家级新区。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城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桥头堡和试验区,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形成辐射效应。从发展现状看,相对于其他经济功能组织,虽然国家级新区有诸多"新"的优势,但仍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为把发展国家级新区这篇时代大文章做细、做实、做好,还需加速国家级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新型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排污治污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区金融环境,强化新区金融保障;需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寻找新区发展新增长极。能否做强国家级新区这一经济功能组织,也是对新区建设者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包括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体制改革,以集约化为方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赋予了经济转型以新的内容。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来推进,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确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赋予了体制转型新的内容;新型工业化则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能取得奇迹式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充分发挥了"后来者优势"。为什么1978年之前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收入水平那么低?主要原因是我国主动放弃了利用"后来者优势"来加速经济增长。为何"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采取当时国际上主流的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华盛顿共识"。为什么主流理论会忽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的内生性和转型中国家扭曲的内生性?主要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世锦 《求知》2006,(12):17-18
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增长模式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又多了一些涵义。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作这样的描述:独特的要素组合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增长模式呈现出低成本竞争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能概括中国经济的全貌,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向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转型的紧迫挑战。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应当优先和熏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1)
中以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色列在"创新"引领国家高速发展方面的经验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在两国总理的提议下,中以正在构建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中以双边关系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按照市场经济制度的层次性安排,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建设新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社会主义.是中国经济转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模式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耿波 《理论视野》2013,(4):25-28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形成了"经济主导型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2008年,中国城市从"经济主导型城市"向"社会导向型城市"开始转型,2011年是中国"社会导向型城市"发展的高潮,这主要体现在"城市扩张进入减速通道"等四个方面。面对中国城市转型,应从确认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节点"、强化城市社会管理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推进。  相似文献   

14.
绿色"一带一路"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思。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倡导各国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制定绿色"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明确政策、设施、贸易、融资、民心五条建设路径。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具备筑梦绿色丝绸之路的资金、工业化、设施建设、能源需求的四大优势,指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为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和海陆双向开放、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历史拐点。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的服务化进程是客观必然。到2020年能否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成为我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挑战。为此,要把推进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新格局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目标。一、2020: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格局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十三五"应因势利  相似文献   

16.
经济自主增长对应的是政府推动的增长。当前经济自主增长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成本扩张.在加强宏观调控时,如何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中国经济能否获得高质量自主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夜的企业裁员行动中,新法试图保护的人反而成了新法的受害者。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保护究竟是矫枉过正,以至束缚了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中国长期以来重资轻劳格局的及时矫正?这部法律能让中国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从过度依赖低成本的泥沼中炼狱转型,从而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吗?  相似文献   

18.
后疫情时代,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打压。受制于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上升、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以及各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竞争加剧,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核心,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有重要影响。面对制造业外资回流,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以保持我国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优化制造业内部利用外资结构,这对于我国"十四五"期间"稳外资"和更好地参与并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8,(4):76-84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城市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城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革,是城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性转变,是城市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转型。通过转变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城市转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包容性城市治理强调城市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均衡发展、强调对多元化、异质性的包容、突出城市发展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以包容性城市治理推动城市转型,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还有助于中国城市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化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主席就任后,提出了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思维,打出了一组新经济政策组合拳。首先,大力反腐,打破特权利益集团对资源和市场的垄断,使市场经济在有效配置资源、理顺生产关系、促进供给侧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打破垄断,是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紧紧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在金融资本、产能制造、工程建设及营运管理等方面优势,积极引导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