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琼 《理论月刊》2006,(4):107-110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兴起和转基因产品贸易的发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直接相关的协议包括《SPS协议》和《TBT协议》。这两个协议的相关条款在对转基因产品贸易适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法律问题。改进的办法是拓宽WTO规则,纳入消费者优先原则。另外,我国转基因产品立法也存在不足,需根据WTO规则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孟雨 《前沿》2011,(1):110-11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确认和经济、文化等因素,由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世界贸易组织下的TBT协议、SPS协议、TRIPS协议对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的规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规定有冲突的地方。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大国,要积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参与制定新的规则,大力发展我国的转基因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面临着巨大的争议。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环境恶化,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口,转基因似乎成为了人类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重大问题。就我国目前来看,在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应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同时面对转基因商业化的浪潮,我国应该建立“基于产品而不是技术”的监管模式,再加以“生态保险”和“食品安全保险”等方式,提高转基因产品抗风险能力,力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通过转基因的应用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使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4.
如何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政策瞭望》2003,(7):32-33
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3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3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3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3大经济实体。产品出  相似文献   

5.
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成员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近年来,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日益突出。我们要重视贸易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将对外贸易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要提高我国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进程;要在WTO机制框架内,完善微观规制政策,积极应对绿色壁垒,保护国内企业及产品。  相似文献   

6.
陈柏福  刘莹 《湖湘论坛》2021,(1):115-128
对外文化贸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心文化产品的国际占有率、TC指数、RCA指数和SRCA指数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大,但产品内部发展不平衡,出口集中于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上,竞争优势较弱。究其根源,缺乏针对性支持政策、文化品牌效应不强、文化贸易模式难以跟上"互联网+"时代节奏以及文化距离尚存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为此,应在保持传统出口优势的同时优化文化贸易结构;打造中国特色文化产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完善版权立法的顶层设计,加强文化产业版权保护与管理;积极援引"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实施具有针对性、专业化和战略性的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政策,并实施开放型的适度保护文化贸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转基因危害往往是长期、潜移默化、多方面的,不能轻言"安全"。在转基因问题上积极研发慎重推广。主粮绝对不可以推广转基因。转基因"安""危"问题争论,焦点集中在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特别是主粮该不该推广转基因品种。这不是一般的打"口水仗",是涉及13亿人民健康、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民族兴亡的大事。少数研究转基因技术的权威、专家、院士或政府官员信誓旦旦、斩钉截铁保证:"只要通过转基因安全评价,获得安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2-73
近来。由于农业部去年底批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2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顺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举。对待转基因产品,应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质疑和辨析,本刊综合新华社等相关报道,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破解绿色壁垒: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体魄 《前沿》2008,(12):164-166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绿色壁垒悄然形成,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我国要更好地破解绿色壁垒,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要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生态农业产业群和竞争力建设,加强生态农产品贸易的服务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份额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主要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而且,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相对低质量的产品。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依旧以占有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表明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技术贸易一样,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正以方兴未艾的势头在全球兴起。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WTO成员国的服务贸易大门将进一步向我国开放。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采取积极举措,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双临 《求索》2005,(6):33-35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对此,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结构转换率和竞争优势变化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思考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淑清 《前沿》2006,(9):41-44
技术贸易壁垒是对外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制约我国商品出口,增加我国商品出口成本,削弱我国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且会成为贸易争端的导火线,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要突破技术壁垒障碍,必须高度关注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壁垒的研究,做到善谋对策,采取措施,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我国应转变观念,为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公共服务。企业要追求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调整产品出口经营策略,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2001-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变化情况,并运用贸易竞争指数、Michaely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在此期间不同类型商品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弱,但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内贸易水平一般;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产业内贸易非常发达;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生物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争论焦点集中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问题上。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激烈争论凸现了新时期科技管理对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我国在科技管理上的“两个滞后”和“一个忽视”。即科学技术应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科学技术的信息披露、沟通和共享上的滞后,对高新科学技术产品成果的配套性研究的忽视。对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问题,要在进一步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理性、全面地对待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新的贸易形势与出口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花秀 《湖湘论坛》2010,23(2):114-117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危机的影响,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纷纷采取更为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国面对更多的贸易壁垒和更为严峻的贸易形势。应对新的关税及技术壁垒,出口企业应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多元化的出口贸易市场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以绕过贸易壁垒;从竞争激烈的传统产品贸易转向技术、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7.
王小平 《前沿》2007,(6):52-54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国外同行得以公平竞争,而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国际收支渐不平衡,致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如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和“保障措施”的现状以及“知识产权”的摩擦等等。为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平衡,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我们在研究对策之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的原产地规则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致使国外的进口商品大多来自中国,从而导致“中国制造”商品在受到青睐的同时也不断收到挑战。完善了我国原产地规则即是夯实了我国贸易政策的基石,也使我国原产地规则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措施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实现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转基因问题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民众在讨论转基因是非的时候将挺或反的对象(是产品亦或是技术)常混为一谈。盲目推进转基因农产品市场化步伐将进一步激化民众与政府、专家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关于农业转基因的讨论,存在针锋相对的两派,但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转基因问题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讨论时大家都忽略了哲学层面的问题,犯了一些逻辑性错误。首先,"特定转基因产品的风险"与"转基  相似文献   

19.
张惠秀 《传承》2009,(2):136-137
国际贸易中的"双重标准"在贸易规则、商品贸易、贸易保障措施、反倾销、服务贸易中有各种表现形式。国际贸易中的"双重标准"对中国外贸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负担,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严重受损。要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完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反倾销应诉率,提高对外贸易管理效率,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3个国家的总和,这一数字占全球总量近40%,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巨大的专利数量,不仅体现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也体现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水平,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技术发展。为此,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重视知识产权成果和手段运用,加强沿线各国技术、产品和贸易的交流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