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集通铁路公司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人、教育人、凝聚人的优势,为建设和谐集通,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高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先进性在执政理念上的具体体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先进性教育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在于把构建和谐高校作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高校中充分发挥出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意义非凡。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多元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挑战。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固灵魂精神之本,增强道德情操和修养;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掌握话语权、传播正能量;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共同构筑现代大学文化;增强责任和使命,成为教育人、培养人、引领人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5.
陆静 《今日广西》2007,(24):46-47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和精神支撑。大学校园文化就是经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系统。根据当代大学的实际情况.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超 《淮海论坛》2006,(3):18-19,35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阐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社会的良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文化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引领和谐文化的责任。大学在文化选择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审美教育中,音乐和音乐教育又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外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早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是任何工具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传善 《群众》2006,(2):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同样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而“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正是构建“和谐江苏”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之源。正如省委书记李源潮所说:“如果所有的人都充满着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都竞相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两个率先’的事业就会活力无穷,江苏的未来就不可限量。”构建“和谐江苏”必须弘扬“三创”精神。文化与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纯粹的经济活动,也不存在纯粹的文化活动,一切经济领域无不包含着文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探寻高校优秀教师的文化内涵及培育路径对于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现代大学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四有"教师文化内涵的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四有"教师文化内涵建设,既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理性诉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审美教育中,音乐和音乐教育又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外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早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是任何工具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有了较大发展。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美育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没有经过美育教育的人是知识结构不…  相似文献   

12.
邹万银 《前沿》2006,(12):217-2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我们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谐社会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为此.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广泛宣传和谐文化,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党委宣传思想部门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择业观是毕业生走出学校寻找工作的先导。积极教育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观上存在的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实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逐步发  相似文献   

15.
和谐大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大学必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谐的大学应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杨冬权 《传承》2004,(4):15-16
1977年9月8日,邓小平对教育工作情况报告作出批示。在这前后,刚刚恢复领导职务,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作出了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重大决策。“文革”动乱,教育是重灾区。开始几年,各地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也不招生。后来大学招生了,但办法主要是“领导批准”。只要领导认为好的人,不管文化知识水平怎么样,也能够上大学;相反,要是领导不批准,即使文化知识水平再好的人也没有机会上大学。1975年,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9月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汇报时,就提出要改变这种情况的想…  相似文献   

17.
张宁波 《传承》2013,(10):88-89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强堡垒。强化高校党建队伍、完善党员教育机制、创新党组织生活和拓展党建阵地,对西藏高校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到单位实习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实习单位具有企业文化、先进人物、规范管理等重要德育资源。当前存在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双方的德育和谐衔接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衔接管理机制等。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大学德育与实习单位德育的和谐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艺  刘静 《传承》2010,(6):40-4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20.
和谐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人才支撑,使高等学校率先建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