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篇通讯惹来的被捕西贡《南亚日报》1949年1月创刊时 ,我就在该报任地方版编辑兼外勤记者。6月5日我写了一篇通讯交给香港《大公报》 ,6月21日香港《大公报》的《各地通讯》版头条发表了这篇通讯 :《祖国解放·薄海欢欣·越南华侨申述希望·一致认为海外侨胞的苦难应该结束了·独立强盛的新中国会保护他们》。侦探楼(即中央警察局)看到了6月21日《大公报》发表的那篇署名南英的越南通讯 ,非常恼火 ,认定是西贡《南亚日报》的编辑张英所写 ,决定追查我。接着 ,法国驻印支最高专员公署即下达两道通令 :一道是从即日起禁止香港…  相似文献   

2.
张柏联是我的一位好大姐,认识已有十几年了,其人品、文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柏联做过记者、编辑,被称为"才女"。于人,为人真诚坦然,给人之爱心,颇有人缘。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市场染缸里,她没被染脏,实为珍贵。于才,其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并有所造诣。其曾做过文字记者,有几十余万字的各类作品散见于报刊;做过美编,亲自设计或者指导过大小十几家报刊的版面。  相似文献   

3.
正栗娜衷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尽管有苦也有累,但乐在其中。2008年,由于节目需要,栗娜开始了在北京与香港两地往返交替的工作。在香港负责前方出镜记者及与香港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络工作;在北京则负责版块新闻稿件的选取、改写、编辑以及与在港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络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诗歌艺术的皇冠不再 辉煌,诗人不再成为时代的 宠儿时,能够甘于寂寞、依然 钟情于缪斯并坚守着精神家 园的诗人,是令人敬佩的。马 克或许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 军旅诗人。 认识马克已有十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在副刊当编辑时,就开始接触他的诗歌作品了。他常来送稿,言语不多,总是微微一笑,来来往往,彼此也就熟悉了。我对他的创作也就有了些认识。或许,由于我自身也喜欢诗歌创作的缘故,于是便和各地的诗友们有了更多的联系。那时,我们在报纸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5.
马老师: 您好!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企业。几年后这家企业倒闭了,我在家里发愤写作,3年中发表了一些作品。但我的收入很不稳定。于是,通过妻子的关系,我在一家晚报打工当记者。刚刚实习一个月就有十几篇文章见报,超过了正式记者。但是,晚报没有承诺给我转正。我一急之下送礼到社长家。不久,他借口说我送礼是人品不好。把我给炒了。我工资和稿费分文未取,就茫然地走了出来。一个多月前,妻子帮我找到了现在这家杂志社做编辑,开始了新的人生竞争。我负责的栏目如果每期上不了稿子,就有可能被炒。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做得好。但是,同事们经常在主编面前说我的坏话,甚至说我发表的小说不是自己写的。因此,主编也怀疑我的写作和编辑能力。现在。我每天工作学习到深夜两三点钟,我要用自己的实力证实自己。我尽管在工作上很用功,很努力。但还是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帮助。您说。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喜欢打击别人,利用别人?人生的成功之路为什么这么难走?请您百忙中帮我解除心中的困惑。谢谢您! 您的年轻的朋友徐兆欣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2005年2月号《杰出的爱国侨领庄世平》一文最末部分倒数第十七行:“香港实业家罗志清先生以600多万港元捐建了英才中学”一句有误。罗志清先生以600多万港元捐建了普宁群众艺术馆,而普宁英才华侨中学是香港实业家吕高文先生捐建的,请查对。专此谨致编安普宁市侨联会陈浩建2005年7月26日读者来信$普宁市侨联会@陈浩建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30日,我在香港开董事会期间,对一个老朋友谈起近两个月时常困扰我的口腔溃疡,用了各种消炎的办法总不见好。他立即带我去见香港的一个著名医生,仔细检查后医生告诉我:"你得了口腔粘膜癌,需要立即切片做病理分析,才能最后确诊"。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认定我会留在香港做手术,因为大多数在大陆工作或生活的外籍人士,一旦得了大病,第一时间就是选择回国,甚至不惜包飞机到美国、欧洲、香港或台湾治疗,他们信不过大陆的医院设施和医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爸爸 我爱你     
我该怎样评价他呢,严肃、严厉还是威严?无论哪一个词,对于年近五十的老父亲来说,总是过于生疏而遥远了啊。可是对于未长大的我,我指的是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光,他让我感受到的,只有一种烦恼、焦急和忧伤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厦门到香港这条水路,我已经走过三次,首次是1937年春天,从菲律宾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第M次是1983年夏天,从福建去延安,绕道香港北上;三次是1991年秋天,去菲律宾探亲,乘船先到香港小住数天;这次应香港亲友邀请,去看香港回归的热闹。前后四次,相隔六十年,心境大不相同。观看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是一生难逢的好良机,怎么不令我激动万分呢?八十年代初,中英谈判香港问题,我正在香港,目睹港英当局种种表演,真是令人气愤!英国把香港当成女皇王冠上的宝石,当成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一百多年来,通过香港压榨中国老百姓的血汗,掠…  相似文献   

