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关系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关系伦理是国际社会中制约和影响国际行为体之间关系与行为的观念规范总和 ,其形成取决于国际社会结构和规范两大要素。当前 ,国际社会结构和规范的变化使传统的国际关系伦理面临着挑战 ,重建国际关系伦理已是大势所趋。国际关系伦理的重建 ,首先面对的是根据当前国际社会的结构特征和主体发展需求的变化来理解国际社会这一特殊领域中的正义概念。将现代现实政治的政治计算与理想政治的伦理判断结合起来 ,并且有志于超越两者局限性的“责任伦理” ,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但一国的外交行为及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必定会打上该国的文化烙印。影响日本对外关系的文化因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等级观念、危机意识、天皇崇拜思想、耻感文化、历史观。了解文化差异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更有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诞生,意味着系统成员的增加,通常会对国际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关系学、政治学、法学的研究都表明,外部承认是国家诞生的必备要素。国家的诞生没有普遍的路线图,它是一种政治行为。当今世界的新国家均需裂土而生,会对国际现状产生影响。新国家的诞生需要外部承认,尤其是大国的承认。因此,反分裂斗争需要主动塑造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制度主义主要是强调国际体系中“合作”要素的国际关系理论。当今国际体系,主要有行为体的多元化、国际力量结构的多元化、互动模式的多种并存和国际机制的不断变化发展四个特点。关于国际体系的前景,预计会在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主要体现为新的国际体系的缓慢形成,地区主义与区域化合作继续加深,更广泛议题的合作,以及和平仍然是国际发展的主题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际组织是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之一.然而,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有关国际组织的理论却是相对欠缺的,因为大部分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围绕着国家和国家行为的,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往往是以国家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6.
孙吉胜 《外交评论》2013,30(1):12-29
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借鉴其他学科而不断经历理论突破。由于语言具有政治性、权力性、建构性等特点,它一直在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进程与结果,也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所关注的一个要素。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建构主义等"后"理论针对语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而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与语言学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国际政治语言学可以围绕语言在学理和政策层面继续深入。学理研究主要包括围绕语言拓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视域、话语理论与实践研究,语言、文化、思维与国家行为之关系研究等维度。政策研究主要包括语言战略与国家外语能力、话语建设、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研究等方面。国际政治语言学不仅会继续丰富国际关系领域的跨学科理论研究,同时也可以为外交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语言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吉胜 《外交评论》2009,26(1):70-84
自20世纪80年代末语言进入国际关系理论以来,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范畴下,学者们主要从言语行为、规则、规范、话语以及表象力等角度对国际关系中的语言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行动,能够建构意义,产生话语,进而影响行为体的行为选择。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和梳理,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该理论的研究范畴,更好地理解语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国际关系中的诸多现象。  相似文献   

8.
《外交评论》2017,(5):53-78
国际关系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引发了国家间冲突,然而,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并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传统认知理论未能对错误知觉引发冲突的具体条件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从认知的另一个来源——身份出发,也许可以给出更可靠的答案,议题身份概念的提出则有助于理解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的关系。议题身份是指行为体在就具体议题进行互动时被激活的身份,代表了行为体相对于互动他者的议题认知和信念体系。行为体围绕议题展开互动,在不同议题中具有不同的议题身份。议题身份对认知过程具有两种影响:一是赋予行为体在议题中的认知偏好和适当性信念,影响错误知觉的形成;二是确定行为体在议题中的利益。这种利益界定决定了行为体对互动议题的敏感程度,进而构成冲突发生的条件。行为体对议题的敏感性越高,其依据错误认知展开行动的动机就越强烈,采取对抗性手段维护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近年来中美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中的错误知觉之所以呈现出向冲突转化的明显态势,并有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其根源在于双方围绕该议题所产生的议题身份决定了互动过程中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在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当遵循运用这一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联系,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原则.建立再现国际关系整体、揭示其演变规律的范畴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特有的逻辑行程,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应以主权国家为逻辑起点;以国家(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对外行为的动因、国家之间关系的特征、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演变为逻辑中介;以对国际关系的运动发展以及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性说明为逻辑终点。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还必须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核武器、国际贸易到人道主义危机,这些各国领导人不得不处理的复杂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公众的强烈情绪。目前,国际关系学者们仍然缺乏合理的情绪、情感研究工具。基于当前英美国际关系理论,借助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以分析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相关的情绪、情感现象。该研究框架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区分通常称之为"情绪"的一系列"状态情感"与在研究中通常被忽视的、包括"社会氛围"等背景因素在内的"基调情感";其次,提出可以通过不同的分析层次研究不同的情感形式;再次,基于情感的多种形式,提出了六项议题,不仅考察情感对国际政治的直接影响,而且分析不同情感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援引包括亚洲在内的国际关系案例,说明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际社会中,解读国际政治行为体行为中的情感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透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政治、经济、军事相比,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隐性。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纽带,对国家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又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发掘其特有的潜能,使其更好地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2.
