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8,(9):111-112
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要求支付工资报酬和工伤纠纷的案件,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直接进入援助程序,这是去年乌鲁木齐市法律援助中心扩大援助范围、创新便民举措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7,(6):73-73
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于2007年5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吉林省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机构。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有农民工约1亿4千万人,仅吉林省就有各类农民工330万人,他们在城市从事着最繁重、最辛苦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丛卉 《中国法律》2006,(5):35-36,98-100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从各个方面尽量减少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情况,今年1月又出台了《国务院关於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制定了重要政策措施。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于2005年9月.依托于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为外地来京打工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机构。该站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接受法律咨询案件7532件.直接涉及农民工55000人以上.涉及金额2.5亿元以上;决定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10件.共涉及农民工2809人,涉及金额为2040万余元;已经办结1001件,涉及农民工1806人次;通过仲裁、诉讼或律师调解的方式已经解决9,039,300元,已经切实拿到农民工手里6,993,990元。  相似文献   

5.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44-45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驾驶员李祥斌这几年一直没有好好陪过家人,因为当选省人大代表之后,他除了工作.就是想着履职的事儿,有空就往工地里钻,和农民工们闲聊,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愿望,晚上。拖着疲惫身子的他,还要将白天调研的内容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6.
秋天 《中国律师》2011,(1):46-47
当农民满怀希望和梦想走出田野,踏进都市起,他们就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我市当前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江岸区内一湖南籍民工在江岸区司法局法援中心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伤残赔偿金及其它补偿费用,这是江岸区司法局履行法律援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江岸区司法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积极调动法律援助人员积极性,法律援助工作职能得以充分展现,法律援助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今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0件,为辖区众多贫困群众和外来工讨回了公道,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们热烈地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燕子 《中国律师》2007,(3):13-13
2006年2月4日。“推动律师深入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及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建立。项目资金由比利时政府提供.共50余万美元。项目旨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律师网络平台.以深入推动专业律师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的工作。项目将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并对从业律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他-fr]为农民工维权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项目还将并支持国内已有的七个省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在此基础上。一个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的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帮助的律师网络将在一年的项目期内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中国司法》2011,(10):91-92
一、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分析 (一)农民工法律援助相关规定的不足 虽然《宪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法律援助条例》都有对法律援助的规定,并确立了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范围及条件.但是还存在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即农民工人,也统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也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同义词,城市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当然,在某些人心中,农民工多少还是有些贬义的,代表着素质不高、卫生习惯差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一对农民工兄弟,成了执法者观念和水准进步的见证者。 2012年5月30日,在京城打工的刘氏兄弟收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的《撤销案件决定书》。这意味着,一度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他们,彻底恢复了自由。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位长期在泰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李国良抱着一块印着鲜红党徽的感谢牌匾来到泰安市司法局.专门向司法局领导表达对市法律援助中心及泰安市岱宗公证处的感激之情。在市局接待室.他紧握住司法局领导的手深情地说:“俺和妻子长年在城市打工,农村的承包地早已退还.党的惠农补贴我享受不到:城市的各项社会保障因我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17日上午11时.两个瘸腿人说笑着走出了山东省寿光市司法局营里司法所的大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对老朋友.其实,这是一起交通事故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司法所刚刚给他们做完凋解.圆满的化解了他们的恩怨。  相似文献   

15.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8,(11):42-43
《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丁作已经迈向制度化、法制化。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有一些人处于相对弱势处境。比如.身体残疾的人、经济困难的人,他们遇到官司纠纷没有能力打官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曹婧 《中国律师》2010,(8):15-19
2009年7月,中国“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以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在法律人才往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中。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注一股暖流。志愿者行动中的律师们.身体力行地播种着关于法律的信仰和法治理念,为缺少法律服务的西部群众带去法律的关怀。虽然暂时减少了收入,赢得的却是尊重和感动,是老百姓沉甸甸的信任。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志愿者律师,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热情和为梦想而激荡的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07,(12):106-106
为落实司法部、吉林省司法厅开展“法律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四平市司法局采取四项措施,推进司法鉴定工作扎实开展。 (一)搭建平台,提供援助。一是与市妇联、残联、信访办和法院等部门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协凋机制,制定申请办理司法鉴定援助案件的条件和程序,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警惕“医闹”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医院的周围出现了一批特殊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专门打听患方和医院间的医疗纠纷.怂恿患方大闹医院要赔偿.并对当事人提供有偿帮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几十乃至上百人,甚至雇佣黑恶势力.围堵医院.殴打医护人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这是一群职业化了的“医闹”,近期屡屡见诸报端,成为正常医患关系间的一颗毒瘤。我们权且称之为“职业医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21日,冬日的天津寒气逼人。而位于天津市郊区的女子监狱、少年犯管教所里却暖意融融。监狱外的围墙显露出一股凛然之气,而就在这面带着铁丝网的高墙内却迎接着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市司法局及律师协会的领导和八家律师事务所的骨干精英,他们为正在服刑的犯人送来了无偿的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对大墙内的服刑犯来说,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为他们支撑起一片晴朗的蓝天。  相似文献   

20.
杨勇 《中国律师》2003,(1):17-21
如果在8年前,你问法律援助是什么,99%以上的普通百姓甚至大部分法律工作者都不知道答案。而今天,“法律援助”已经和“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一样为人们所熟知。1997年初,一位长期关注中国法制发展进程的美国某机构驻北京的项目官员在与时任中国司法部副部长、现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的张耕会见时曾发出感叹:“没想到中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发展到可以推行法律援助制度的程度了,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许习惯于客套的中国人仅仅将此理解为一种礼节性的溢美之词,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瑞士、日本、韩国、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