10.
1998年3月2日,我所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在京联合举办了《回归后香港经济形势及今后一、二年发展走势》小型学术研讨会。北京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近2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香港1997年经济形势特点达成如下共识:(一)1997年香港经济发展总体上仍保持基本稳定。前三季度由于香港内部需求强劲,经济和投资继续增长,上半年 GDP 增长达6.3%。第四季度开始,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强烈冲击,港元利率大幅上升,香港经济逆转下落,全年生产总值增幅为5.2%,同上年相比,  相似文献   

11.
《国际安全研究》1996,(1):28-28
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来访1995年12月6日晚,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光临我院,作了讲座并赠书捐款。陈玉书先生给我院学生作了题为《大中华文化与东西方合作》的讲演。全场爆满,气氛活跃。他的讲演和讲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赢得了同...  相似文献   

12.
1953年,马奎武生于江苏徐州。曾任解放军某部文化干事、俱乐部主任、政治处书记等职,从部队转业后任《淮海文汇》杂志社美术编辑、徐州市贾汪书画院院长。现为徐州市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会员、张伯驹艺术中心顾问、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书画家、香港红荔书画会  相似文献   

13.
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主席、台北市如皋同乡会名誉顾问范止安先生,十几年来奔走于祖国大陆、台湾和港澳之间,为祖国和平统一著书立说,出钱出力。他关心东北三省和环渤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多次率专家学者考察研讨,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项目。在他创办五十所“景范希望小学”的计划中,目前已在十六个省区办成十九所。他心系桑梓,在家乡设立奖学金,创办图书馆,兴建城市景点。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能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的这一天。”范先生,原名范杰,江苏如皋人,早年于上海大夏大学法律系肄业。1940年的一次机遇,范先生结识了老革…  相似文献   

14.
我和本社驻香港记者陈晓钟先生曾共同采访过香港的一位慈善老人——严宽祜先生。严先生虽已年近90高龄,但仍然奔走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以做慈善事业为乐。他的做人品行,令人仰慕。  相似文献   

15.
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偕妻儿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顺利抵达香港,旋即经由香港罗湖口岸回国。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的著名科学家朱兆祥回忆说:“当钱学森和妻儿跨过罗湖桥头,他紧紧握住我的手,兴奋和激动地对我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相似文献   

16.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我做编辑这八年》,转眼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不免有光阴易逝的惆怅,是啊,说起来,现在应是“我做编辑这14年”了,岁月倥偬,如白驹过隙。随着岁月一起去的,有朝气,有冲动,也有梦想;随着年龄一起留下来的,则是积累,是沉淀,当然还有记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香港问题上表态曾经较为谨慎,对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和做法以及中英之间的争执基本采取回避态度。但近两年来,美国不仅公开支持港英当局的错误政策,而且直接插手香港事务,对我施加压力。现将1994年以来美在香港问题上的言论和国会议案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显示,香港人口较1997年增加了185100人,除去人口自然增长2万多人,每年由内地持单程证来港5万多人外,研究专家认为新增人口中,大多是教育程度较高的回流人士(据1998.9.16东方日报川。这些回流人士为什么1997年以后选择了回香港?回香港后的感受如何?怎样在香港创业?是我感兴趣的问题。陈炳藻博士届教育程度很高又卓有成就的专家,年轻时在香港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美国攻读了文学、教育学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后供职于美国爱荷华大学东亚语文系中文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分析《红楼梦…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7,(2)
为迎接香港回归,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政协联络委员会联合举办、由我所承办的“香港的过去与未来及其与云南的关系研讨会”于6月9日在昆明举行。来自香港、泰国、缅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国内的有关专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是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召开的,与会人员在发言中,回顾了香港的历史、展望了香港的未来,探讨了在香港回归后加强云南与香港合作的途径,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的期盼与喜悦。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海外艺术正在把香港作为他们的家。香港出生的艺术家E. L,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后重返香港,最近他在香港艺术中心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画展。他说:“香港尚无法与美国相比,但画廊的主人们却看到了这座大都市的未来。我认为,下个世纪初亚洲将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画廊的经理们认为,许多中国人在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