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绪论 一、目的要求:了解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二、主要内容:1.在“五四”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古代汉语。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算,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以六朝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古代汉语研  相似文献   

2.
在政法成人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把古代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的语体文,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用来考察学生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掌握古代文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翻译,就是根据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把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3.
汉语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过程中,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成语是古代汉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古汉语许多特殊语法现象都能在成语中得以体现,文章就此选择分析了成语中的被动、判断结构、虚词的运用等几种古汉语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英语与普通英语已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相当多,当着重指出动作的承受者或不必说明谁是动作的执行时,就用被动语态。汉语中虽也有被动句式,但比较而言,使用范围窄得多。因此,在翻译科技英语文章时,英语的被动语态一般都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式,只有在特别强调被动动作或特别突出被动者时才译成汉语被动句式或无主句。  相似文献   

5.
歧义句是语言表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文中从语言学角度对歧义现象从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等方面加以论述。认为对歧义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语言的规范化和表达的精确性,有助于教学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理论实践,以期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或用途)划分的语气句型中的一种。疑问句一般分为四类: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这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本文拟探讨以下两个问题:总结归纳古代汉语疑问  相似文献   

8.
一提《聊斋》人们都知道,它是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的简称,是我国清代的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近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这些篇章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世界文坛上也颇负盛誉。  相似文献   

9.
主题句是段落的中心思想,它是段落中最重要的句子,具有高度概括与具体得当的特征。本文基于主题句的这些特征,结合英语语篇的特点,论述了如何利用主题句帮助学生提高听、读、写三项技能。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串灿烂的明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从六朝以来的志怪小说,发展到清初,“专集之  相似文献   

11.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形式之一,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在古代汉语中,不但动词可以活用作使动,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使动.  相似文献   

12.
公文写作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公文用语中,往往使用一些文言词语,使公文显得庄重典雅、简洁凝炼。掌握活跃在现代公文中的一些富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及其在修辞上的作用,就能准确、恰当地使用文言词语,使古汉语知识与公文知识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医古文教师,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课程名称 我觉得,把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的课程叫做“医古文”是不妥当的,而应该称之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封面上可以加个副标题——“中医专业用”,来和文科大学的《古代汉语》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院校的文科专业,特别是文学、语言、法律等专业,一般都开设汉语课,把汉语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来讲。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历史上发生发展的,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如此。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属于同一语种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笔者在《古文今译中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语言文字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符号系统,思想内容是它的实质”。古代汉语经过历史的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汉语,其外部形态——语音形式和语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学分制下古代汉语教学要打破以往教学的沉闷局面,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古代汉语教学的实效性。要求教师立足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有全面细致把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并且不断加强古代汉语的研究学习,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要充实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考核方式,有效地促进古汉语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释"则"     
“则”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虚词 ,用法很多 ,但有两种用法常被人忽略。一是作为假设连词 ;一是作为肯定、确定语气的副词。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有两处“则”字注释的疏误 ,在此需得指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法从词到句到语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法于语篇入手,从语篇到句到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倡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法,通过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异同的分析和探讨,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篇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也是统战部门的优良传统.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语态,但二者存在表达上的不同。文章就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被动的结构、被动的含义,以及被动句式的翻译四个方面,对英、汉语的被动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被动语态是学习英语时经常遇到的语法项目,也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每个英语学者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20.
信息结构与英语分裂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语语言的信息结构和英语分裂句的关系。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并且从句子结构来讲,已知信息总是在前,新信息在后;作者进而分析了英语分裂句的信息结构和信息分布。最后得出:英语分裂句是英语语言信息结构和信息焦点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