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产生,具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基础。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基础、宗法血缘制社会的政治基础、关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文化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贪贿盛行的社会现实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廉政价值取向的君本性与廉政价值的工具化、廉政实践主体的单一性与实践基础的薄弱性、廉政实践模式的德治主导性与廉政治理的人治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实现传统廉政文化中廉政教育文化、古代清官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监督文化和反腐惩贪文化等主体内容的现代转化,对于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廉政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可以依据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架构识别,这是廉政文化三维矩阵的基本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政治、社会和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与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行为文化相契合,是廉政文化三维矩阵建构的核心依据。廉政精神文化包括理想与价值观两个要素,精神要求"不想腐";廉政制度文化包括主体机关、职能定位、权力分配、运行流程、自体监察、法律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内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一映 《学理论》2011,(1):302-303
论述了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准确把握基本内涵,切实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大力贴近社会现实,增强廉政教育实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技术—媒介—文化四者的连锁反应,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特质。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兼具教师师德培养、学生品行塑造、和谐校园构建等多重意义。新时期网络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带来更多可行性与创新性。构建无"微"不至的高校廉政微文化格局,需形成时时"在场"的高校廉政文化新媒体平台,以柔软的渗透丰富廉政微文化内涵,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廉政微文化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包括高校廉政环境文化建设、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和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采用材料分析法初步提出选取的指标,依据AHP法确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权重值,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六所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由此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廉政建议奖励制度建设、廉政学术氛围、廉政育人氛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同时,通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现了其预测和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建国前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着手改造中国廉政文化传统。通过改造中国古代的廉政教育传统——从德治教化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清官崇尚传统——从青天大老爷到人民勤务员,垂直监察传统——从垂直监察体系到立体化监察网络建设,重典治贪传统——从惩处的残忍性到人本化,构建了新型的廉政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开创了建国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研究》2021,12(4):74-81
当前高校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廉政制度没有得到廉政文化的支撑,导致制度设计不科学,执行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廉政文化建设缺少制度保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廉政制度建设过程中师生参与度低、缺乏文化认同,廉政文化建设中制度约束不够、应付心态较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构建高校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的互促机制,形成以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廉政制度功效、以廉政制度建设固化廉政文化成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化发展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高校廉政文化既是政治伦理文化,又是道德诚信文化,更是社会价值文化。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存在重视程度普遍偏低、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主体意识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在反腐败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关键时刻,研究儒家廉政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净化高校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对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的理解存有一定争议,不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既相互区别又联系密切。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于形成机制的理性与非理性、变迁的快与慢、强制约束与非强制约束、作用机制的外在与内在、功能的抑与扬等方面,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为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统一性。因此,在建设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时,既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做到互相促进,事半功倍;也要看到二者的不同,区别对待,重点突出,从而把预防与惩治、自律与他律、文化与制度有机地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何孜颖 《学理论》2012,(32):12-13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邓小平理论中的廉政思想,更是在扬弃中创新了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使其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可以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官德思想和廉政法制三方面内容来分析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对邓小平理论中的廉政思想的指导意义,以期探讨其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