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启东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以联创共建为平台,以“五在农家”为主题。把“奉献农民、带动农村”作为2006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以富民帮扶、环境创优、文化建设、道德宣教、兴办实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万人联创共建新农村”活动,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农村新的社区不断涌现,这就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农村各级党组织必须认清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章丘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载体,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扎实抓好“六人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阿克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嘹亮号角已吹响。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解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目前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和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中苏  吴波 《湖北宣传》2006,(10):20-20
咸宁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咸宁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四通”(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电视)、“四改”(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和“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硬件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创建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建,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要求,为做好新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在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不断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培育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典型。其中,宁化县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传统祠堂变成社区道德建设“大课堂”的做法,就是一种有益的尝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丹江口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着力点,以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风文明理事会为依托,通过办试点,及时地推广成功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城里、冷在乡镇、僵在村里、看在农户”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陆续 《文明大观》2003,(10):42-43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相对中心城市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显得薄弱。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当前,农村进入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43-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沾益县以农村精神文明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渠道利用“墙体文化”这个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行了“三村四化”新农村规划到哪里,“墙体文化”就宣传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打造“群星文明”工程创建品牌。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把“墙体文化”与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村风民俗化文明化,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思想道德明显提高,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现在,“墙体文化”这一有效的而被老百姓欢迎、自觉接受教育的形式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五个要求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从内部将五个要求连为一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6-17
2005年1月8至9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琼海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建设“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大力唱响精神文明创建的“三部曲”,重点谋划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志愿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项工作,有力助推了全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遵义市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打造出乡风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知名品牌。在城区,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3-14
1996年11月27至28日,中宣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重点推广湖北省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的经验。这是一次专门研究探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广典型经验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树立起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具体是要做好“五新”文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连云港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共建为载体,组织动员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与农村部分行政村结对共建,广泛开展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0.
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南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现并推广了诸如改造“三堂”、“四进农家”、“农民学校”、“百姓知情室”、“道德堂”等几种新载体,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