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为什么现在干部的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疏远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为什么群众生活富裕了,但对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  相似文献   

2.
日前,河南一位县委书记针对当地干群关系现状,向该县的干部提出了三问:“为什么干部的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为什么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对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这三个问题提得很好,值得所有的基层干部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和许多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一样,有这样三个问题萦绕于心,难以求解,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干部的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疏远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为什么群众生活富裕了,对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征求对班子的意见,还是征求对班子成员个人的意见, 在一些地方,现在群众的意见是越来越少了。对此,有人 沾沾自喜,以为工作做的不错,但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担忧。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工作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群众的意见也一定是有的,群众为什么会“无意见”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怕提了也白提;二怕打击报复;三怕领导对自己有看法。长此以往,群众的意见只有烂在肚子里。由此可见,群众“无意见”正是我们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独断专行、作风不正的表现。我们的事业如果听不到人民的呼声,没有人民的参与和…  相似文献   

5.
1987年秋,朱明和到射阳守备营赴任了。一天,他刚在二连布置工作,通信员报告:“一连高学领和干部干开了。”朱明和赶紧到了一连。高学领正一蹦三跳地和连长“较劲”;“入不了党,我这把刀子可不认人!”“这可是个刺头呀,惹不得。”围在一旁的战士有的担心出事,有的上前劝说,也有的在观望——看干部怎么处理! “高学领,你不是要求入党吗?让我先考考你。”观察了好一阵子的朱明和开了腔:“请问党的纲领是什么?”——不应;“党的宗旨是什么?”——不应;“共产党员的义务是什么?”——不应……  相似文献   

6.
汪代华 《民主》2009,(8):51-51
“明明是该办的事不办,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耳旁风;等到问题反映上来,领导发火了、批示了便立马解决。这不行,要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当作最好的‘批示’。否则,我就会对这样的干部作出批示:目无群众,必须下课!”这是一位领导干部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一次怒斥,掷地有声,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窝案。既是窝案,一查处就是一个地方各层级一大批干部“下马”。近几年查处了慕马案的沈阳、远华特大走私案的厦门、9898特大走私案的湛江、“世纪税案”的汕头等4个城市的情况就是如此。这些城市的贪官被查处之后,一些人就开始担心“乱”:那么多重要的领导岗位或换人或空缺,会不会使干部们惶惶然无心工作?会不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会不会给地方的投资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查处了大案要案的地方现在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呢?本刊记者从4个城市发回的报道显示,铲除了腐败这个害虫,经济大树更加枝繁叶茂。这些重案的查处,震撼了干部的心灵,改变了机关的作风,净化了社会环境,使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健康快速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在苏维埃俄国决定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俄共党内、苏维埃政权内部以及在工农群众中有不少人大惑不解.有的人说,"我们刚把本国的资本家赶走,现在又要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了",这是在"出卖我们的俄罗斯母亲",让工人"退回去受资本家的奴役";有的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背叛";也有人担心,利用资本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等等.对此,列宁说对这些反对意见要非常认真地倾听,因为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实行租让可能带来的危险.同时他认为一些群众的意见和担心是出于一种革命本能,而我们决不能受这种革命本能的支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吴仪副总理为了能够听到一线群众的意见,曾在一次调研中,要干部出去,让农民自己进来反映情况。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一则关于"鱼"的故事。一次,庄子和惠施站在一座桥上观鱼。庄子说:"你看这些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庄子反问:"你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句句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心,农民群众欢欣鼓舞。 上面领导和基层群众担心的是:《决定》贯彻执行时会不会“梗阻”、“走样”?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常有的情形是,一些地方的干部政治意识、群众观念淡薄,“令箭”到了他们那里常常成了“羽毛”,用群众的话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少数地方的负责人像“歪嘴和尚”,再好的“经”,经他们“结合本地实际”一念,往往成了“怪腔异调”。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企业民主评议干部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职工群众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对民主评议干部不感兴趣,认为民主评议干部是“走形武”、“花架子”,“工人只管干活挣钱,评议干部与己无关”。怕打击报复,不参加评议,即使参加评议也只讲优点,不评缺点。对干部有意见,不严肃,不认真,单纯地以泄私愤为目的,言过其实。其二,职工代表、民主管理员的素质低,在民主评议干部的认识上存在差距,没有充分认识到民  相似文献   

