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健康 《求索》2007,(9):210-212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诚为道德的形上本体,信为诚体之用,朱熹将两者分疏,把诚信之德的合理性确立在天道与人道的基础上,完成了天与人的合一和自然之理与人文之理的贯通,实现了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联结。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世界,生命必将走向枯竭与消亡。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心道     
中国哲学强调生命为宇宙万物之本体,世界变化之根源,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在察赋自然生命之后,能将人类的生命精神,道德理想,艺术价值扩展到宇宙,使整个宇宙成为备有美、善的价值世界。生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观照,艺术是人的心灵表现,这种表现不是凭空而起,而是受外界刺激的结果。所以,从本质上说,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对自然状态的"心"的体悟。另一方面,表达形式也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当然,艺术的本质是成于"心"、源于"道",研究艺术的表现形式,首先应该立论于艺术的本质内核,这才是现代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诚信”思想通行于社会之际,是人之道、社会之道。依人的本性、天的本性,向人、向社会与自然扩展出去,靠上下君臣子民的善行实践而彰显其价值。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历代思想家均极为重视人格中的诚信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就是说“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儒家对人的发展与人性的完善也极为关注,充分展示与确认人之为人的价值,即追求“成人”。儒家认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学问是他的人生阅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世界是人的一世之界,人存在于世界当中,人和世界本无间隔.人是"天地之心""心只是一个灵明",人是世界的诠释者,"心"是意义的发现者.人生活于"人情事变"当中,"人情事变"即人的生活世界.在"人情事变"中人由"慎独"确证自己的存在,"心"是无执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性"是圆满的,"吾性自足";"良知是心之本体"."心""性""良知"是绝对的存在,"物"只是相对.人的自由首先在于"静"与"定","静"是"精一",不是无念,"定者,心之本体".人总是在面向未来中敞开自己,"乐是心之本体""诚是心之本体""洒落为吾心之体".人因"致良知"活出"真己"存在,在"致良知"中"昭明"世界的意义."良知"体现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也是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诚信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价值规范,诚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正常社会秩序和良好社会合作的可能性。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随着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诚信发挥规范功能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并且由于范围的扩展而成为社会有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互动平台     
上海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彼此在相互欣赏中尊重,在求同存异中成长,在交融和谐中产生了巨大的效能;上海也是中国价值与世界文明会合交接的窗口,吸引着世界的文明精华。上海倡导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是文化交流的前提。苟子曰:“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也是上海人的胸怀和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艺术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杨丽萍在舞蹈艺术创作的天地中,遵循这一生命美学的原则,倾注个体的精神生命,师承自然;倾力主智化的舞蹈表演,富有机趣;倾心于启示生命的真相,意蕴深邃。她以个性化的创造方式成就了一个以真善美为主要价值追求的艺术生命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人无信而不立,强调的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品质,也是人与人正当交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士忠 《前进》2003,(8):28-29
一现在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三个文明最重要的内容则是诚信。诚信是文明的核心,也是道德的核心,它应该是主旋律。诚信渗透到各个领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它的含义是很深刻的,它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就说为官吧,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说假话,不能搞两面派。再比如学术,同样必须老老实实,不能为了某种利益就瞎说。那种争名人之风,就有点不讲诚信。再比如新闻,真实是它的生命,这一点很重要。而诚信对于商业来说其重要性更无庸赘言。中国老百姓知人论世,就讲一个诚信,此人老实不老实,此事有没有假。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