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丹 《唯实》2010,(3):86-89
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吸毒问题似乎为美国学者了解吸毒的全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从社会学的四个理论视角即紧张理论、社会场域理论、社会化理论、代际隔离理论阐发美国对吸毒人群的基本研究来看,主体社会结构及特点和青少年吸毒有着十分明确的关系;其它的一些社会结构特点,比如社会阶级或者种族因素,也和吸毒的很多方面有清晰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2.
毒品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性顽固的社会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在我国又死灰复燃,贩毒、吸毒、制毒现象有增无减,并呈蔓延之态.值得关注的是,在以男性为主的吸毒群体中,女性吸毒人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其社会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文章在对福建省女性吸毒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女性吸毒的特征,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女性吸毒原因提供定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吸毒成因与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唯实》2011,(2):91-94
吸毒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禁绝毒品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在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成为一个庞大的构成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通过对南京市117名未成年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看出,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审视和剖析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角     
《支部生活》2006,(4):34-35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开展对吸毒人群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我国2006年3月1日起实行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了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吸毒人群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条例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公安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互相配合,根据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和吸毒者的情况,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吸毒成瘾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并有计划地实施其他干预措施。条例附则中特地对吸毒  相似文献   

5.
盈江县旧城镇旧城村曾是一个毒品泛滥的“重灾区”。在这个汉族、傣族聚居,拥有3333人的地方有在册吸毒人员1244人,“云岭先锋”工程实施后,这里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带有中央空调的写字楼里,几十人在一个办公区内工作,臭氧、电磁辐射、病毒等浊气混杂,虽端坐室内,但感觉是在“吸毒”!  相似文献   

7.
毒品:巨大的恶魔毒品历来是犯罪、暴力、社会道德沦落的同义词。毒品摧残着吸毒者的躯体,摧毁着他们的精神和意志,破坏他们正常的生活。人一旦染上毒瘾,就意味着进入死亡地带,走向毁灭。毒品就像巨大的魔鬼,总是在寻找对象,让吸毒者着魔而不能自拔,且越陷越深。对于吸毒造成的祸害,有人曾这样描述:也许,你拥有别墅、轿车和百万财富,但只要你吸毒,你就会成为“穷光蛋”,因负债去偷、去抢,进行新的犯罪;也许,你拥有强壮的身体,美丽的面容,但只要你吸毒,就会使你消瘦、皮包骨头,变态变形,丧失人格;也许你有远大理想,身…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至25周岁的人违犯同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现任甘州区南街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李宗德,在3年的禁毒工作中,用爱心转化了一批批吸毒人员,使街道创建成了“无毒街道”,他本人也被省禁毒委员会授予“全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李宗德说:“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首先要知悉吸毒人员的真实情况,这样,帮教工作就有了主动性和针对性。”为此,他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走大街串小巷,进单位入住户,反反复复找线索,潜心费力问情况,对辖区吸毒人员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对象去向清楚”。  相似文献   

10.
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唯实》2008,(5):73-77
10年来,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大类。而解释性研究涉及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毒品问题的社会学解释、吸毒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相关研究的主要思路,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但现有研究在问卷调查取样的代表性方面仍有一定问题,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相似文献   

11.
曝光台     
曝光台勾文生吸毒盗窃被开除党籍陕西省宝鸡氮肥厂电力车间总变电所值班电工勾文生,吸毒、盗窃国家财物,最近被开除党籍。勾文生1989年5月退伍到宝鸡氮肥厂工作,从1993年4月以来,在该厂单身楼等处多次吸毒。1993年6月,先后5次潜入车间、库房撬门扭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1,(4):57-57
陈某今年28岁、张某某今年29岁,都有抢劫前科。两人吸毒后,在兰州山字石、榆中街早市上偷窃时发现,很多早出买菜回家的老太太都戴着金耳环。他们想老人防范能力弱,而且黄金价格很高,容易出手,于是专门盯上了老太太。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至25周岁的人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少年案在全部案件中的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1):106-107
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出现空白,缺少信仰、失去寄托、闲散寂寞、百无聊赖,是一种寂寞消极的心态。心理空虚者往往干什都“没劲”、“没兴趣”,严重者或沉溺于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或酗酒吸毒、卖淫偷盗,如同行尸走肉。  相似文献   

15.
曾有"腐败分子的克星"之称的江西省上饶市纪委监察一室原主任黄东巨,如今却涉嫌受贿、容留他人吸毒案落马。吸毒嫖娼宾馆内被抓2006年6月7日深夜,有群众向警方举报南昌  相似文献   

16.
罗伟雄  黄蓝 《学习月刊》2011,(12):16-18
本文的"工作提供服务"对象,是专门针对那些被社会边缘化,但愿意通过自食其力改变命运的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很多人正在向社会的边缘靠近并有被社会排斥的危险。被社会排斥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无家可归者,物品滥用(吸毒、酗酒等)的人,生理方面或认知方面出现问题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以及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人群等。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1,(11):63-64
洪浩在9月(上)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云南楚雄州原州长杨红卫涉嫌吸毒、受贿、生活腐化,被开除党籍一事,再次引发人们对干部德的关注和思考。干部之德屡屡出问题,不禁要问,像杨红卫这样道德败坏的人,为何能藏身官场不被发现,干部之德究竟该怎么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329名在我院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根据其在维持治疗门诊中服药时间的长短分为4组。Ⅰ组为服药时间不足3个月退出治疗者124人;Ⅱ组为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但不足6个月治疗者52人;Ⅲ组为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但不足1a治疗者76人;Ⅳ组为服药时间超过1a治疗者77人。比较4组海洛因依赖者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因素的差别。结果: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较,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Ⅳ组与Ⅰ组、Ⅱ组年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初吸年龄、吸毒时间、吸毒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吸毒方式(单纯注射)、多药物滥用的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首次吸毒原因各组间无差异(P>0.05),既往脱毒次数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美沙酮剂量与维持治疗时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药物剂量、治疗期间服药不稳定的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Ⅳ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单身、无业、文化程度低、无家人支持、多药物滥用和维持剂量不足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影响维持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甄别,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帮助吸毒人员重返正道,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区分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王明儒,坚持用阳光般的温暖感化吸毒者,帮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王明儒历任派出所户籍民警、副所长、教导员等职。因工作业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2009年,王明儒主动要求到戒毒所工作。因为他多年从警,经常抓捕吸毒人员,目睹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村官妈妈     
小小的居委会主任和资产过亿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也许大多数人更愿意做后者,而她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大多数人更愿意让自己的生活离吸毒、犯罪、贫困远一些,而她也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她就是玉溪市红塔区唯一的一名女村官王秀珍,同时她还是一个拥有9个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老板。她为6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先后帮助100名青年健康成长,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王老娘”(当地方言称“姑姑”为“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