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将成为公民社会的管理主体。面对社会的转型,传统统战工作的理念、体制和机制、统战的范围和对象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由于中国将要逐渐形成国家、企业、民间组织三足鼎立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统战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对民间组织的统战工作,在观念、组织、管理架构与渠道和体制与机制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创新,从而对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将成为公民社会的管理主体。面对社会的转型,传统统战工作的理念、体制和机制、统战的范围和对象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由于中国将要逐渐形成国家、企业、民间组织三足鼎立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统战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对民间组织的统战工作,在观念、组织、管理架构与渠道和体制与机制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创新,从而对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治理需要代表农民工阶层利益的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健康发展。目前浙江省农民工民间组织在总体上尚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社会动员能力和自主治理能力有限、社会支持度偏低等问题;从社会和谐治理的角度看,农民工民间组织培育的关键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前提是其自主治理和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最终目标是为其构建系统化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组织的法律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在治理国家的多元力量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但现行法律制度已经滞后于民间组织发展,并成为制约民间组织发展的突出因素。为此,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创新,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充足的法律资源。民间组织的立法,应该确立规范与促进相结合、监管与发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着重解决政府扶持与民间组织的独立、政府监管与民间组织自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呈现外生型特征,由此导致的精英辅获现象给社区发展带来很多困难:精英的过度活跃制约了民间组织成员的参与、日益明显的官僚化现象、外力干预民间组织精英的产生与影响精英决策等。根据社区治理理论,以及国外的经验,克服精英捕获的有效做法是:发掘社区公民社会发育的内生性动力源泉、促进社区参与以提高公共生活质量、拓展民间组织的功能结构以促进自主性的成长、回归民间组织的治理机制、加强对社区精英的监督与制约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良好的社会治理日益成为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课题。社会的本质是"生活世界",而国家"中央辐射式治理"具有先天的缺陷,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现代社会治理必然是民间法与国家法多元规范的治理。在社会治理中,民间法基于其以交往为基础、以互相理解为目的社会自我生成特性而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整合社会秩序,一方面是整合社会伦理。从民间法与国家机关、民间组织、社会参与者三个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民间法可以通过与立法与司法互动规范化、以民间组织为载体实现规则再生成和激发社会参与者主体自觉与治理能力三个途径介入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特征和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决定了民间组织在西部农村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重要性.研究表明:村委会等组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但具有相当的民间组织的特征,并在西部农村发挥了较好的治理作用;乡镇政府的行政模式使村委会等民间组织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并导致村民一定程度的冷漠与不信任,文章最后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间组织这个不曾被人们看重的称谓,如今已登上了大雅之堂,与政府部门、市场经济组织相提并论。尽管它还不那么完善、不那么成熟,但它正在长足发展中,并已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加快民间组织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间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工作,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人民群众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阐述作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地方治理创新运动。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运动的兴起,并不是某一个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民族国家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压力和挑战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治理创新道路选择的直接催化剂。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巨大变迁,尤其是单位体制的逐步解体,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在行政化力量束缚下的社会逐渐浮出水面,这表现为私人经济、私人部门和各种民间组织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并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就治理活动而言,行政主导或治理主体的政府在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必须与新的社会现状和情势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乡村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民间组织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民间组织的成立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其质量参差不齐,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少问题。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科学管理机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长效和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可以引导乡村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构筑新型乡村社会秩序、培育农村社会的新型公民主体、凝练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四方面,中国农村民间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从总体上推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民主与自治,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的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全面且不断地提高着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邻避冲突常态化凸显地方治理乏力,亟待治理创新。应以国家治理理念和框架为基础重构邻避冲突治理体系,具体包括与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相协调,优化邻避风险项目源头治理;发展区域协同治理,破除邻避冲突治理碎片化;构建多维邻避风险认知治理体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实现邻避冲突的国家治理需要从以下路径进行推动:首先强化国家层面制度建设,健全府际协作机制,形成中央地方一体化治理;其次以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决策模式、多主体参与的邻避风险监管、合理补偿、环保回馈等搭建政府主导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下的一极多元治理网络;还要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培育社会资本,以形成邻避冲突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理路径来实现国家治理,与该国的治理理念、治理传统、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等密切相关。创新型国家要求国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是通过复合化治理手段实现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呈现出高度互动与契合。社会治理创新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制度基础:民主政治为社会治理创新打通了参与渠道,依法治国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又和谐统一于党的领导和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日本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社区经历了统治、管理和治理三个阶段。其中,社区治理以准自治、服务、责任、理性为基本原则。它在政府的主导下,依赖于社区居民、町内会以及社区民间组织的参与。当前。日本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市场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对日本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转变政府角色:和培养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民间组织具有的优势,在界定了我国民间组织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间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并指出了当前民间组织社会功能的发挥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多元治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现有乡村治理的结构困境与矛盾,导致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效率逐渐丧失,客观上要求建立政府与社会共管共治的多元治理范式。多元治理,一方面要革新基层政府运作,重塑政府间关系;另一方面更要激活乡村民间力量,重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着力探讨乡村民间组织治理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间组织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民间组织具有的优势,在界定了我国民间组织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间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并指出了当前民间组织社会功能的发挥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治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生态状况的管理过程,是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形成良性互动并且诉诸公共利益的一种和谐治理形式。本文通过对生态治理理论的初步论述,并结合新加坡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理念,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政府城市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民间组织具有的优势,在界定了我国民间组织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间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并指出了当前民间组织社会功能的发挥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治理中有关政府应该扮演强势抑或弱势的角色并没有明确的定论。西方政府经历几十年的社会治理实践,因市场机制的成熟、公民社会的基础及第三部门的成长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府的形象由强趋弱,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逼迫西方政府重新高调出发;与此同时社会治理正侵入市场化渐入佳境的中国,由城乡二元区隔形成的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虽然已分别享有法律赋予的自治权,但政府没有明显让渡的迹象。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公民意识的增强、民间组织的扩张,以及整体社会治理模式渐趋清晰,政府是否强势并不重要,治理能力上乘的政府才是社会真正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