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德 《新青年》2006,(11):33
认识他,是在两年前的冬天. 那是个周末,我和同事到一家叫"浴泰"的澡堂子去洗澡."浴泰"是一家小澡堂子,洗澡5元,搓澡5元,10块钱就可以洗一个熨帖的澡,我们经常去.那天,一个身量稍微瘦削的人,在雾气迷朦中探头进来,问,哪位大哥要搓澡?我在澡盆中一举手,高声应了一声,"我".  相似文献   

2.
夜半敲门声     
紧张的期末考试一结束,晚上寝室里就像炸开的油锅,暑假外出旅行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最后,在我的提议和游说下,大家决定去我家乡的海岛拾贝、垂钓、野营,还可以自己烧烤海鲜吃. "旅游团"迅速发展到二十多人,还把年轻的物理老师张老师也拉上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先遣队员,我义不容辞地提前出发,先去联系宿营地.  相似文献   

3.
我在建材市场门前的棕榈树下喝完一瓶雪碧,吃了两个冰淇淋,绕着门口转了5圈之后,一个身材健壮的小伙子突然满头大汗地在我面前停下.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喘着粗气说:"你是于娟吧?我是装修公司的许志强.程先生说他临时有事来不了,让我陪你买东西."程轶凡的电话也及时跟过来:"于娟,公司临时有个会,我去不了了.装修材料让小许盯着就行了……"  相似文献   

4.
风再起时     
一 薇上了火车,车门关上的一刹那,北风乍起,夹杂着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林选背过身去,揉了揉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起风了."我说是的,起风了,我们回吧.  相似文献   

5.
一天早晨坐招手车上班.车到保卫村,一个中年男子说:"前面路口停一下."司机答应一声,开了约一分钟,男子大喊起来:"你傻呀!叫你停咋不停?"司机说:"不是到路口吗?""左边路口,早过了,看不见那你?退回去."车停下,司机忍气没吭声.几个乘客看不下去了."反正也没差几步,就这儿下吧.""再说你也没强调是左路口."那男的冲司机又骂了一句"妈的,倒霉."嘟嘟囔囔下了车.  相似文献   

6.
贻兰 《新青年》2006,(2):12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 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7.
妈妈爱吃什么菜? 提出这个问题,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聊得海阔天空,吃得大汗淋漓,都很尽兴.临近酒席结束,一位朋友忽然叫过服务员,叮嘱说:"再加一个酱烧鸡翅."大家赶紧阻止:"都吃饱了,别浪费."朋友笑笑,继续交待服务员:"鸡翅烧烂些,多放姜,加黄酒,烧好了给我打包."  相似文献   

8.
·1· 初相识,他把字写错了一个,害得她跑上讲台去纠正,他改过来,随后请她吃饭,说感谢,说要不就丢丑了;她不去,他又买了糖送到她寝室里,大家都吃了他的糖,含着糖果,冲他说"白白!"留他两个在寝室里"坐谈". "见多识广"的寝室长居然说,"把我们的小八妹交给你照顾啦."那时候,一个寝室住了八姐妹.她的脸红了,他却乐成一朵牵牛花.  相似文献   

9.
清理耳朵     
一位智者突然要静养数月,舍下妻女、家产隐入山川之中.仆人苦寻数日,终于在深山茂林之中找到了他. 智者一袭青衣,端坐于一泓湖面之边,不断晃动自己的头部,嘴里念念有词:"去吧,去吧."  相似文献   

10.
"我爱上一个叫作小慕的女子和她无边的淡漠,却在相爱之后,错身而过." 嘉琦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坐在公交车上,回程,从城市的北边到南边.来回4个小时,这是第三班的回程,突然发现原来数时间流走的痕迹,是这么漫长的事情.售票员说:"小姐,你要去哪里?"我把钱放在阿姨手上,"等你们下班的时候,我会下车."她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好像看穿了我无家可归的尴尬.而事实,确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大哥生下来就是驼背,后背高高耸起,就像背着一个包袱。大哥比我大3岁,当我上小学的时候,个头就已经比他高了。大哥只上了4年的学就不念了,许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中的两个原因:一是大哥在学校里受不了别人歧视的目光,再就是那时我根本不曾意识到的家庭原因。家在大山深处,母亲侍弄那几亩薄地,一年到头填饱肚子都难。父亲便去山上的采石厂拉石头,我家的那头瘦驴几年来立下了大功。父亲对它更是精心喂养,宁可人饿肚子,也要把驴喂饱。可是有一天,父亲却自己拉着小板车回来了,车上躺着被滚下来的石头砸死的驴。父亲几天不吃不喝的,他的心里既悲伤…  相似文献   

