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32)
·事件·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日表示,朝鲜已向美国提出就解决核问题直接举行六方会谈,并在此框架内举行朝美双边会谈的方案。4日,朝外务省发言人说,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日再次播放了据称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录音讲话。萨达姆在讲话中号召伊拉克人民“利用各种方式”赶走美英占领军。 比利时参议院8月1日通过了众议院7月29日通过的“关于严重践踏国际人权法”的法律草案。随着这项新法律的诞生;曾令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多名美国领导人遭到起诉的“万国管辖权法”也将“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3.
苏北 《瞭望》2005,(37)
在伊拉克问题上,五角大楼和白宫公开发出不同的讯息,这在布什的第一任期内很少见到。尽管是一波三折,但伊拉克新宪法草案“最终版本”的敲定还是让布什总统松了一口气。一个多月来,围绕该不该从伊拉克撤军以及何时撤军问题,在美国国内布什政府和军方产生了严重分歧。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撤军终究不可避免,强调伊问题不完全是军事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布什总统的回答是:“任务没有完成就撤军将向怀疑美国致力于传播自由的人发出一个错误信号。”表明了驻伊美军一定要从伊拉克凯旋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3,(9)
·事件· ●第22届法非首脑会议21日在巴黎闭幕。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的52个非洲国家代表团和法国就伊拉克问题、科特迪瓦局势以及非洲和法国共建新型伙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英国和西班牙24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安理会历次有关决议,违背了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承诺,丧失了和平解除武装的“最后机  相似文献   

5.
郭际 《瞭望》2003,(36)
9月3日,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散发了一份有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为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美国人从坚拒联合国参与伊重建事务,到回头寻求支持,如此前倨后恭,何由?国务卿鲍威尔解释说,新决议的主要目的是“让安理会也加入到游戏中来。我们正邀请国际社会比以往更加广泛地加入我们,因为他们的支持符合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3月8日至17日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以色列、叙利亚以及苏联和土耳其进行了访问,重点是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磋商海湾战后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有关问题。但据《纽约时报》报道,贝克此行对解决中东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海湾战争实际上并未给(解决)阿拉伯以色列问题带来多少新思想”。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阿以问题突出了。在海湾危机期间,一些阿拉伯国家曾批评美国政府在对待以色列侵略和伊拉克侵略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而美国政府要员为了拉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也曾多次许诺:在解决了伊拉克问题之后,美国将竭尽全力解  相似文献   

8.
里作 《瞭望》1990,(41)
纵观当前海湾局势,两相对垒的一方是拥有绝对化学威慑实力的美国,另一方则是中东头号化学武器大国伊拉克。分析家们认为,目前海湾地区业已形成战争史上少有的化学威慑格局。伊拉克可能在初战中以化学武器反击美国“外科手术”式的攻击,以优补劣。美国则奉行“实战加威慑”的政策,实施有限目的的化学报复。 今年4月2日,伊拉克总统曾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果以色列进攻伊拉克,他就将以新式的二元化学武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世纪的钟声带来的是“美国决不放过伊拉克 !”的恫吓。在竞选时发出这一警告伊拉克的人如今成了美国新世纪的第一位总统,而他就是十年前对伊发动海湾战争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 10年前海湾战争中的铁腕人物又纷纷成了美国新政府中的要员,笼罩在伊拉克人头上的战争阴影就是这样挥之不去。 美国如此对伊拉克“穷追不舍”,没完没了,原因当然不是单纯的,是多方面的,但石油资源无疑是这场战争发动以至延缓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动力。 10年前,美国为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发动了海湾战争。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大国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法国、德国虽然10月16日在安理会的投票中支持美国提出的伊拉克问题新提案,但同时又强调,不会承诺向战后伊拉克派兵,也不会在现有的基础上为伊重建提供更多的资金。“老欧洲”不愿陷入泥潭当替身;而“新欧洲”国家在安全上惟美国马首是瞻,经济上要听“老欧洲”的指挥,地缘政治方面不敢得罪俄罗斯,日子甚不好过。而这一切都是美国“新欧洲”战略惹的祸。  相似文献   

