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 由于科学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理想的或最优的发展方式,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就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性发展方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孙家驹 《传承》2012,(5):60-61
当代人类之所以提出要转向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现行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并不是仅靠推行一套规划安排、环保法规、产业政策、适用技术等就能解决好。无情的事实反复地表明,没有整个人类文化的适应性进化,没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镜花水月。  相似文献   

3.
王天玺 《创造》2012,(4):54-57
从科技革命的周期来看,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客观要求来看,今后20年左右,很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将创造新的需要和新的市场,将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将改变全球经济结构和人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低碳经济是全球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郑羽 《前沿》2008,(1):205-207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由于人类是以地区、国家和民族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因而文化必然呈现出多样性,每一种文化都各有特色。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揭示中西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美学思想的历史个性和独特风格,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人类自身才会更加完善,人类文化也将更加充盈。  相似文献   

6.
周亚萍 《理论月刊》2007,1(8):26-28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无节制地生产和追求最大限度消费的生存方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转变人类不合理的病态的生存方式,摒弃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承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环境价值观,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  相似文献   

8.
黄湘燕 《湖湘论坛》2001,14(5):63-6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战略和中国的必然选择。这一全新理念,与传统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区别或不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或发展模式,表明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 一是人类自然观。传统的发展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凌驾于万物之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对自然进行“改造”,实行“征服”。在这种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发展观指导下,以一种征服者的快意和掠夺者的态度对待自然,野蛮贪婪地开发自然,…  相似文献   

9.
略论绿色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刻。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 ,从本质上说 ,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思维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 ,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消费 ,则要提倡可持续的消费 ,绿色消费问题应提起充分注意。绿色消费理论是一种“人与自然消费观” ,既强调消费的决定作用 ,又强调消费及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认识绿色消费问题 ,对于发展消费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吴菊娥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具有特殊紧迫性的历史主题。深刻地把握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一、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准备进人21世纪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挑战出现在人类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8,(19):18-2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方式粗放,全省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12.
人类历经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演进后,新世纪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艰难抉择,而生态文明是新世纪人类的最佳抉择。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思维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以及消费方式生态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于八十年代。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之表述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的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主导科学的良性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瑾玉 《前沿》2009,(5):194-196
“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生存和发展方式,高等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省政府扶持、多伦多市带头、约克大学推广、多方机构合作和资金投入等角度分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在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和成绩,希望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健 《前进》2010,(5):48-49
在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科学”常常冠以“真理”的美名。真理同迷信有别,与谬误对立,“是埋葬形形色色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科学化”,则是把科学“化”为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时尚,表征着时代文明的巨大进步。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就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成地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除了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其中包括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和生活消费结构不合理,笔者在此主要探讨如何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06,(4):8-8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中国应当实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GDP核算方式,将发展中涉及的自然和社会成本都考虑进去。他说,可持续发展有双重含义:一是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到现在为止,绿色GDP核算只涉及了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绿色GDP等于GDP减掉环境损害成本、减掉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4,(10):91-92
李岩在《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撰文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生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三种形态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它是社会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方式,推动社会群体的生成,也是社会群体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提升社会群体为真实的集体、自由人联合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代社会的经济增长无不通过工业化得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就表现为单向度地追求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先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或者是追赶型国家,都循环着同一个经济增长的模式.这个模式给人类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利益,但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当人类在吞食着这个`酸果子'时,开始意识到生存危机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寻求一个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方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成为联合国的议题,并形成决议,也成为各国政府和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行政的和法律的措施纷沓而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战略任务。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愿尽绵薄之力。这里谈几点想法。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就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相随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主要是通过遗传方式传给下一代的,而人类主要是通过教育方式把生存发展的经验以及人类文明的成果传给下一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