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我党 80年来不断前进的历史经验总结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只有将忠实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立党之本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 ,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 ,反对腐败 ,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使党领导人民群众从事的伟大事业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根本工作方法,它天然就有强大的党风廉政建设功能:为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它本身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民主监督中注重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健全和完善群众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增进民生福祉,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成果亦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党的领导与守正创新相结合、坚持人民至上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坚持胸怀天下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创造并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主体和核心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源泉。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国情、世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创造并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主体和核心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源泉。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国情、世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深入理解这一根本目的,就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工作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切实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一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吏,就是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团结奋斗史。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对老百姓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对事业的高昂激情。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这是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准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做群众工作,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高,基本生存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物质要求,在精神文化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独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章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推动生态民主以及生态法治的建设,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原则,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这就决定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创性,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方法观点之一,是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回答好人民之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树牢根基、守住民心、凝聚民力站稳人民立场;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关注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握好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凝聚人民力量;通过提升执政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健全服务体系来不断造福人民,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16.
始终坚持并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能否继续践行好党的宗旨,关系到党的命运和民族未来。我们党只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8.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 胡锦涛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共产党人持有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它从创立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形成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探讨这种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既是共产党获得并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条件,是最重要的执政资源、最大的执政能力,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努力探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实现途径,对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