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丽君 《民主》2008,(3):38-40
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车向忱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辽宁民进的创始人。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过多次相遇与交往,对他由一个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相识相交的几件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深厚革命情谊,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小缩影。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2)
周恩来同志和美国记者李勃曼的谈话记录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李勃曼是《纽约时报》当时驻南京的记者。一九四六年八——九月,周恩来同志应他之约,谈了个人的经历及其他一些问题。谈话是分三次进行的。本刊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刊登这次谈话中有关周恩来同志个人经历的部分,改题为《周恩来同李勃曼谈个人经历》,作为对周恩来同志逝世八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历史上,中共领导层曾形成了三代领导集体。自党的遵义会议开始至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形成和确立了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七大、八大,其主要成员日趋稳定,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周恩来自始至终都一直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对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确立,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周恩来,就不可能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宗教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我国宗教问题也频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强对马克思宗教观研究,对改进我国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先简要介绍马克思宗教观如何在吸收前人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逐步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再依据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探求马克思宗教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宗教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已存在,虽然它的许多观点都与现代科学相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宗教仍然在很多民族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通过分析宗教中的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找出宗教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最后找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以达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5)
在我国,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战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一环。作为民族种类众多,宗教类型复杂的民族地区而言,民族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上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职责。以贵州省为例,在考察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引导要点做了针对性梳理。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革命经历最全面在1946年朱德60寿辰时,中共中央致他的祝词说:“你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周恩来的祝词说:“你的革命历史,己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金冲及谈毛泽东与周恩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周恩来,这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前夕,我们访问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他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角度向我们谈起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9.
李继高 《理论导刊》2003,(10):29-31
我党第三代领导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结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宗教运动的规律,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局,集中全党的智慧,精辟阐述了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基本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自述———交友篇●曹应旺周恩来好交友,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更与他救国家尽力社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有关。大事业是群众的事业。有大志向者必须乐群、合群,绝不是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写的《爱国必先合群论》,初步表达了对合群...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理论视野》2005,(4):55-57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党政不分逐步走向党政分开和依法治国,现已基本形成了政党和政府关系的体制。  相似文献   

12.
王广元 《学理论》2012,(33):36-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始于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宗教观,完善于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教和谐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认真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风格是在政治理念的主观积淀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他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的思维提出了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周恩来从需要出发设立行政机构和改革机构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行政管理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行政厚生思想周恩来是二十世纪中国举世公认的行政领袖,其杰出的行政思想始终支配着他既在国运昌盛之时经纬万端,又在国家动荡之际维系全局。一、周恩来行政厚生思想形成的原因。1.行政决策的首要价值取向,奠定了周恩来行政厚生思想的哲学基础。周恩来在漫长...  相似文献   

15.
王贤 《侨园》2012,(3):62-63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高兴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时代之子,又是民族之子。他既吸收了时代精神,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同时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从周恩来身上,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德。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的研究,许多学者往往只注重于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及私塾先生们对周恩来的教育和影响,却忽略了其他很重要的方面。正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副编审赵春生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除读书外,还不应忽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以及更多的长辈们的行为、风范和吴越古地先贤明哲的思想、品德等诸方面的影响与感化。这是更大量,更经常,更直接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宗教和哲学是通向信仰的两条基本路径,它们内涵相通,但形式各异;从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理论上的致思趋向有别;从当今世界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人选择宗教信仰,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信奉某种世俗的哲学理论;从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来看,他继承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思想,但对其作了根本性的超越。我们应该辩证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为人们合理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信仰打开通途。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选集》,(下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这本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著作;记录了他在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工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珍贵成果,完整地反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全部工作历程。 《周恩来选集》 (下卷)收入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为保护一大批党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围绕这张名单所进行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这张凝聚着周恩来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所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内容。 本刊发表这篇文章,是对《周恩来选集》 (下卷)出版的庆祝,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伟人。他的“功”是他的“德”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他的“德”是他的“功”的内在支柱和灵魂。他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谱写了一部活生生的共产党人经典,把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思想作风完美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把这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风范亲切地称为“周恩来精神”。“周恩来精神”与他经历的长期复杂、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也与他长期自觉地坚持党性修养,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紧密相联。因此,研究他如何进行党性修养,对于身负重任、手握重权、地…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6,(11)
正李学盈先生是辽宁民进的老前辈,他在民进老一辈领导人车向忱的影响下投身平民教育,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曾热情地鼓励他把教育抓好。李学盈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五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镇内一个平民家里。父亲做泥瓦小工,后做点小买卖并种几亩地为生。1916年,正值帝国主义在中国国土上横行霸道,6岁的李学盈和小朋友攥着小拳头:"将来长大了,我要当教书先生,让中国人识字,把他们赶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