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元贷款为主体的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不仅在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中发挥着助推器作用,而且也成为双方加深互信与理解的有效渠道.然而冷战结束后,日本官方发展援助中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顺利实施.日本在对华官方发展援助问题上突出强调政治效果以及两国就对华官方发展援助问题的不同认识,削弱了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经济交往密切,两国只有积极合作,不断提高相互依存程度才能实现共赢.本文利用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投资相互依存度和生产相互依存度三个指标对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中日经济关系,进一步提高两国相互依存程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国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这期间的中日文化交流与两国政治学系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战后中日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的发展概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本一直没有承认新中国,追随美国政府推行敌视新中国的诋毁新中国的政策,致使中日两国不仅没能结束战争状态,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都中断了。为了促进中日相互了解,尽快改善两国关系,建国以来,在周恩来的亲自领导下,《人民日报》不断发文向日本人民宣传中国政府的对日方针政策:“力求于尽可能的短期内,缔结共同的对日和约,以便早日结束对日战争状态,使日本人民早日获得民主与和平。”同时还向两国人民介绍相互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北京广播电台也开始了对日广播。在日本,  相似文献   

4.
在对待二战历史问题方面德国经历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过程。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不仅应该在战胜国对德、日两国的占领政策及两国战后的政治发展中,也应该在二战受害国对德、日两国的态度中寻找。如果日本不彻底改变它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它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国和日本两国在经济领域存在着显著的合作空间。随着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的积极转变,中日两国揭开了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的新篇章。虽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中日双方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不但有助于改善中日政治关系,而且有助于实现双方经济领域的互利共赢。中日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和经贸往来三个方面存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能性,利用合作博弈模型对"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推进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日本、印度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印度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日本、印度的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因其奉行的扩张政策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外交的难题。而唯独印日关系因两国特殊的历史渊源而几乎不受历史问题影响,一直平稳发展。尤其近年来两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都处心积虑想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符合的国际地位,共同的目标使得两国迅速接近。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对日印两国的历史渊源及其现实影响给予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十分迅速,如仅1984年就采取了20多项重要的自由化措施。从广义上讲,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包括国内金融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国际化。在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方面,日本主要是围绕着贷款利率自由化和金融业务范围自由化的内容展开;在金融的国际化方面,主要是围绕着对外开放国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我国与日本的环境合作走在了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前列.21世纪初中日两国环境合作将会有更大发展.本文论述了促进中日环境合作发展的四大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过半个世纪,其间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和中日两国国内状况的变化,两国政治关系在波动中前行,而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文化交流成为促进双方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以日本研究为切入点,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学术交流的主体和重要事件为抓手,尝试分析中日学术交流的过程、特征及作用,或为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日本对外贸易整体下滑,对大多数经贸伙伴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但中日双边贸易额稳步回升,特别是日本对华出口逆势增长,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额在其总进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均有所上升。中日经贸关系呈现新的特点,两国经济供需两面联系更加紧密,以中日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彰显韧性。后疫情时代,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背景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也对区域供应链稳定与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目前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现状有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就业观念保守。大学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就业竞争力下降是两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共同原因。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及制度性的障碍,限制,导致大学生就业区域和部门选择偏好,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而日本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形势恶化,削减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中日两国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都采取了积极的促进措施,相比较而言,日本的就业促进措施执行更为有力,日本的企业在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做得更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中日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崛起而日本经济低迷,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明显下降。中日贸易发展对中日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4.
日本姓氏与中国姓氏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拥有1亿多人口,但其姓氏的数量却达到了二十几万,可谓世界称奇。我国的姓氏发展也是历史悠久。可以说姓氏与我们每人都息息相关。那么拥有很深文化渊源的两国在姓氏的发展上又是否存在什么异同呢?二者又各自存在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姓氏和中国姓氏的发展历史。一、两国姓氏各自的发展历程(一)日本姓氏的发展历程1、氏与姓的产生公元四世纪末,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岛南部的许多小国统一成为一个国家,其政治统治的基础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后来的天皇)为首,掌握着中央政权的贵族与隶属于朝廷的小…  相似文献   

15.
龙春芳 《日本问题研究》2004,(1):61-64,F003
在战后近四分之一的世纪里,由于世界冷战格局及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中日关系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经过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排除了超级大国的控制以及意识形太的干扰,使两个一衣带水的邻邦恢复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在战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上,中日民间交流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打开两国交往的大门,推动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以及促进两国关系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时就提出:“中日两国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1997年和2002年,朝日新闻社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舆论调查的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对日感情急剧恶化,2002年9月的调查中,表示讨厌日本的中国人超过了半数。同样,日本人心中“中国观”的负面因素也在增加,对中国的亲近感不断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2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出席东盟和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时表示, 日本将完全终止实施多年的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项目)这意味着日本对华政策将发生 较大变化。日本对华经济援助从1979年至今,已经有25年的历史,其援助总额约合1649 亿元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面对日本政府对我国经援的 政策调整,我们应从研究日本对华经援的历史出发,正确评价日本对华经援这一政策,充分 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在日本对华经援日益减少时期,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广开渠道, 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与日本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消除日本国民的误解情绪,重新定位对华经援 的实施项日,以对华经援为契机,缓解两国政治紧张局势,带动中日经济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但中日两国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在分析中日两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两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比较与探讨,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一、中日两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与认识。回顾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国建立华夷秩序,日本被纳入华夷秩序。在华夷秩序下,两国认识上的错位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正是华夷秩序对两国彼此认识的影响,使两国看不到彼此的"真相",两国间的冲突也自然不可避免。梳理古代两国认识上的错位,对于近代中日激烈矛盾冲突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年来,中日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大量条约、协定所明确的法律保障,高等教育领域交流人员和层次的不断加深以及一系列交流机制的出现。从北京大学的个案来看,相应地体现在受惠于两国高层交流的"北京大学福田计划"、社会层面主导的"北京-东京论坛"以及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学生自发推动的"京论坛"。北京大学日本留学生人数在稳定增长,已经与日本很多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从北京大学参与的对日高等教育交流的尝试来看,两国需要在联合培养人才等领域向纵深发展,不断推动各自内部和彼此之间的学科发展与资源整合,并积极推动两国的合作融入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交流大潮。  相似文献   

20.
徐虹 《新民周刊》2012,(14):89-89
中日当代美术交流展以上海大学为中心,辐射至整个上海,以福岛为中心,辐射至日本,使两国艺术家共同聚集在一起,以艺术家身份开展对国际交流展的必要性的探讨,通过相互的表现实现中日两国的理解以及今后更深入的交流为目的,同时展望今后的亚洲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