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周末的芭蕾     
周末的芭蕾张学英星期五晚上,就在人们结束了一周的忙碌,开始计划如何渡过周末的时候,朱老师的芭蕾班开课了。芭蕾教室里热闹异常。被家长、孩子们称为朱老师的朱树楷女士,体态轻盈,正向团团地围住她的新学员发放舞衣舞鞋。“这些衣服鞋子都是我专门去买的,统一的颜...  相似文献   

2.
武汉一个年逾六十的阿爹,竟然脚穿芭蕾鞋,身穿芭蕾裙。装扮“小天鹅”。跳起了芭蕾舞。这位老爹爹姓涂。从小就喜欢跳舞,目前从事婚庆服务。据说在一次婚礼上,他受到客人鼓励。萌发了“男扮女”、“老扮小”跳芭蕾的念头,苦练一阵,居然把一个“小天鹅”跳得像模像样。真个是太平盛世,有志者都能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3.
诸良怡和她的芭蕾艺校柏树春,顾泳潮大凡学芭蕾舞者,一般都从娃娃时练起。可是,在上海却有一所成人芭蕾进修学校。晚上,月明星稀,在上海市静安区培明中学体操房里,乐声袅袅,舞姿翩翩,几十名身穿练功服的学员,手扶把杆,面对整个墙面的大镜子,随着和谐悦耳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爹爹"芭蕾"     
武汉一个年逾六十的阿爹,竟然脚穿芭蕾鞋,身穿芭蕾裙,装扮"小天鹅",跳起了芭蕾舞。这位老爹爹姓涂,从小就喜欢跳舞,目前从事婚庆服务。据说在一次婚礼上,他  相似文献   

5.
顾土 《同舟共进》2014,(5):80-83
“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这门艺术无论从其起源和发展,还是从其形式和剧目,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都应归入“封资修”的行列,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被禁绝。可令人惊奇的是,20世纪下半叶,芭蕾在中国内地非但始终延续,而且风光无限,直至成为文化革命的利器,变作样板戏之一,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革命芭蕾”,在世界芭蕾史上留下了值得回味的浓浓一笔。  相似文献   

6.
尴尬的芭蕾     
芭蕾演出与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票价几乎相同,但看大片者人如潮涌,欣赏芭蕾者却寥寥无几。是中国人不爱看芭蕾吗?不,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喜爱包括芭蕾在内的高雅艺术者远远超过了喜爱包括美国大片在内的流行文化的人数。眼看着偌大的市场无人开发,而芭蕾人自己又无力开发,这就是芭蕾的尴尬。  相似文献   

7.
侯宏澜,一个 生于70年代 为了梦想而活 着的舞者,早 在1997年就 以她20出头 的年纪,抒写下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第四届卢森堡国际芭蕾舞比赛女子独舞金奖,并以“宏澜风格”为名在北京举办个人芭蕾专场晚会。1999年,她旅法归来,在中央芭蕾舞团继任首席女子独舞至今……  相似文献   

8.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至憾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她,亲历并参与了海峡两岸第一次芭蕾舞艺术交流。如今,她已年届七旬,但优雅的举止和亲切的谈吐,  相似文献   

9.
芭蕾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是国际交流的艺术语言,是国家文明的窗口。 人们很难把双耳失聪的聋人和美妙绝伦的芭蕾联系起来。可是,我们上海市第四聋校却大胆尝试,让聋生与芭蕾从无缘变为有缘,让幻想变为现实。在上海市残联的关心下,我们请来了著名芭蕾舞演员汪齐风老师和她舞蹈学校的王旺老师,与我们一起把聋孩子带  相似文献   

10.
健美,是青年女性的共同追求,然而对健美的标准和方法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芭蕾健美的角度谈青年女性新时尚———热衷追求的柔和美、谐调美、动态美和规范美。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将高雅艺术推向学校、普及社会、为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素质做出贡献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艺术熏陶,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教委、阳光文化基金会、中央芭蕾舞团共同举办了艺术教育公益活动“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芭蕾艺术进校园”。  相似文献   

