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周强 《重庆行政》2011,(5):40-42
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统一战线》2011,(7):24-24
最近,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高鹏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统一战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履职尽责,一要明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基本任务包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和意义。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煤炭企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企业用工制度变革、职工思想观念革新、企业深化改革力度加大等新形势和新问题,构建和谐矿区、和谐企业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切实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矿区,努力促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煤炭企业党组织新时期工作的新方向和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工程。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内务司法委员会作为和平区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部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在推进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大胆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日前,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在第十一次全市民政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政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民政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褚福银 《群众》2009,(1):53-5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没有平安就没有和谐。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和改进社会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新社会管理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已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积累,处于社会治理架构升级的关键时刻。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创新社区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创新社区管理是为了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社区的和谐不仅是指社区公共设施的健全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含协调的管理体制、信任度强且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充分认同,达到精神层面的有序与和谐。支撑社区发展的上述因素恰恰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可以说,社区管理创新有赖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社会资本是创新社区管理的重要动力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在提出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的基本框架。社会建设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是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等。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对于指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命题。党中央提出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就需要妇联组织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众多的社会组织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妇联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可持续的发展和造福我们子孙后代及人类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有法律的保证和道德的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从中央作起,从政府作起,从领导作起,从小事作起,从我作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环境和风尚。节约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重要标志。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精辟文章,并辅以系列国外经验借鉴,与读者共话“节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在提出“加快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同时,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民政部门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门,社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提供民政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刘永年 《前进》2008,(3):53-5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郑重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指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凿”,“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党的伟大战略举措,是党心民心所向,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企业是社会组织,企业和谐对建没和谐社会关系重大。本文就如何建设和凿企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法治浙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庠 《群众》2007,(9):57-58
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有力的抓手。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公共性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在社会建设中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仅能够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而且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促进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应以补偿性公正原则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应以人性化和柔性化的姿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区县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当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金湘军 《传承》2012,(7):28-29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是富民强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玉林市将牢牢把握民生优先.围绕强民本、助民富、解民困、保民安、聚民心这一主线,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提升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生、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正在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新的重要力量,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特点和重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期,我们对湖北省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