如何避免冲突、创造持久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命题。然而,国际冲突在国际社会中频频爆发,成为国际关系的一种常态和客观现象,对于冲突爆发的原因,不同的理论学派有着迥异的解读路径,国际关系心理学派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结合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以知觉入手,从领袖心理、民族特性、个人特质等方面来分析国际冲突的根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及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依据其前提假设,经过逻辑推理,得出其国际关系思想的中心结论即国际无政府状态决定并导致了普遍与绝对的国际冲突。霍布斯的思想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约翰·赫兹的“安全困境”概念和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上。霍布斯的思想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国际无政府状态、国家本位和物质权力观。  相似文献   

14.
微观层次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人格化的视角观察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行为、探寻国际冲突的根源,成为传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现代意义上微观层面的国际关系研究十分注重个体的认知能力,强调政治领袖和决策精英的外交理念、才能、素质以及外交家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应变能力在国际关系演变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为进一步理解政治精英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5.
《外交评论》2017,(2):38-64
在分析国与国之间合作或冲突的成因时,种族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国际关系学者的重视。学界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支持种族亲缘性导向和促进国际合作。中新关系的实践则打破了这一刻板逻辑,并支持另一种思路:在一些情况下,同文同种恰恰会给两国带来敌意而不是通常所想当然的合作。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这一中新关系案例也给如何理解和预测中国目前和将来的对外行为,及其对重塑世界秩序的影响提出了思考点。其中一个重要的面向是"文明"。族的文明认同在中新关系中所扮演的突出角色,再一次提醒我们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思考国际关系的局限性。随着中华文明这一最大文明体的复兴以及中国在影响和定义世界秩序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文明思维来补充民族主义思维将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要求,文明作为跨国文化场域应成为国际关系的分析单位。鉴于此,有关中新关系的研究显示出对重塑国际关系理论框架的重要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承认是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里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承认一直被视作国家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否给予承认也因此成了一种政治资源。随着非国家行为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社会进程,外交承认的原则已经在包容性和排他性两个极端之间发生重大的变化,欧盟的对外行为最能反映外交承认的新特征。但欧洲的创新没有取代传统外交,而只是增加了新层面。从长远来看,NGO和其他行为体参与国际社会对外交承认标准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温特构建主义理论的贡献与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构建主义理论在亚历山大·温特的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温特一方面极力克服过去的构建主义特别是激进构建主义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际冲突的核心前提,发起了新的挑战,试图使构建主义成为一种国际关系大理论.客观地讲,尽管温特的构建主义体系还存在不足,然而它开拓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思路,无疑将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不可忽视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规范结构的国际制度 ,源于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 ,大多采取具有约束力的协定或法律的形式 ,是具有权威性、关联性和自由主义色彩的多边制度。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 ,国际制度对相关行为者的行动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速制度内的信息流动 ,促成了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 ,并提出了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以实现全球事务治理的有效途径 ,大大降低行为体国际交往的成本 ,保持了国际关系的连续性 ,成为国际体系稳定发展的推动力。因而 ,在国际制度话语中 ,世界和平的构建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政治、历史和社会背景.其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化因素以民族的、宗教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并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纠缠在一起,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新现实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流派之一。它区别于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现实主义理论,更注重经济现实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用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性来解释当今世界的竞争现实与趋势,强调冲突与合作。是当今西方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本文对这一流派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