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贯穿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点。“两手抓”的方针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两手抓”方针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科学定位的座标 定位不清,是长期困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问题。贯彻“两手抓”的方针,可以使我们对这个问题获得一个比较科学、稳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既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他要求教育从学校的狭隘天地里走出来,从国家的全局考虑问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三个面向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面向现代化是基础,面向世界是途径,面向未来是根本。因此,“三个面向”方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优先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战略思想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教…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不同的情况下有过不同的论述,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开放搞活,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方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准确地把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精神,对于提高各级干部的工作水平尤为重要。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  相似文献   

4.
试析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思想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张久恒科学的理论,必然包含着实践这个理论的方法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周详地论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思想,阐发了它的丰富内容、重大作用及其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这...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使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与文化进步统一起来?邓小平从社会是个复杂系统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论的整体现,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8页)“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  相似文献   

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增创大特区精神文明的新优势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林承钧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增强特区优势,既包括经济优势、物质文明优势,也包括增强精神文明优势、思想政治优势,社会全面进步优势。”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增创大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看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殷学成龚永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保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江苏省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江苏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的奋斗目标。这累累硕果中,有全省一万多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无私奉献。以“党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8.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也是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重要思  相似文献   

9.
坚持两手抓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最近讲话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坚定两手抓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不久的1982年4月,他就提出我们要有两手,以后又多次提出坚持两手抓的问题。其丰富的内容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又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  相似文献   

10.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就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的论点,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中的重要观点。在多数教材中是这样论述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等等。我认为,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第一,没有具体事物的存在,就没有矛盾斗争性,客观事物的存在是矛盾斗争性存在的先决条件。矛盾是事物的矛盾,矛盾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没有事物就没有矛盾,也就谈不到对立与统一。因此,作为矛盾斗争性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学习邓小平两手抓的思想刘原枫恩格斯说过,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9页)两手抓的思想,正是邓小平同志把这一“工具”和“武器”运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王晓斌  方乐 《学理论》2011,(35):4-5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既是邓小平思想的逻辑基点,也是其法学思想的基石。围绕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三组命题及其内容阐释,邓小平既揭示了中国法制问题的现实性,也展现了法制中国建设的复杂性,更为中国法制的建设提供了实践性极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里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新时期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在全国上下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在《邓小平文选》中,“两手”的范畴是非常丰富的早在1982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  相似文献   

14.
怎样进一步落实“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张勤德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律,走好正确、健康的发展之路,重要前提之一,是要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到实处。几年来,我围绕这个问题跑了十几个省、市、区的工厂、农...  相似文献   

15.
浅析邓小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辛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把我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建国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体现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分析目前形势,预测发展前景,有的放矢地、完整而科学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邓小平始终强调这个方讨,并有效地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科学地提出、一田地坚持“两手抓”方针“两手抓”,概括的说,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人是生而不自由的”这一命题,伟大思想家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为获得在自然界中的自由而建立了社会,社会的建立又给个人带来种种制约。制约与自由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却又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历史地考察制约与自由的关系,我们发现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即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日益严密,个人在社会的自由日益扩展。这里,制约与自由的矛盾统一,是以人类的二难境界为前提的。一方面,人要生存发展,就必然要建立并置身于社会。因为人要吃…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今天,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关键在于学习和坚持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回顾改革开放20年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突出地表现为“承认现实,正视现实”、“不争论,干实事”、“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等三个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当前贯彻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各项方针和任务的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承认现实,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从本本出发”。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想当然…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既善于继承前人,又勇于突破陈规”。这一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这里,江泽民所说的“前人”,应该是既包括了马、恩、列、斯、毛泽东等人的理论;也包括了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20.
敢于说“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特别需要发扬的战斗风格。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目的和职责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生动、鲜明。尖锐、毫不吞吞吐吐的战斗风格。它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从具体情况出发,既要“疏”,又要“堵”;既要开“绿灯”,又要亮“红灯”;既要说‘好”,又敢于说“不”;既要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耐心说服、表扬为主的方针,又要对消极、阴暗面勇于揭露和批评,对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言行敢于批判和抵制。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不可。在一定条件下,大声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