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对于垄断行业内的“福利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和追问。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了行业腐败现象。如地铁职工免费乘车、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电力职工免费用电等。(据《法制日报》)垄断行业的单位福利之所以被称为“福利腐败”,主要是因为这些表面上的单位内部“免费午餐”,最终都会变成公共产品或服务成本转嫁到政府和公众头上,由政府和公众埋单,且往往与企业盈亏无关。“福利腐败”是如何形成的,又应如何反对并切实消除这种腐败呢?从一定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年终腐败病”似乎成了痼疾顽症,每到岁末年尾,便会爆发出来。如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公款吃喝、送礼现象等,对此,广大群众早已看个明白,无不为之深恶痛绝,愤愤不平。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治疗此“病”,制定了不少的规定和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年终腐败”的另一种病症却往往被人忽略了,那就是垄断行业的年终福利腐败。每到年终岁末,垄断行业很多单位总要给职工“谋”一些福利,比如年终奖、效益分红等等。据一些媒体报道,一些单位以各种名义发的年终福利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可见,这种年终福利腐败病也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近来,行业腐败这个概念开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流行起来。前一段时间,一些行业中的福利腐败问题,曾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抨击。如一些公交、地铁等行业的职工甚至家属可以免费乘车,一些铁路职工出门坐火车不用买票甚至可以享受卧铺待遇,一些电力行业职工享受免费福利电或优惠用电,一些电信行业领导、职工免费装电话、优惠打电话,某些燃气行业职工免费或优惠使用燃气,一些医院内部职工看病免挂号费等。然而,福利腐败只是行业腐败现象中最表面的部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行业腐败的现象已经相当广泛地渗透于我们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之中。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菏泽市实行“三抓、三促、三保”的工作方针,加快福利企业发展,福利企业竞争力和残疾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全市30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574人,年销售收入达3亿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抓、三促、三保”,即抓残疾职工与企业的劳务合同签订,促残疾职工上岗,  相似文献   

5.
所谓“福利腐败”,就是垄断行业利用掌握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优先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把成本转嫁于公众,其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费午餐、形形色色的畸高工资以及名目繁多的福利待遇。“福利腐败”损害市场效率和公共利益,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长此以往,必将对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产生严重损害,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防止和制止“垄断福利”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值得期待。他说,一个月交很少一点钱,可以随意用水电;利用行业的垄断性,随意发放大额奖金补贴……这种靠山吃山的变味福利被人们称为“垄断福利990事实上,诸如此类“慷公家之慨谋私人之利”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且由来已久。像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公交职工免费乘公交车,铁路职工免费乘火车,银行职工免息贷款,教师子女低分入学,医院职工看病不用挂号……垄断性行业内的职工及其家属利益均沾,长期心照不宣,他们尝到了其中的甜头,自然是满意的,可“业外”人士气愤也好,羡慕也罢,却是没福享受的。我们知道:大多数垄断性行业属于政府投入和补贴的公益性公共事业,掌握着社会资源。往往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店。“垄断福利”成了某些垄断行业职工的“免费午餐”,费用可是要打入成本的。成本的“水”涨了,产品价格的“船”就高了。到头来,为“午餐”“买单”的是消费者。即使价格暂时不涨,费用由政府“买单”,最终还会转嫁到公众头上。2006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曾指出,“假如企业确实困难,他们完全可以先削减人力成本、降低福利水平。他们却不会这么做,症结就在‘垄断’二字。他们可以借助垄断把不良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据新华网2006年3月3日)我们说,“垄断福利”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绝不仅仅是以特权为自己的干部职工谋点福利这么简单。如果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稳如泰山,福利高得离奇,那么无论是提高技术进步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是增强公众满意度都会失去应有的动力。凭借垄断地位形成的社会权力一旦异化成某些垄断性行业牟取私利的筹码,就会导致行业和部门间的分配不公,形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歪风,更严重的后果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破坏,对社会公平的挑战,对公众利益的侵犯。“垄断福利”已经确实到了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决不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任其泛滥。预防和制止“垄断福利”是当务之急。前提是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法规,使职能部门和公众对垄断行业的监督有法可依。因此,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立法制止“垄断福利”的议案,代表了公众的心声,符合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因此,我们期待《反垄断法》早日出台,发挥法律的引导、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作用,对垄断业的收入予以严格约束,坚决拧紧“垄断福利”阀门。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抨击垄断行业的行业性“福利腐败”问题后,一些行业却连连通过媒体等渠道“喊冤”。这些“喊冤”的垄断行业冤从何来?如北京公交、地铁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喊冤”中称,公交、地铁等行业的员工凭工作证免费乘坐车辆是“国际惯例”,也是工作需要。凭工作证乘车可培养职工的职业荣誉感。这是怎样的理由?这与广州地铁前不久为了提高票价.对包括职工及家属在内的人都纳入免费乘车范围,称这是为了地铁“反恐”的需要一样,是经不起一驳的。  相似文献   