12.
问:招标公告见报后有关企业乱了怎么办?答:所谓乱,主要是把企业为什么要实行承包、租赁的意义没有讲清楚,宣传工作不深入,乱了人心,继而乱了生产.据我们和职工对话结果看,有这样几种担心.一是中标者上任后,重新组阁会不会随心所欲,搞“大换血”,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中标者是竞争上来当厂长的,迫使他要去发现人才、启用能人,如果搞  相似文献   

13.
中央提出“要过几年紧日子”的口号,使国人受到震动。笔者表示完全拥护。然而,拥护之余,难免又生出一番担心:过紧日子会不会是下过上不过、苦下不苦上呢? 产生这种担心情绪自感有点儿根据。时下在我们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下面过紧日子而上面却过阔日子的现象,尽管这并不是很多。譬如,有的山区农民还蜗居在夏不蔽日、冬不保暖的破窑洞和  相似文献   

14.
天底下的人谁不会吃?可是,就是有些干部吃到现在仍然不大会吃。岂止是不会吃,甚至是在吃的问题上,常常要吃批评。文件说,只能吃四菜一汤。他就把盘子做的大大的,一菜胜过一桌。文件说,限制一顿饭的标准。他就把一顿吃的金额说成是一天吃的。因此,有人说几十个、几百个文件管不住某些干部的一张嘴。文件怎么管不住一张嘴呢?是干部不学习吗?显然不是。他们可以不读书不看报,但是红头文件要看——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项政治待遇呀!他们为了钻文件的空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安定人心,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我们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抓住人们关心的问题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形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牵住“龙头”,抓住重点在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厂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例如,有的职工听到要压缩消费基金,担心今后的收入少了;有的干部担心改革要“收”了;也有的职工看到物价调整,担心生活水平降低了;还有的职工看到本厂有个工人搞第二职业,几个月就变成了万元户,担心国家的政策偏了;有的干部看到在改革中出现的新的不正之风,担心实现党风根本好转难了。这五个“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厂部分职工对改革形势的看法存在模糊  相似文献   

16.
一位领导干部在班子会议上说:“不要笼统地指责群众的背后议论,其实这样的背后议论有真言,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理解,有的议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深为这位领导深明大义,善待群众的“背后议论”的观点叫好。 党员领导干部有不同意见应摆  相似文献   

17.
一些地方,一旦出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将信息公开,将事实真相尽早告诉社会各界;而是怎样捂盖子,怎样防范公众和媒体捅娄子。所谓出事,多不是好事。对于负面消息,一些人有一种职业敏感,不能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深怕一旦真相捅出去,会不会引发骚乱?会不会有损政府形象?会不会对政绩不利?会不会上级不高兴?所以,一旦发生了不好的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强边远区县领导班子建设,中共重庆市委采取公开的自荐、组织群众推荐,并通过多种考核、筛选,从市级机关选拔了一批30多岁的干部到市属边远区县担任领导职务。这种做法在当地受到普遍好评,不少同志认为,这是在干部制度改革上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去年12月5日,重庆市委召开市级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大会,由市委副书记于汉卿进行动员,号召中青年干部自荐到区县任职,并把这一消息在报上公布。市委还就任职目标、条件、选择范围和选拔方式、步骤等作了细致的规定。 在层层作好动员的基础上,开展了自荐和群众、组织推荐活动。不到一个月就有75人报名(自荐50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乡镇企业向何处去?这是全国亿万农民群众,特别是8000万务工社员极为关心的问题。一些人对乡镇企业目前面临的严峻局势深感忧虑,有的还担心自己的企业会列入关停之列。所以,当前首先要端正对乡镇企业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同时要在治理整顿中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乡镇企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些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知实情难,究其原因,除了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外,从机关干部自身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不诚",使基层有了真话不敢说.热衷于在上层领导中"摸情况"、不愿到基层群众中掌握"第一信号".有的常常是上面听汇报,招待所里定好调,捞到素材就溜掉.有的感到到下面接触基层群众无必要,下到底层了解情况失身份.虽然身子下到了厂矿,但却是身入心不入,只能是抓来抓去抓材料,搞来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