12.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舞者摇篮     
<正> 一直以来,浙江有自己的芭蕾演出市场,却没有自己的芭蕾演员。这种现象被视为浙江文化事业上的憾事。2000年,浙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专业芭蕾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不久前,芭蕾班排练的《四小天鹅》、《金银圆舞曲》、《天鹅之死》、《花节》等芭蕾剧目纷纷上演于浙江音乐厅。三年已过去,憾事不再有。芭蕾班成了浙江艺坛的一枝奇葩。浙江不能没有自己的芭蕾数百年来,芭蕾舞以她独特的舞姿、动人的爱情故事,倾倒了无数痴迷的观众。中国仅有5个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与芭蕾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欧洲。1958年,俄罗斯著名舞蹈家彼·安·古雪夫指挥编导了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标志着芭蕾艺术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诞生。40多年来,芭蕾舞这种“顶极”舞蹈艺术在中国得到发展。目前,在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孩  相似文献   

15.
他们不用语言就能打动你的心灵;他们用年轻的岁月燃烧艺术的激情;他们可能在二十五六岁就要离开舞台——作为一个舞者,18岁的吕萌正值芭蕾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16.
马妮曾经在芭蕾舞台上风光无限,却因婚育使体形发胖,又因乳腺手术使右侧乳房变得扁平芭蕾是断了缘分,更重要的是女人的自信、魅力与青春也随之消失。她曾长时间苦恼、挣扎,四方求助,企图找回失去的青春体态,但未能如愿,于是下决心自己创造一套可以改善形体状况、保持形体的方法…… 今天我见到年近五十的马妮老师,让我惊异于她的青春活力,她的婀娜体态(曾经失去的右乳也在她的形体梳理后恢复了原有的形态),更倾慕于她所散发出的女性魅力。 马妮潜心观察、比较人和动物的体态,吸取芭蕾、体  相似文献   

17.
交流短波     
两岸芭蕾同台共舞 两岸芭蕾舞界首次同台演出。广东芭蕾舞团与台北“国际芭蕾舞团”于1月在台北,台中和台南三地,携手推出“两岸芭蕾文化交流之夜”演出活动,将精彩的古典、现代、民族及爵士芭蕾舞,呈现给台湾观众。 10年前,北京中央芭蕾舞团曾经来台献艺,给台湾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赴台,他们演出选自《海盗》、《吉赛尔》双人舞等3支古典芭蕾,《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越潇湘》两支民族芭蕾,以及数支现代芭蕾、爵士芭蕾作品。刚于去年8月成立的台北“国际芭蕾舞团’,是创团后首次参与公演,  相似文献   

18.
春天已经走得很远了,可初冬的凉意中却夹着一股暖暖的春意。 ——法国卡皮托尔芭蕾舞团作友好访问演出来了。 早在17世纪,法国芭蕾就著称于世。卡皮托尔芭蕾舞团便是这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艺术思想传统的法国芭蕾的代表之一。卡皮托尔芭蕾舞团,以格吕沙克派的魅力和丰富的保留剧目在法国及其它国家盛演不衰。几个世纪以来,她以其生机勃勃和格调高雅的艺术形象活跃于世界舞台,并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穿着芭蕾舞鞋从法兰西跳到四川的卡皮托尔芭蕾舞团此次访问演出带来了古典芭蕾《唐·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芭蕾《五步探戈》、《闪亮的快板》、《苏格兰交响曲》、《谁在乎?》等优秀剧目。在成都、重庆的几场演出确确实实叫观众为之倾倒。人们在观看古典芭蕾之时,不能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欧美舞台上,一个身披轻薄舞衣、赤脚狂舞的柔美身影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和震动。她以熔岩般的热情将生命、爱情和舞蹈水乳交融。她的舞蹈具有非凡的革命性,打破了传统芭蕾的百年统治,成为世界现代舞蹈的奠基;她的爱情炽烈恢弘,每一段都如烈火焚过荒原,永远的触目惊心;她的生活,却总是颠沛流离,悲歌环绕。她为自由而狂舞。为爱而悲歌。狂舞与悲歌,终于掠取了她蓬勃的生命,只留下那独特的舞姿穿越百年光阴,耀眼至今。 她,就是伟大的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  相似文献   

20.
张丹丹,是靠跳古典芭蕾名剧《葛蓓莉娅》出的名,那是在80年代初,英国一芭蕾舞导演来北京,指导中国最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排演《葛蓓莉娅》。这位导演看中了张丹丹,据他讲,张的腰、腿条件出奇地好。张的确没有让人们失望,在好几位主演候选人中.她的表演很成功。从此她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的台柱,先后主演过《天鹅湖》、《吉赛尔》等外国古典芭蕾舞剧.并在中国民族芭蕾舞剧中扮演过皇妃、仙女等。10多年过去,1994年,中国率先开放的广东省建立了第一个芭蕾舞团,团长就是张丹丹,他们建团的第一次演出就是《葛蓓莉娅》。广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