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萍 《中国人大》2011,(23):29-3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走势备受海内外瞩目。进入年末,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回眸、定位与前瞻逐渐多了起来。究竟对中国经济形势应该如何看待,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储波。储波副主任委员主要从金融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去年日本发生的"3.11"海啸和福岛核泄漏,使本来萎靡不振的日本经济遭受空前的打击。一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形势怎么样?日本政府和企业界采取了哪些对策?对中国和大连的对日经济合作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来连讲学的日本东洋学园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日本华人教授协会会长朱建荣。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中国人大》2010,(1):18-19
"最为困难"的2009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徐徐展开画卷。一年下来,成绩是显著的:"保八"已经胜利在望,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经济蓝皮书预测,2009年我国GDP增速将达到8.3%左右;各种促进发展的手段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0,(8):1-1
全面准确分析判断国际国内发展的形势,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民政协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的重要前提。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今年乃至今后三五年,世界经济格局将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阶段,世界经济也将进入总体低迷而又波动式缓慢增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周妤 《前沿》2010,(4):21-23
1887-1909年,清政府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发展对外贸易、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对外开放沿海和内地通商口岸21处,约占中国全部通商口岸的1/3。中国政府充分拥有这些"自开口岸"的土地所有权、行政管理权、警察权等主权国家应该享有的权利,也不另设租界,外国人在这些口岸之中不享有"约开口岸"的特权。中国近代政府出台支持"自开口岸"的政策在客观上推进了各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其经验对于现今中国各级政府灵活地、正确地处理对外关系、对外贸易、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钟振 《当代广西》2011,(2):6-11
2010年12月23日~26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是在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区面临的经济形势,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1,(24):20-21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岁尾年末,就中国经济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中,  相似文献   

8.
评述由头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让人难以琢磨。股民盼望09年牛市来临,企业主希望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归根结底,老百姓还是盼望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能越来越好。对于今年的中国宏观形势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各方说法不一,但总体而言人们对2009年  相似文献   

9.
兰日旭 《长白学刊》2013,(1):96-100
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经济变迁过程中的政策取舍尽管充满曲折、出现过某些悲剧性事件,但基本遵循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路径方式。在政策的重要转折关头,党和政府采取了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倒逼"农村经济政策择取的策略,以使农村经济服从核心目标;而农村经济政策一旦选定,又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政策的推行上持续深化发展下去。农村经济政策的择取,显然受制于中国工业化或自我重塑过程中的资源转移和矛盾转嫁,具有中国经济现代化特色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科学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对于巩固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具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6,(1):1-1
在"十二五"胜利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的关键时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8日在海口召开.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坚决在思想行动上与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动海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了中国未来发展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路线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经济蓝图,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元年定下了总基调—"稳中求进,改革创新"。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亚太经济战略均以减缓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挑战"一个中国"框架为主轴。马英九上台后,以"黄金十年"愿景为蓝图,在"壮大台湾、连接亚太、布局全球"的总战略下"通过大陆走向世界",以"战略平衡"、"同步多轨"、"官民结合"等方式推动对外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议(ECA)及加入TPP、RCEP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这一战略虽给大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带来新课题,但总体上保持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稳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希 《当代广西》2013,(2):27-27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贺州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预计2012年全市有10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上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年有新突破"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潘毅刚 《今日浙江》2011,(24):40-40
"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看似面目相似,本质却不同。早在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同样提出过"稳中求进"的基调方针。相同的是,两次"稳中求进"的提出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只是1998年中国遭遇的仅仅是亚洲局部性危机的冲击,诸多领域的未完全开放在国内经济与外部危机之间筑起了一道天然防火墙,那次危机不但没有动摇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反而增强了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岁月回眸,欢歌如潮。 2010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增长,扩内需,增后劲,促开放,胜利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1936年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经济年报》是这样概括1935年中国灾害形势的:1931年的水灾是中国过去最大的水灾,1934年的旱灾是中国过去最大的旱灾,1935年是把这两个最大的灾荒合流了。……1935年水旱灾荒的双管齐下,竟把这过去的纪录都打破了!  相似文献   

18.
析"中国威胁"论朱必任,曾伯林1992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政策被打破以后,继续和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所谓"中国威胁"的风潮,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经...  相似文献   

19.
赵珩 《传承》2011,(5):34-34
最近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中国学者们基于民族主义情怀的口诛笔伐。在中国经济总量坐二望一、西方经济全面"沦陷"、全球力捧中国模式、中国已有些飘飘然的时候,鲁比尼说这番话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4,(8):4-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0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时强调,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爬坡过坎,还要行稳致远,续写"中国故事"新的传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