12.
麦子 《新青年》2006,(7):34
读过一篇很美的短文<钓鲈鱼>,写的是:那年,我刚满11岁,同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月光下,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大家伙上钩了,我同鱼较量了半天,最终把它拉了上来.好大的鱼!而且还是条鲈鱼.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对我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的.""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了."我哭泣着大声争辩道.四周静悄悄的,月光下不见有其他人和船的影子.父亲不容争辩.我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大鲈鱼一会儿便不见了.我绝望地想,也许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鲈鱼了……  相似文献   

13.
周林文 《新青年》2007,(4):82-83
在人们津津乐道的Web2.0时代,用户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主权."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现实,网民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新鲜的网站层出不穷,用户与网站之间,正由传统的"读"向"写"、向"共同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6,(11):26
借一个桃子 我在一个小学教书时,曾给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题:用1元钱能买两个桃子,用两个桃核能换一个桃子,假如你有1元钱,能吃到几个桃子.由于题太简单,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答案:能吃到3个桃子.就在此时,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能吃到4个桃子."我挺奇怪,就问他,你在哪儿弄的第四个.孩子面不改色地说:"借的."他接着说:"当我吃完3个桃子后剩下一个桃核,这时可以先借一个桃子,吃完后把两个桃核还给卖桃子的人."我听了不由一愣,其他同学也一片唏嘘.从数学的角度,这个学生的答案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把答案放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巧妙做法.巧妙借助外界的力量,会让我们得到一份预想以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李媛媛要去美国了,同她男朋友一起——假如可以的话. "第四十二天,一百个俯卧撑,两百个仰卧起坐,两百个蹲起."阿Q在写他的锻炼日记. "她会走么?"几个字出现在被汗渍打出过黑迹的纸上,随后又被涂掉. 阿Q把本子合上,关了灯,戴着耳机躺下,喃喃道:"不过到底走得了么?"耳朵里响起的回答是郭德纲的段子《你得娶我》,他没有摘掉耳机,也不听除了《你得娶我》以外更为正经的回答. 他睡着了,耳机还没有关掉被甩到了枕边.  相似文献   

16.
姐姐要去日本出差,家中小孩千嘱咐万叮咛:"大姨,你一定要给我捎一张日本地图."姐姐奇怪:"怎么想起要日本地图?"小孩认真地说:"我要看看<灌篮高手>里出现的神奈川、爱知、秋田、茨城、冲绳、兵库……都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17.
邻家女孩     
"行了,你这个小小的试验也该结束了."妈妈漫不经心地说着,"你试过了,没成功,所以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换个地方了呢!"她穿了那套拉着架子要干活的衣服:退色的青绿色裙子,棉布头巾,和那件爸爸为了让她打高尔夫球而给她买的运动衬衫."我们先从厨房开始."她对我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不是吗?"  相似文献   

18.
"她"叫红衣. "他"叫蓝衣. 他们从"出生"起,就同进同出,同卧同眠.简陋的舞台上,"她"披大红斗篷,葱白水袖里,一双小手轻轻弹拨着琴弦.阁楼上锁愁思,千娇百媚的小姐呀,想化作一只鸟飞."他"一袭蓝衫,手里一把折扇,轻摇慢捻,玉树临风,是去京赶考的书生.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5,(7):59
我曾经读过这样几句话:"尽情地歌唱吧!仿佛没有人在倾听.尽情地跳舞吧!仿佛没有人在观看.尽情去相爱吧!仿佛从来没有受到过伤害.尽情去生活吧!仿佛天堂就在人间."  相似文献   

20.
雨探宏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上了车,雨中的宏村,渐行渐远." 原没打算去宏村. 我是去婺源的,半途突然被导游告之,可以游宏村. 红村?恕我孤陋寡闻,乍听之下,我把宏村听成红村了.我立即展开想象,村子里一定有穿红衣裳的村姑,打扮得像船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