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料     
《瞭望》1984,(49)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为研究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划分的国民经济三个部门。 一般把农林牧渔和采矿业称为第一产业,把工业和建筑业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最早是  相似文献   

2.
任力军  杨军 《理论探索》2014,(2):101-103
近30年间山西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变动平缓,始终未超过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0%,基本徘徊在5%左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波动较为显著。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在1981~1985年间最佳,在1986~1990年间最差。山西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已经不仅仅是各产业间投资规模结构的简单变化或调整,更应注重产业投资结构效益的优化。可以通过适度增加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继续加大第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控制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等举措,整体提高山西产业投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是相对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的。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世界各国的惯例,我国对三项产业是这样划分的: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牧、渔、林);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大致包括流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阶层分布结构开始根本改变,中产阶层逐渐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首先,曾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多数地位的农民,在未来几年中将明显减少,在社会中不再拥有举足轻重的多数地位。其次,第二产业的停滞甚至下降,在就业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第二产业工人规模的下降,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服务业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农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规模小 ,第三产业比重小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企业缺乏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行业垄断比较严重 ;地区结构不合理 ,一是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的差距不合理地拉大。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是强化第一产业 ,提升第二产业 ,要提高企业规模经营水平 ,消除行业垄断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 ,加大财政的转移力度。  相似文献   

6.
一就业意识,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要求的人对参加社会劳动的观念和心理反应的总和。它对青年顺利地就业,参与社会劳动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据我市劳动部门反映、目前,由于劳动者(主要是青年)宁愿暂时失业也不去条件较差的单位,而形成的择业性失业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一些劳动条件好、收入高、福利好的职业不仅劳动力充裕,而且还有大量的待业人员欲去就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是化工、冶金、机电、纺织、建筑等行业)及劳动条件差、收入低、福利差的区街企业却劳动力不足,招工难。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上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产业。第一产业为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流通、服务业,房地产业列在其中。这种划分,作为第二产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建筑业,与作为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的房地产业,区分是十分清楚的。 在中国提出住宅产业的概念是近五、六年的事。目前比较—致的看法是,住宅产业不是一、二、三次产业分类的产物,而是产业经济分类的产物。住宅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住宅(区)为最终产品的产业,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产业门类逐步细化的产物。 住宅产业跨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住宅的…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一块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热土。伴随着十多年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农村城市化也在迅速推进。 农民变市民 珠江三角洲历来是闻名于世的鱼米之乡、传统农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特别是外向型工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从而使全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1992年,在这个地区的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约占2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76%。在东莞、中山、顺德、南海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市,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足20%,而二、三产业则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4,(49)
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一个新的产业门类被经济学家从国民经济中划分出来了。它既区别于包括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的第一产业,也区别于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的第二产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三产业。它包括公用事业、商业、金融、旅游业、文教卫生和信息业、咨询业等等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众多的部门。  相似文献   

10.
《侨园》1995,(1)
最近,工商系统对1993年底全国已登记注册的142691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年检,年检表明,目前我国外商投资结构趋于合理。目前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仍是第二产业占主流,但年检中发现,部分省、市第三产业的企业户数与第二产业的企业户数已基本接近,有的省市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已超过了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1.
刘吉 《瞭望》1986,(29)
大经济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构成经济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且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系统。也就是说,“大经济”的经济是系统化,这是首要的大经济观。 所谓系统化,则是现代经济包括了三个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系统。 第一个系统为纵向系统 纵向系统可以有各种结构形式。例如生产一流通一分配一消费、构成一个经济循环,再如第一产业(原料业)、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也是经济系统结构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它应该包括市场调研一预测规划一科学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产品研究一工厂生产一储存运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46)
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中 国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根 本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首次降到50%以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上升至24%和27%。按所有制区分,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数量由“九五”初期的7000多万,下降到“九五”末期的5000万人以下。到集体、私营、外  相似文献   

13.
凌尘 《瞭望》1984,(49)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兴旺,才能保证第一、第二产业高效率、高效益地发展。本刊这一组报道,以北京的吃饭难、住店难、看病难等问题和一些城市这方面的经验为例,阐述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探索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进入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1~5月份深圳市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其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9.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4.1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14.7%和1.29%。三次产业的比例为0.8:54.5:44.7。  相似文献   

15.
一季度,深圳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1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0.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83亿元,分别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和13.0%。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1:50.3:48.6调整为0.9:52.8:46.3。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7,(30)
第三产业与服务业最主要的区别是,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即把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而服务业的范围是以生产或提供服务来确定的,前者涵盖的范围更广;另从经济结构涵义来讲,第三产业主要针对国内经济而言,而服务业则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0,(8):4-4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的行业有:电子、食品、纺织服装、医药、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餐饮、金融、仓储、房地产等。其中第一产业占0.23%,第二产业占61.66%,第三产业占37.51%。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经营状况普遍良好,1999年外商企业工业总产值1584.3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2%,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7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4.8%,涌现了如康佳集团公司、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一批响誉全国的骨干企业。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尤其是劳动管理方面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曹新  杜相乾 《求知》2010,(12):7-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第一个转变中,把依靠投资、出口、消费拉动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这不仅是三者位次的变动,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我们发展理念的变化,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