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民族精神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突出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宇文利 《前线》2017,(3):43-48
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和表征,增强文化自信与激扬民族精神同频共振、互促共生。中国的历史表明,大凡文化繁荣昌盛、文化自信张扬之时,民族精神必然也是高昂的。在当代中国,重建国人的文化自信需要在传承和提振中华民族精神中明确目标、把握特质和促进以文化人,积蓄并转化民族精神为文化自信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3,2(3):38-40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它在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及其产品,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郭建宁 《前线》2017,(3):49-54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文化自信,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要强基固本铸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坚持传承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感召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的同时 ,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明确要求和任务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族精神的孕育和生成 ,必然受社会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认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上 ,要有科学的态度 ,应防止和克服虚无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认同奠定基础、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为谋求文化自强提供动力源泉。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将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凝聚力和精神动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弘扬爱国、和谐、创新的中华文化精神,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巨大动力支撑与文化活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求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差异性的供给源,是文化全球化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创新既符合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各民族对历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因此,要实现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创新,应正确处理好趋利与避害的关系、借鉴与独创的关系、民族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对作为一种人类共同体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文化是在创新与传统交替作用下发展的.文化整合是民族文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形式.文化系统的整合一般说来表现为五种基本类型构建型整合、融合型整合、复合型整合、吸纳型整合和重构型(结构性)整合.  相似文献   

10.
张晓林 《前线》2017,(11):138-14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土壤,说到底是民族自强自信。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高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影响极为深远,民族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明的辉煌与现代市场经济交互、摩擦、碰撞,产生了火花和智慧,现代企业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将民族文化融入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之中,尤其对一些老字号企业,民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以同仁堂企业精神文化为例,简述民族文化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利华 《唯实》2004,(8):184-187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民族精神又是文艺的精魂.文艺归根结底是与民族精神齐驱并进,相互养育的.在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发生某种程度的混乱和迷失的背景下,重提文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命题,是先进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沈利华 《唯实》2004,(9):184-187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民族精神又是文艺的精魂.文艺归根结底是与民族精神齐驱并进,相互养育的.在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发生某种程度的混乱和迷失的背景下,重提文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命题,是先进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民族文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针对有关问题,从提高发展认识,完善文化机构设施,抢救文化遗产,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艺术创作,促进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创新模式,使民族文化活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增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长富 《探索》2004,(3):107-109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强势和信息支配强势 ,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输出他们的政治理念、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文化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文化进攻的压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和融合观念 ,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开放交融中丰富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使民族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必须自觉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推进,在创新中发展先进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挖掘民族文化深厚的资源,加快推进文化统战工作,对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又创新民族文化,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推进新疆文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制约新疆民族传统文化转型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萍 《实事求是》2003,(4):55-57
所谓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民族传统文化指的就是民族文化过去的文化模式。(张文勋等主编《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介于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减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进程影响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一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它利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既是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文化理念。因此,在风景优美、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点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20.
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精神教育带来了挑战.高校作为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时更要讲究灵活性与策略性.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紧扣社会时代脉搏,创新民族精神教育;创造多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