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钟鸣 《政策》2003,(12):9-9
相当一段时间,我们说某某官员如何勤政为民,便会赞其曰"爱民如子"。如今析之,这"爱民如子"说,并没有准确定位官与民的关系。因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故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仅仅做到"爱民"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做到"畏民如父"。只有"爱民"才能扑下身子真正为民服务,只有"畏民"才能有所畏惧,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
李萃英  高民  张晓兵 《前沿》2007,2(12):42-44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邓小平建党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本"特质。在党的建设的价值目标上强调人民利益;在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上强调人民民主;在党的建设的宗旨上强调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宋朝人说,"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宋仁宗恭俭仁恕,可谓"畏天变"而"爱民力"的"儒者皇帝"。在仁宗朝,我们看到了不那么强势的、尊重制度与传统的皇帝,包容异见、接纳批评的政治风气与政治制度;仁宗治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星光璀璨的官僚群体,在这些因素中,无不蕴含着走出朝代更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从社会主义法的应然性层面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是社会主义法本质的根本要求.法的阶级意志性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根本性质;法的物质决定性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确方向;法的文化制约性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5,(21)
<正>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政府绩效评估,如今正走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老百姓说了算",不仅要"听",还要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做"今年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说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  相似文献   

6.
《政策》2013,(3):48-49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最近,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要求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党执政的全部根基来自人民群众,必须把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采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他继而明确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并提出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应用发展的理论形态,也是实践唯物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形态,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主体的动力机制、以人民为师的工作方法和为人民发展的目标追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人民中心论"最具时代性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充分表明开展协商民主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载体作用。但是如何使"重要形式"不流于形式,特别是地方基层政协,如何使协商民主既好看更管用。我们认为,必须在增强协商民主实效性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协商民主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能不能得到党委、政府、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有没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关键在于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鲍锋 《今日海南》2014,(8):26-26
<正>在前不久的海南网络论坛上,网民就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数字信息亭项目(以下简称"网点项目")是为民服务还是变相谋利展开了一场论争。市民关心海口的城市发展,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推动办民生实事,值得肯定。通过论争,大家统一了认识,有利于督促政府把好事办好,打造低碳城市,方便市民出行,造福海南人民,推动海南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1.
从文意上理解,"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被理解为执政党对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的确认,构成人民对政府的企盼和政府对人民的义务.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必须内化为整个法秩序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和谐社会"的法规范化,因而必须寻求宪法的基础,即和谐社会的"入宪".与宪政结合在一起的民主程序已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安定装置,建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效政府,只有通过宪政的平衡才能够预防政府权力的滥用;人权保障是和谐社会价值轴心;建设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制度装置.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笔者在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基础上,着重学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专题。这个专题共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四篇重要著作。这四篇著作,形成了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一个整体,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具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3.
张爱文 《群众》2014,(12):55-56
<正>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该积极融入群众、真正关心群众、善于依靠群众、工作依托群众,自始至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4.
"自我集中制"思想是卢森堡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实质内涵来看,"自我集中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调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强调各级组织的行动自由;强调多数人的统治。由于特定环境的影响,"自我集中制"思想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存在着诸多不足,但也隐含了许多闪光之处,对于我们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改变。社会治理,是指国家机关、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主体,通  相似文献   

16.
盛蕾 《中国民政》2015,(4):33+35
<正>新常态,"新"在创新,"常"在稳定,"态"在态度。经济与社会发展互相联动,经济领域新常态必然反映和渗透到社会建设领域。推进现代民政建设,必须放到经济社会新常态大背景、大逻辑中思考谋划,必须潜心研究新常态下民政工作特点规律,必须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诉求新期盼。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核心是深化改革、锐意进  相似文献   

17.
卢斌 《政策》2016,(1):30-31
<正>中央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法规。作为一名区委书记,如何履行好"一线总指挥"的职责?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做好六大表率。一、时刻牢记"一个宗旨",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  相似文献   

18.
<正>9月6日,"浙江精神与新时代新使命"理论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省社科理论界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深入研讨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奋力践行时代使命。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认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要从"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深刻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民政"是相对"传统民政"而言,目前,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构建现代民政新格局已经成为民政系统的集体共识和自觉行动。建设服务型现代民政,就是要强化"民政为民"的核心理念,遵循服务行政的运行模式,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服务型现代民政的基本内涵○核心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满意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和要  相似文献   

20.
论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小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治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国家权力,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尤其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权力受到制约的政府就是有限政府,"小政府"之"小",当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