8.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我所在的企业效益下滑。为了减负,企业老总最近宣布,职工的“带薪休假”作为一种福利,予以取消。我和丈夫准备带孩子暑期游,这事也成为泡影。请问“带薪休假”是福利吗,老总有权宣布取消这一制度吗?  相似文献   

9.
方娟 《公民导刊》2006,(6):26-27
《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被称为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公益立法,它不仅仅限于“破冰”意义,民众更期待的是破冰之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直至全国人大能对“垄断福利”说不!突破“垄断福利”的坚冰,于国于民都有利,可以封住这个腐败漏洞,增加财政收入等,这在我国反垄断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同时对其他部门加强对行业内部“腐败”的监管和打击,也将起到积极有效的警戒作用。既然“垄断福利”在全国普遍存在,而且大家对此都意见多多,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法律的准绳将这匹“脱缰之马”套住呢?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政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福利企业日渐增多。福利6业受国家政策优惠,自有其特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局目性。如果对福利企业潜伏的隐患熟视无睹,势必会影响其参与市E竞争,制约其发展壮大。因此,笔者以为,福利企业有“八忌”。一忌“家庭进厂”0据了解,在福利企业职工中,和厂R(经理)n亲带故的人较多。久而久之,有可能成为“特殊职工”.在工种、工资奖金、职务上要“照顾”,甚至以“官”仗势,为非作歹。这种亲情怪团会使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二忌“管理无序”。在福利企业中,有些厂长(经理)靠小打…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初,我市有直属福利企业对家,职工人数近万名。这些福利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虽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但作为统供统销的“特保”行业,经济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利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逐渐后移,至1992年初亏损面达到50%,资产负债率接近90%,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四分之一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残疾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经常集体上访。面对严峻挑战,为了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我局党组从解放干部职工思想着手,抢抓机遇,连续采取“事改企”、“承包责任制经…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4,(9):63-63
中央八项规定“掌风”之下,今年中秋,许多机关、事业单位,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发放任何福利,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普通职工虽略有失落感但也勉强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一篇评论一语惊醒局中人:反腐不应反职工正常福利。借反腐之名拿掉应有的职工福利,绝不是中央反腐倡廉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安全生产是职工最大的福利,那么,廉政就是干部的最大福利。”这是山东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党委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观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该矿党委始终  相似文献   

15.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23):3-3
习近平:以更大政治勇气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国务院推进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党政机关5年内禁建楼堂馆所;“福利腐败”将由领导担责;“两高”推进专业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即将加入WTO,福利企业将面临国际竞争的剧烈冲击,历来以自救型为主的福利企业怎么办?能否发展外向型福利企业?现有的外向型福利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发展外向型福利企业的可行性 福利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就必须瞄准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竞争意识,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入世”的必然需要。虽然当前福利企业存在着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不足、基础薄弱和职工素质差、文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效益不高的问题,但福利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也有其独特的有利条件: 首先,国家对福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11,(11):15-15
日前,由浙江台州温岭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残联主办的“走进福利企业关爱残疾职工共创美好明天”暨温岭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周活动慰问演出在松门镇浙江杨林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内举行,温岭市文化馆、市东海明珠歌舞团、市启智学校、市聋哑学校等选送的越剧联唱、小品、杂技、舞蹈、独唱、快板等精彩的节目,为多家福利企业的职工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防止和制止“垄断福利”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值得期待。他说,一个月交很少一点钱,可以随意用水电;利用行业的垄断性,随意发放大额奖金补贴……这种靠山吃山的变味福利被人们称为“垄断福利”。事实上,诸如此类“慷公家之慨谋私人之利”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且由来已久。像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公交职工免费乘公交车,铁路职工免费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07,(10)
今年山东省年度审计报告揭示,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高达6389元,而某普通企业职工月人均缴存仅11元。政府为帮助普通职工解决住房难题而制定的公积金政策,如今反而成了少数高收入单位为职工牟取福利腐败的正当途径了。  相似文献   

20.
用制度防止“福利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治“福利腐败”,贸然引入市场机制并不可取,必须结合国情,更多从法律制度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加强规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