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财政扶贫资金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标志,我国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已20年。这20年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6年一2005年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扶贫资金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仍在不少地方存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我国自开展扶贫开发以来,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2001—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之年。面对新常态,扶贫开发更要加大力度,专注发展定力,激发改革活力,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近两年来,我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37亿元,大力实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减贫254万人,推进了"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进程。全面小康的必跨之栏新世纪头10年,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扶贫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广大贫困居民的贫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相对严重,这不合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梦"之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继而开展连片特困扶贫攻坚。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偏重于自上而下的传输和投入模式而忽视扶贫对象的社会参与,偏重于资源配置而忽视沟通、协商、参与。由此,严重地制约了扶贫开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4)
正近年来,喀喇沁旗委、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做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推进,贫困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在"十个全覆盖"61个重点村中,纳入贫困村27个,投入资金1.2亿元。2015年,全旗73个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其中贫困村26个,投入资金1.87亿元。通过各项举措,贫困村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明向贫困地区延伸覆盖。西桥镇雷营子村是革命老区,2013年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期间,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举全区之力推进扶贫攻坚,扶贫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完成了4000个重点贫困嘎查村整村扶贫推进任务。共投入专项资金44.5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脆弱区移民11.5万户39.7万人。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累计减贫178万人;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13.7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全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2年任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主任以来,李双星帮助该县152个村发展起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使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阜城县设施瓜菜从无到有,现已发展面积达21.6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8亿多元。李双星先后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授予"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做人上的"官"与"民",彰显出一个共产党员寓小我于大众  相似文献   

7.
正"十一五"以来,贵州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社会参与、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是农民增收难,增收渠道单一。三是农村公共服务欠账多的问题仍然突出。基于这种新的形势,贵州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本文就新形势下贵州减贫摘帽重点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遂宁市由于发展滞后,投入不足,目前仍有323个贫困村、15.6万贫困人口,贫困区域基础条件较差,主要分布在边远落后区、旱片死角区、水库淹没区"三大区域",呈点状分散状态,难以大规模、大面积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贫困人口"老弱病残"多,常规帮扶措施难以奏效。鉴于  相似文献   

9.
新阶段扶贫开发,乐安县扶贫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树立扶贫开发新理念"的总体要求,突出一个重点:扎实稳妥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围绕两大目标: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强化三项工作: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强化扶贫统计监测,强化重点村班子建设;落实四个结合:国家扶持与地方配套相结合,与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与部门扶贫投入相结合,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做好五篇文章:产业扶贫文章、科技扶贫文章、社会扶贫文章、跑项目争资金文章、招商引资文章,在扶贫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先锋队》2013,(25):4
50万人近年来,我省采取"瞄准贫困群体,建立培训基地,搭建输出平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等措施和办法,依托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对象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零转移"贫困户中选择,重点是贫困户中的初、高中毕业生和30岁以下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劳动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4亿元,认定培训基地129个,参与培训人数超过5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78%。  相似文献   

11.
正扶贫脱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脱贫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也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十分重视贫困群体和扶贫开发问题,不仅总结和肯定了过去几年扶贫开发的成就和宝贵经验,而且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等新的更高要求。然而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刘娟 《探索》2012,(3):110-114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标准、对象、目标、战略任务进行了全新谋划升级,也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从对象识别、资金投入、项目选择、监管评价等层面,系统分析了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现存缺陷,并首次提出其根源在于政府扶贫机构主导下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有待优化,应该构建"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及其运作机制。进而系统阐述了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的涵义、构成要素和功能优势,分析了创新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对策路径,以有效应对新挑战,开创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9日)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一、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  相似文献   

15.
何云江  李牧 《当代贵州》2008,(24):20-23
从1986年起,大规模扶贫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多年来,随着扶贫开发不断向前推进,和吉顺德老汉一家一样,贵州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告另I了贫困,并不断用亲身经历的伟大实践,改写着不合时宜的旧歌谣。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这是在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画龙点睛。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确实应该落实好"四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12)
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确保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治区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实现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统筹做好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规划是提升产业扶贫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多年的扶贫开发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治贫的根本性措施,是走出贫穷的根本出路,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产业扶贫是一种"造血型"的扶贫开发模式,能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一、加强产业扶贫的意义(一)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措施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就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扶贫就是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产业扶贫是扶贫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这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的要求和任务。但是贫困标准的提高不能单靠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来实  相似文献   

20.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武陵山、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重庆市12个区县,区域性贫困与"插花"式贫困并存。2014年年底,全市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1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4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非重点区县15个,贫困村191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5.9万,贫困发生率7.1%。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两个确保"顺利完成。重庆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成功翻过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座高山,如期兑现了向党中央和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