11.
刘顺 《瞭望》2002,(Z1)
随着阿富汗战争基本结 束,种种迹象表明,美 国已把下一步打击恐怖主义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布什总统在1月底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更是把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据悉,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并制订了对伊动武计划。目前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只是个时间问题,用美国中东特使的话说,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动武。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调整能走多远及效果如何,仍面临不少变数近来伊拉克问题急剧升温,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备受高度关注。这是因为,一是共和党输掉了中期选举,表明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公决”失败。拉姆斯菲尔德和博尔顿两个“鹰派”头面人物随后被解职,代表两党的“伊拉克研究小组”12月6日提交政策建议报  相似文献   

13.
阿富汗战争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美国还推动以巴和谈,制订了中东“路线图”计划,并和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道共同实施该计划。美国的设想是以巴以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为中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来带动美国中东政策的落实,从而在中东地区做出有利于美国的长远战略安排。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但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并未按照美国的设想发展,美国的中东政策仍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近日在国会陈述伊拉克问题时说,“伊拉克战争能够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中东的报刊认为,鲍威尔的论调是一个信号,美国不仅要借攻伊推翻萨达姆政权,还要按照美国的战略设想,描绘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版图。美国认为,无论从能源供应还是从地缘政治来讲,中东都是美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其中东战略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伊拉克则是美国实施其中东新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美英战机 2月 16日突袭巴格达,这是自 1998年 12月以来美英首次袭击“禁飞区”以外地区,也是美国新总统布什上台以来对伊拉克采取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美英对伊拉克的这次军事打击是在伊拉克逐步加大反“禁飞区”和反制裁力度,国内国际形势趋于好转,以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即将访问中东的背景下发生的。美英此刻袭击伊拉克,目的就是要表明美国新政府的强硬立场,打击伊拉克的“气焰”,并试图通过这次军事打击来警告那些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   布什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伊拉克“禁飞区”以外目标…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布什2月5日向国会提交2008年财政年度预算时,提出了一份总额7165亿美元的巨额军费申请。这笔巨款中的2351亿美元将用于支持今明两年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这份军费申请如获国会批准,今年9月30日结束的本财政年度用于支持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费用,将高达1634亿美元,远远超过上一个财政年度的1200亿美元,成为伊战和阿战以来费用最高的一年。美国军事费用的大幅增加,折射出未来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的严峻,尤其是伊拉克局势的发展更令人担忧。2003年5月1日,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向全世界宣布“使命达成”时,对其得意之作的孤芳自赏溢于言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新伊拉克竟成了布什捧在手里的“烫山芋”。伊拉克安全形势的不断恶化,让布什措手不及。十几万装备精良的正规部队,居然斗不过活跃在伊拉克的散兵游勇。据不完全统计,不到4年的时间里,已有3200多名美国士兵命丧伊拉克,2万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共和国报》总编辑巴泽兹在近著《海湾战争及其后的战争》一书中认为,“今天海湾的持续紧张形势反映出争夺这一地区权力和石油的斗争仍未结束”,并预见“还有其后的战争”。 美国及其他几个西方大国已经不止一次地威胁要对伊拉克再次诉诸武力,并在进行有限的军事调动。伊拉克也在积极重建兵力,扬言已作好了继续进行“一切战斗之母”的行动准备。局势有一触即发之势。 但1992年的美国总统布什己没有了他在1990年发动海湾战争时所具有的那种国际国内条件,再次对伊拉克动手将受到各方牵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虽然从战争废墟中重新站起来了,但他终究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同联合国核查工作对抗到底或贸然再次对科威特采取行动。布什的有关言行包含着保持压力和以威胁促妥协的策略,萨达姆的强硬态度主旨在于冲破制裁、保持实力,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出于国内政治和他个人重建威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伊核危机牵动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大国父系带来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朗核危机再一次走到“紧要关头”。 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对这一决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印度等大国均投了赞成票,不难看出在核不扩散  相似文献   

19.
鲍申 《瞭望》2002,(41)
美国总统布什10月7日在 辛辛那提举行的一个集会 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了态 度十分强硬的电视讲话。布什讲话 的目的是为了打消美国公众对可能 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疑虑。他 称,虽然美国并非马上就要对伊发 动军事行动,战争也并非不可避 免,但如果伊拉克不销毁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 伊拉克的武装”。布什是在国会即 将讨论伊拉克问题之际和美国内 对可能对伊拉克动武颇有争议 国际社会对此也表示普遍反对的 情况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相似文献   

20.
11月11日,美国负责伊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突然赶回华盛顿,与布什政府多名高官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可能意味着美国急于从伊拉克“泥潭”中脱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