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入探究辛亥革命与中共创建之间的联系,对于我们完整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与10年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带来的社会变迁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营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它引入的政党政治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它推动的民族实业发展为中共的创建培育了深厚的阶级基础,它成败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胡乔木:《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是天津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创为天津党组织的创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是李大剖烈士诞辰11o周年,特写此文以示纪念。一、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李大树同志从19O7年到1913年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刻苦攻读了六年,后留学日本。1916年初,他归国后是在中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回91…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后,全党全国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要从党的创建开始。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中国共产党的"源"和"根",就是党的创建。为此,本刊发表一组有关中共创建的新作,奉献给读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不是偶然的,是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壮大,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会运动则萌生于辛亥革命前后,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得到初步发展,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组织准备,并成为新型工会创建之先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新型工会的筹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最早的根据地,其创建和发展不仅开创了西北革命斗争的新局面,而且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西北革命史以及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进分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巨大努力,他们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述、利用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学习研究革命理论,在很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和组织原则,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但历史地看,党在创建时期理论准备是不足的。不过,“理论准备充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理论只有随着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是永远不会一劳永逸地准备充足的,因此将“理论准备不足”的标签只贴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也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7.
刘慧 《工会论坛》2003,9(6):97-98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先进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近代中国人民谋求救国出路、寻求先进文化作出的必然选择,是解决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创建起就与"三个代表"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和苏俄政府的指导和帮助,是加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形成阶段、组织建成阶段、建党工作完成阶段,都蕴涵着共产国际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几乎妇孺皆知,1921年7月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然而事实上这一说法更多的只是中共官方决定,学术界对此长期以来一直是有争论和分歧的。文章全面回顾了近40年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共创建时间的状况和主要论点,并就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回顾和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建历史 ,对于进一步认识和坚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思想变动是鸦片战争后东西文化冲突的反映,先进人士在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探索中,经历了由浅到深的思想演变过程,至五四运动前夕,进入了文化层面的思考。五四运动前后的思想变动集中表现为道路的重新选择。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最后选择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思想变动的最后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导致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性交化。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工人阶级取代民族资产者成为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经过五四运动和组织领导湖南工农运动,在开辟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中,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群众运动理论,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实践检验以后,成为他后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保定育德中学在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二、三十年代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不仅是保定及河北青年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和党团组织的大本营,而且是河北早期革命家的摇篮。育德中学曾经为河北革命乃至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精英和骨干,在河北乃至中国青运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共创建,是陈独秀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其主要功绩-(1)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影响整个青年一代,锻造出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3)创建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并促使各地党的早期组织建立。(4)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工人运动,奠定了中共成立的坚实基础。(5)未能出席中共一大,但仍当选为首任书记。陈独秀不愧为中共创建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公共租界职员郭泰纳夫的两部代表作,利用中华民族对立面的观察角度,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作了初步的追溯,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扩展,首先在中国官员、绅商中萌发出了公开的不满情绪,并不可阻遏的日益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向巴黎和会提出的《希望条件说帖》,第一次锋芒直指外人在华特权,得到了普遍的拥护;此后,国共两党均成为民族主义的热情鼓动者,并迅速获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1925年的五卅运动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反帝纲领,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活动,近代中国人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等几个历史阶段。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经历了由经济到政治并到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力保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以新精神、新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如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实践;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遵循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之所以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避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全体党员、干部更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号召,继续高度重视学习,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