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早期越南华侨的融化中国和越南的交往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中国人在越南作为华侨的身份出现,则在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独立的国家以后。从有越南华侨开始,就不断有中国人与当地人通婚,融化现象也就产生了。史载,1041年广东商人邵保到占城时已见有粤人鄂邻等百余人在占城居住。有许多福建商人来此经商,通婚也自然而然产生,有泉州人王元懋,通番语,随海舶到占城,娶越女为妻,十年积资百万。1149年云屯(海防东80公里云海岛)辟为中国船的贸易港后,有不少华商在此安家居住。  相似文献   

2.
战后菲律宾的华侨政策和华侨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侨逐渐同化于当地民族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一般来说,华侨的同化进程虽然因国、因地区而异,但是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下列因素的直接制约和影响:第一,是否有大量新的中国移民源源不断移入;第二,华侨与当地民族的通婚状况;第三,各国政府采取的华侨政策;第四,中华文化传播或保留的程度(包括华文教育、华文传播媒介的状况)。以上四个因素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有影响。从战  相似文献   

3.
从西统至今,菲律宾华文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各有其显著的特征。第一阶段:长久的放任第一阶段可上溯至西统时期,一直到美统结束、独立初期。这一阶段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是持自由放任的态度,华文教育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限制、压力的形势下,依靠华侨社会自身的力量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西班牙统治菲岛时期,没有正规的华侨学校,所以基本上谈不上华文教育。一些皈依天主教的华人或华侨,将其子女送天主教学校,久而久之,大体同化于当地菲人之中。还有一些华侨、华人靠私人或开办私塾的方式来教育华侨子女。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海外华侨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并不算短。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华侨曾在中国从事资本主义企业的投资,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原有的调查资料,拟就近代华侨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历史先作扼要的回顾,并就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现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最后对九十年代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5.
据文献记载,中国明朝时已有华侨居住在老挝,由于时间久远,有的又与佬族通婚,老挝称他们为胡族。中国云南省的傣族迁入老挝,称之为占族。此外,苗族、瑶族也是从中国迁居老挝的。但人们并不把他们视为华侨或华人。人们所指的华人或华侨是近代从中国迁移去的华人。在老挝华人中,祖籍是广东省的占90%,其中以潮州人居多;其次是客家人、东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十年中,菲律宾的经济民族主义表现于诸多方面,其中也表现于政府针对华侨居民的政策上.华侨作为一个拥有相当大经济力量的外侨集团,其政治上的倾向含糊不明,他们是否愿意被同化还普遍存在疑问,这就使他们自然地成为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目标.因此,1954年的零售商业民族化法便是试图"菲化"零售业,以排除华侨于此一行业之外,而最近的米麦业民族化法,也是试图在菲律宾的基本粮食行业中达到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臻20世纪20年代,东南亚各地(除这罗外)已先后被西方殖民者瓜分完毕。各殖民政权逐步建立了有效的统治秩序,开始进行人o统计.尽管这些资料很不完整,但也给我们对华侨人o状况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数据。这一时期是海外华侨社会发生突变和重要时期,由于契约毕工大量出国和华人经济力量增长,东南亚华侨的数量、职业、籍贯构成都发生重大变化。一、东南亚华侨人口估算、分布与籍贯1.印度支那法国统治印度支那时期,对华侨出入境进行登记,有相应统计数字可稽。但由于大量华侨不通过海关潜入印度支那,华侨人口的自然增长数…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人教育,是从传统的华侨教育发生而来的。本文用海外华人教育这个称谓,来泛指所有海外具有中国血统的人的教育,包括通常所称的海外华人、华侨、华裔、华族,或某国某地区华人等的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已发生重大转变,它正在向着民族大同方向发展,而且应该向着民族大同方向发展。一、旧式华侨教育的衰落与变化海外华人教育,过去称为华侨教育,在世界侨民教育中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它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建华侨前往南洋贸易或谋生,早在唐末五代就已开始,历经宋、元、明初,已有不少华侨旅居南洋各地。由于郑和七下西洋,有三次经过福建,当时福建沿海有很多人随同前往,其中不少人留下定居,因而使得福建华侨旅居东南亚人数进一步增加,福建华侨与东南亚的关系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华侨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地域上说,首先是从研究东南亚的华侨开始的;从内容上看,最初是从调研华侨一般状况入手的;以目的而论,当时主要是为了搜集中国和东南亚的情报,以配合侵略中国和“南进”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研究。自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已成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日本不断提出海外殖民扩张的要求,发动侵略战争,占领朝鲜、台湾,并显露争霸太平洋的野心。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已有一些“思想家”主张“海外雄飞”、“…  相似文献   

