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并以造成其精神上、身体上的伤害为直接目的的行为,同时攻击者表现出有意伤害性,且被攻击者试图躲避。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心理动力学观点、习性学的观点、社会学习的观点、挫折-攻击假说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模型等;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所产生的后果主要有对攻击者的影响和对被攻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发现情绪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移情水平低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高水平的愤怒情绪与高频次的身体攻击显著相关;情绪调节能力越差,个体越具有攻击的危险。对青少年情绪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具体措施可包括以下5点: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情绪宣泄;3.角色扮演;4.丰富课余生活;5.进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
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发现情绪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移情水平低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高水平的愤怒情绪与高层次的身体攻击显著相关;情绪调节能力越差,个体越具有攻击的危险。对青少年情绪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具体措施可包括以下5点: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情绪宣泄;3.角色扮演;4.丰富课余生活.5.进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对游戏中榜样的观察学习是获得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替代强化等是维持攻击行为的强化机制;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分析具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认为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社会信息加工的偏差,从而引发攻击行为;一般攻击模型对上述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该研究领域中最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有效地解释了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理偏差,通常指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的一种心理倾向。心理偏差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典型的适应不良现象,是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遏止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预防犯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心理偏差的作用机制 青少年的心理偏差与其攻击行为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偏差是怎样对攻击行为起作用的呢? 1.形成失范结果价值。所谓失范  相似文献   

6.
攻击行为是儿童品行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特别是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后进学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经常发生殴打他人或相互殴打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而且毒化了攻击者的心灵。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常常还有品行障碍的其他表现,如逃学、偷窃等。如不及时控制和纠正少年儿童的一般攻击行为,那么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的严重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7.
攻击行为是儿童品行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特别是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后进学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经常发生殴打他人或相互殴打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而且毒化了攻击者的心灵.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常常还有品行障碍的其他表现,如逃学、偷窃等.如不及时控制和纠正少年儿童的一般攻击行为,那么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的严重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欺负行为的主要特征 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心理学资料表明,欺负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一样,欺负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但是欺负行为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攻击行为的三个主要特征:(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即欺负者的行为并未受到被欺负者的激惹。比如,一个学生的口吃,可能引来别人的欺负(如嘲讽、起绰号等),但是因为他口吃而去欺负他,这是  相似文献   

9.
儿童欺负现象是发生在中小学的一种普遍攻击行为,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小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的心理学者对该现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特殊类型攻击行为的了解和认知,同时有助于唤起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青少年自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攻击行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具选择、对象选择、时机选择、方式选择上。攻击行为常见有发泄性攻击、取乐性攻击和躲避性攻击三种特殊类型。攻击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向价值,体现在作案人数指向、犯罪动机指向、犯罪双方的关系指向以及对象指向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警校大学生攻击性行为训练对外显攻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攻击行为量表对106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男生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攻击性训练长时间组、中等时间组、短时间组在攻击行为倾向因子"间接攻击"、"敌意"上存在显著差异(F=3.314,4.702;P=0.040,0.011,P0.0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长时间、高频率的攻击性训练会影响警校大学生外显攻击性,显著表现在攻击行为因子"间接攻击"、"敌意"方面。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政策体系构建,无法离开青少年行为的现实研究和抽象拟制。作为纳入法律控制程序的青少年行为,应自觉并普遍遵循法律规则,追求法益实现的最大值。而指向社会法益的行为是纷繁复杂的,但“法律是欲以极少数的条文,网罗极复杂的社会事实,为便于适用和遵守起见,条文固应为求其少,文字尤应力求其短。”因此,青少年行为的法律控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预见所有可能,更不应无限扩及控制范围。青少年法律行为是法律规范调整与控制青少年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青少年行为的法律控制研究必须涵盖法的工具性和法的倡导功能。同时,在法律控制对象意义上,必须明确青少年法律行为的涵括指向。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行为意识的形成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探讨青少年行为意识,其意义在于促使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有突发性、模仿性、易变性和盲从性等特点。它的形成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自身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因此 ,学校、家庭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 ,预防和抑制青少年偏差行为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澳门边缘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行为的偏差往往会导致犯罪.澳门青少年行为偏差颇为严重,对自己的偏差行为认知力正在下降.这种偏差行为具有明显的现代传媒导向特征,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也成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重要推力.矫正偏差行为的办法可以以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为中心,以辅导为重点,与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相配合,积极引导、帮助边缘青少年矫正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青少年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行为的特质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志,也是主流社会的价值期许.当前,受宏观社会环境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关键因素中一些负面作用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成长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出现亲社会行为缺失现象.社会可以对青少年个体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训练和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透过弗瑞德曼的预言论,社会变迁对人类行为有以下影响:导致目的行为的可控性下降;导致对目的行为效果负主要责任的预言能力下降;削弱了个体试图对环境和自身控制的动机以致个体控制的尝试减少;导致人类行为普遍发生退行性变化。并认为,攻击行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理性和非理性特征;另一个是约束和非约束特征。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冒险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冒险行为,又称反社会行为、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违反规范行为或偏差行为.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理论主要有人格特质理论、问题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生物模型以及原型/自愿模型.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视角有四个方面认知发展与冒险行为、情感发展与冒险行为、冒险行为的生物基础以及社会发展与冒险行为.目前该领域有关预防、干预冒险行为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措施还不完善,未来应多关注政府、社会对于冒险行为的干预力量以及青少年思想意识层面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时尚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青少年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一种亚文化。青少年时尚文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选择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青少年时尚文化与青少年行为选择的相互关系,辩证地分析了青少年时尚文化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给出一些提升青少年时尚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利他性和亲和性为特质的人类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通过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克服以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由于忽视行为训练而导致的青少年道德认知效果差和知行脱节的弊病。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行为激励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