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当今传媒的蓬勃发展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目前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着不注重运用传媒加强同民众的互动、不注重运用传媒宣传政府诚信行为、不注重运用传媒修复政府失信行为等问题。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可以从建立健全政府与传媒的良性沟通机制、推进媒体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政府形象传播方式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新平台,对于塑造政府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的出现对政府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面临形象工程导致“僵尸微博”大量存在、管理团队不够专业使政务微博陷入舆论漩涡、舆情应对能力不足造成信息传播不及时、网络安全风险影响政府形象等困境.本文认为,应从突出政务微博内容的亲民性、加强管理的专业性、注重舆情应对的及时性、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民主化、行政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政府逐步意识到提高公众满意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并以实际行动满足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期望,不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努力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文章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引入政府形象的塑造过程,利用该模型找出政府形象建设中亟待弥合的部分,以求缩小服务质量差距,构建令人民满意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4.
刘松山 《法学杂志》2007,28(5):28-31
民意在香港基本法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应重视民意,妥善处理好立法与主流民意的关系,在吸收民意的过程中注意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基本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政府形象塑造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注重.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途径:进行政府形象设计,保持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一致性、注重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相符合、保持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穆珂 《法制与社会》2012,(21):134-135
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如何在危机公关中变危机为转机,利用好危机事件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分析危机公关对于塑造政府形象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危机公关中为政府形象加分。  相似文献   

7.
"地震断层"尽显传媒价值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波 《检察风云》2008,(17):6-8
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它影响着传媒的内容.而传媒的内容又会反过来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塑造政府和国民的形象,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国人的个体价值观.这种变化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断层"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政改革和行政管理现代化,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而政府绩效的高低正是影响公众心中对政府形成良好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政府绩效管理成了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民意是指社会公众与司法机构在个案处置中和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公众对司法个案处置的主流性、主导性意见与期待。在当代中国,民意已经成为了影响司法独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公众判意与司法冲突的表现与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意强势下法律思维坚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价值层面的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即政府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统一、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的统一、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对于司法活动常常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新闻媒体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为民意的登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民意对司法公正产生了一些影响,既有好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司法公正入手,论述了民意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以及面对民意,司法应持有的宽容而理性的态度,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司法公正与民意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钢 《行政与法》2004,(9):95-97
在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尤为重要,现代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体现在政府领导者形象,行政决策形象,舆论传媒形象等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和政府危机事件的管理,保持政府形象与时俱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徐礼鹏 《法制与经济》2013,(6):41-42,45
现代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意对法院刑事判决的影响不可避免。在此我们有必要厘清民意与刑事裁量权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把握好理性民众的合理诉求,使民意对刑事裁量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9年开始,每到全国“两会”之前,温总理与网民“有个约会”似乎已成常态,通过在线面对面的交流.民意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汇集,政府的政策和信心也通过网络互动得以彰显。温总理身体力行重视网络民意,无疑是网络议政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显得更为重要。新时期要求中国政府塑造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勇于负责和务实高效的形象。如何塑造这些良好形象,需要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减少腐败现象;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电子政府,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16.
赵力 《法制与社会》2010,(23):93-94
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实存在的影响民意与司法的众多因素,以期能够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与民意的平衡机制:使民意既能发挥其监督的功能,又不致于干预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民意的影响是冤假错案产生的诱因之一。不理性的民意极易虚构出貌似合理的"案件事实"并以此给司法机关施压。基于民意的压力,司法机关往往更多注重有罪证据,忽视无罪证据。命案必破、限期破案、疑罪从轻等刑事政策、司法理念,都是对民意诉求的顺应,也是促成冤假错案的诱因。民意对影响性冤假错案的纠错有积极意义,但仍应回归法治轨道。样本案件中,民意推进了冤假错案纠错程序的启动、纠错的及时,但没有制度化。民众对司法活动的认知不够理性,对错案追责的民意表达亦非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我国有必要培育理性的民意,形成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管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形象是社会对政府的综合印象,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针对危机的、有效的政府形象管理必须坚持诚实公开,前后一致;快速反应,广泛参与;整体维护,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从公关意识、管理机制、新闻发布、政府与公众互动四个方面进行危机中政府形象维护。  相似文献   

19.
祝华  刘小红 《法制与社会》2012,(31):274-275
民意与法律的结合是司法实质正义的要求,也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具体表现。民意具有两面性,法官应该区别对待民意,对合理的民意积极采纳,对不合理的予以剔除并加以引导,努力做到在遵守法律的同时兼顾民意,以实现其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自媒体”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传播的对等性,更加注重网民的自主性,表现出个性化、互动性的特征,更易引发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紧张关系。涉弱势群体的刑事个案更易引发民众的关注、民意的表达更为通畅与开放、民意的表达忽略了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本身、民意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民意的主要特征。在自媒体环境下,民意推动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开、公正进行,有助于刑事司法判决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理性的民意对部分刑事案件的错判、误判的影响仍然不能忽视,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呈现出无序性。营造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的良性循环需要注意:建立及时的信息发布、沟通机制,对自媒体进行必要的约束,发挥自媒体对民意的引导、培育功能。构建公平有序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