11.
1月 22日东南亚香港“快报”一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向东南亚推销“友谊”》的文章,指出:现在苏联又到亚洲来兜销“集体安全体系”,派各种各样的代表团访问东南亚一些国家,甜言蜜语要求建立“友好合作”。评论说,“凡曾经与苏联友好合作过的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结果总是反目相向或甚至摩拳擦掌”与苏联“友好合作”必定没有好下场。 (《参考消息》1月24日) 2月 17日新加坡《每日新闻》2月17日报道,苏修在新加坡用贷款同蒋帮分子拉关系。文章说,“苏联是从1974年开始接近台湾系华侨资本的”。当地的其他国际金融人  相似文献   

12.
华侨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在旧中国,福建华侨不但在政治上支援和参加了祖国的革命斗争,在经济上,他们在各地从事工业、农业、矿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的资本主义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对福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一)根据调查,近代福建华侨投资是从1871年开始的,截至解放前夕的七十多年中,投资的企业大小达四千家,投资金额总数为一亿四千万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福建的交  相似文献   

13.
序言一般说来,泰国“华侨”同化于居住国的程度要比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华侨”为深。例如:拥有泰国蒙叻差旺亲王称号的克立总理本人便是姓林的华裔,法政大学前校长培·黄帕功也是潮州姓黄的华裔。在泰国的政治界、实业界、文化界等各个领域都有华人血统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一、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侨汇数额早在明代后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就曾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及其它职业牧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用,以及“买地盖房”和借贷给亲人经商的事迹。闽西华侨什么时候开始有汇款呢?目前尚难肯定,但由于闽西华侨出国比闽南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华侨     
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华侨支持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这一小类目的文章,与上述有关华侨在各侨居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的文章有密切联系。大部分文章是论述华侨支援辛亥革命、北伐,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由于这一课题领域的政治敏感性低,加之研究者手头的文献资料浩瀚丰富,这类文章的数量十分可观(91篇),其中一些文章、特别是论述华侨支持抗日斗争的文章,质量是很高的。例如,骆明卿系统地叙述了菲律宾  相似文献   

17.
华侨、历史学科组讨论的中心议题是: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变化发展及其趋势。参加本学科讨论的所内外的同志有35人,提交论文22篇。其中论述战后华侨、华人问题的文章有11篇,论述东南亚华侨史其它问题的文章有10篇,涉及华侨史料的文章有一篇。围绕着中心议题,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关于对战后华侨、华人变化发展特点和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做“侨”的工作的缘故,对电视屏幕上有关华侨、华人的内容和栏目尤为关注。1996年10月,北京电视台国际部推出了一个《华人世界》栏目,这也是国内省一级电视台首家制作华侨、华人专栏节目。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方式面对世界的华侨、华人,内容既有新意又很感人,一期期节目看下来,我感受颇深,忍不住邀约了该栏目集编导和主持人于一身的武玲,请她谈谈制作《华人世界》的感受。面前的武玲和电视屏幕上一样的靓丽和充满活力。我的话题是从开办《华人世界》栏目的目的和对华侨、华人的认识开始的。“台里让你做这个节目,你有侨的…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特征泰国华侨发展的历史和其它东南亚各国不同,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这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他们在人种上相近似,在语言、风俗、宗教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比较容易进行通婚和归化。  相似文献   

20.
一、侨史研究1、研究对象在谈论侨史研究的对象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前提条件,即我们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族的立场研究侨史的,不是从华侨或华人的角度研究侨史的。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共同的前提和共同的观点。所谓侨史,包括华侨和华人的历史。解放前,由于我们己习惯地将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包括其后裔)称为“华侨”,故侨史的研究对象比较不受国籍归属的限制,华侨和华人的活动都可包括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