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权力腐败与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周晓中通过反腐败斗争,逐步消除少数领导干部由于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而发生腐败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干扰正确的公共决策,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我...  相似文献   

2.
张建平 《前进》2000,(6):10-12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消除腐败。腐败,作为一种社会毒瘤和顽症,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彻底根除腐败,不能单项突进,要系统推进,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防腐保廉的有效机制,彻底根除腐败。一、加大打击力度  腐败,既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腐败现象,是法制的根本要义,也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对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从不姑息迁就。从解放初期对刘青山、张子善的严打,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陈希同、王…  相似文献   

3.
消除腐败要靠法制朱嘉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担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能否贯彻执行,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能否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可是,近年来,由于党内少...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但并不能单纯地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哲学思想来推断腐败存在合理性问题,也不能将承认腐败的不可避免性,简单归结为腐败合理。腐败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消除腐败,一要靠制度创新,二要靠道德整合。  相似文献   

5.
对警察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作了较系统的分析,阐述了警察腐败的含义、类型、层次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和消除警察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讲教育及反腐败斗争,逐步消除少数干部由于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而发生腐败的问题,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干扰正确的公共决策,并提高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建设。一、公共决策民主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程序和办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下,制定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群众的普遍意志,能够振兴中华,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策。在实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充当人民群众的政治代表,使各级领导干部具体应用执掌的公共决策权…  相似文献   

7.
滕宏庆  杨风云 《人权》2014,(3):47-51
2008年10月30日,第13届国际反腐大会首次提出人权反腐的新思路,即人权方法有助于消除腐败,人权机制可以向受腐败影响者提供救助方法,人权运动应与扫除腐败运动加强合作:鉴于腐败对弱势和边缘群体的人权会产生巨大影响,应进一步强调提高他们参与剔除腐败战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腐败也呈现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 腐败的主要成因是权力过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腐败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公权谋私利。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认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腐败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转化为私利的过程。权力的公……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然而,在我国,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思想文化的滞后性、以及公共权力向私人领域转化等原因,决定了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以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0.
人们惊呼:中国的腐败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就拿这些腐败分子没办法了吗? 不,每年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党政干部的隐形腐败及克服对策●杨常青刘刚强一隐形腐败的表现形式隐形腐败是权力腐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转换形式,它的实质仍然是权力商品化,即把人民所赋予的各种各样的权力当作特殊商品投入到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中进行交换,以权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隐形腐...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反对腐败,切实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建设“廉价政府”的重要思想,而且结合中国的国情,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搞廉洁政治、消除腐败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认真分析邓小平廉政思想的本质特点,对于我们建设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关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问题,邓小平不是从一般意义上…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根源的探析市场经济的实行机制和利益导向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激发人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改革开放的实践,锻炼、造就一大批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能运筹市场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使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衍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败现象和行为。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不正当地…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在建设和改革之中的反腐败面临的现状,认清反腐败是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从而牢固树立把反腐败寓于建设和改革之中的观点,在“寓”字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发展阶段,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对我们的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对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反腐败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遏制腐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  相似文献   

16.
杨亲昭 《湖湘论坛》2001,14(5):41-42
当前,反腐败斗争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人民群众并不感到完全满意,腐败的现象还大量的存在和发生。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在深入进行,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又大量存在和发生,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不得不这样提出问题:产生腐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只有探寻到腐败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标本兼治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一、浅析腐败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它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根源,它的滋生和发展均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根源,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湖湘论坛》2002,15(4):69-70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腐败也呈现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腐败的主要成因是权力过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腐败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公权谋私利。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认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腐败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转化为私利的过程。权力的公共性使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支配力量,公共权力的实现最终要由社会个体来行使。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竞争新秩序尚未完…  相似文献   

18.
笑轩 《湖北宣传》2006,(6):30-30
市委宣传部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部门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宣传部门“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没有条件腐败和不可能腐败”等放松警惕的思想消除了,机关干部的廉政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上海社保案牵涉的资金数额之巨、官员之多、职住之高、影响之大实属罕见,被称为改革开发以来上海最大的腐败案件。此案折射出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行为突破简单的权钱交易,上升为权力与资本的勾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明目张胆的显性腐败有所收敛,隐性腐败不断增多,查处腐败更加困难;单兵作战的个体性腐败向群体性腐败蔓延,反腐败阻力加大。因此,要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推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整合各反腐败职能机构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廉政建设,时刻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腐败现象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继续滋生蔓延。这说明,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必须通过改革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