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彩贵州风,和谐民族情。9月24日至28日,以"保护、传承、创新、开放"为主题的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世界民族民间文化领域的名人、名匠、名创、名品汇聚多彩贵州、美丽贵安。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强调,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升级版。今年举办的首届博览会,世界名师汇聚、国际名品荟萃、行业名企云集,这是贵州的宝贵机会,也是大家的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多彩贵州”看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求是》2006,(18)
一、“多彩贵州”: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2005年春夏,一场以“热爱贵州、唱响贵州、建设贵州”为主题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报名参赛者5万多人,直接参与者380多万人,几近贵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遍布全省市州地县1812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演出节目52274个,最后有24个节目、54位选手获得金奖和银奖。继“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之后,2005年的金秋十月,贵州首次为旅游量身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又在省会贵阳隆重上演,它同样以人们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彰显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时间,旅游者看《多彩贵州风》,…  相似文献   

3.
贵州舞蹈曾经在60年代辉煌过,一度沉寂了几十年。近年来,《好花红》、《依依山水情》、《多彩贵州风》给贵州舞蹈增添了一些光彩。2006年荷花奖(全国舞蹈最高奖)在贵州举办,本来是个好机遇,但贵州舞蹈铩羽而归,一个奖也没有得到,这和几十年来贵州舞蹈自然发展的状态不无关系。而我们舞蹈界而在这样的状态下丧失了自信,无编导无演员,好一点的都让外省挖走了,遑论出作品、出人才。与此同时,在贵州民间,很多原生态和民族民间舞蹈也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和抢救,已呈现流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2月17日,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演出,拉开了“贵有真情感恩有你”2017贵州感恩回馈8个对口帮扶城市暨《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序幕。在此后的十余天里,《多彩贵州风》走进苏州、上海、宁波、青岛、大连、深圳、广州7个对口帮扶城市,进行巡演推介;3月8日至15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5.
正"多彩贵州"是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结合贵州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打造的省级文化品牌,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整个省的名义进行商标注册的文化品牌。十余年来,"多彩贵州"已成为一张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一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多彩贵州"为我省打造贵州文化品牌,进一步推介贵州积累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启动的"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服务工程",不仅服务全省民族民间文化版权产业发展,还激发民族民间创意产业小微企业通过版权创造和运营实现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成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来自贵州50余个商家的200多款商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演出,在"五一"期间给北京市民和游客带来一股"多彩贵州风"。火热的线上直播带货,让"贵州味道"格外抢手。5月5日,历时5天的2021贵州省优质产品公益展销会暨"黔货出山"主题推介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贵州50余个商家的200多款商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演出,在"五一"期间给北京市民和游客带来一股"多彩贵州风"。火热的线上直播带货,让"贵州味道"格外抢手。  相似文献   

8.
王蔚桦 《当代贵州》2005,(21):30-31
《多彩贵州风》是第一次运用市场机制动作的大型歌舞,不但培植了作品,培育了人才,更培养了观众。这次“党政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打破了固有的“财政出钱,文化部门办戏”的传统做法,给贵州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喻丹 《当代贵州》2007,(8):31-31
自2005年和2006年“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正在拉开帷幕的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正是一个以舞蹈比赛为核心,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强化和延伸“多彩贵州”品牌形象,促进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为目的的大举动,是一个挖掘资源、锻炼人才、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10.
正朱乐耕与贵州的直接交集不多,但在他众多艺术作品中,早期创作的《苗家风情》《苗寨》两件作品与贵州渊源颇深。朱乐耕关注的不只是陶瓷艺术领域的设计和创造,还有艺术设计背后人们的生活方式、空间合理布局、历史文化内涵等。随着多彩贵州各种优势的不断凸显,如今,朱乐耕对贵州的关注除了民族民间文化、平塘牙舟陶,更多的把关注点投到贵州良好的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正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急速地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将会深刻地影响贵州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一方面,贵州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以"多彩贵州"为形象符号正在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的急速增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冲击。一、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取得的成绩(一)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0,(5):36-37
2005年以来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让"多彩贵州"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所体现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侵权行为。如,贵阳一家酒店就取名"多彩贵州酒店",广州出现了"多彩贵州餐厅",台北一家餐厅还推出了"多彩贵州养生幸运饺"……如不及时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行规范管理,将危及"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声誉,不利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由省文改办组织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制定的《"多彩贵州"商标管理使用办法》自1月20日起正式发布实施,滥用"多彩贵州"商标者,将依据此办法追究其责任。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当代贵州》2020,(1):54-55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4.
正民博会是一个平台,让贵安新区迅速踏上国际轨道,展示不同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同时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贵州、了解贵州的窗口。9月28日上午,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致辞中强调,贵州将加快把民博会办成有  相似文献   

15.
两个打造。一是打造品牌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近些年多彩贵州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要坚持下去。二是打造两张名片。第一张是民族民间文化。就是要保护利用好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6.
当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动人的旋律还回荡在黔山秀水之间时,一场<多彩贵州风>的歌舞盛会又在金秋十月在贵阳隆重上演.为全省各族人民呈上一道文化盛宴,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文化娱乐方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发挥"多彩贵州"的品牌效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发展我省文化产业,2005年岁末,多彩贵州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17.
黔风 《当代贵州》2005,(18):4-9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实现了"数百万人参与、数千万人关注"的目标,创造了我省历史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纪录.唱出了贵州人民的志气和信心,振奋了全省各族人民建设贵州的精神;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选拔了一批优秀歌唱人才;唱响了一批歌唱贵州的歌曲;挖掘保护了我省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扩大了贵州对外的影响;是展示贵州新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宣传贵州的一个系统工程,是引导群众文化娱乐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振奋干部群众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这次全省性的大型文化活动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对内凝聚"贵州力量",对外展示"贵州形象",贵州深入推进全省文艺创作出精品,不断打造文化艺术品牌,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蓄势聚力。"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8月17日,《天渠》的首演拉开了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大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以"多彩文化共建共享"为宗旨,以"感恩四十载,圆梦新未来"为主题,集中推出优秀舞台剧目展演、贵州珍藏中国美术精品汇展、文化扶贫优秀剧目乡村展演、2018多彩贵州歌唱活动节目展演、非遗周末聚等活动。自2016年以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已连续成功  相似文献   

19.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1,(28):26-27
从2010年3月开始,新版《多彩贵州风》这一磨砺了近7年的文化品牌以强劲之势席卷旅游市场。带动了每月逾4.5万游客量的贵州文化市场消费。预计2011年全年将上演500场左右.实现全年演出营业收入4000~J"元。它不仅探索了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新路径。而且成为贵州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陈正府  张波 《当代贵州》2009,(11):62-63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杜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