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际公平视阈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代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公共行政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执政目标,要实现这一执政目标,必须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通过健全社会分配机制,使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达茂旗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道德要求,其核心价值就是坚守社会公平、正义与秩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伦理与和谐社会理性诉求在于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契合。一方面,行政伦理所追求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双翼”,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秩序,这也是行政伦理的终极关怀。因此,行政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因由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强化行政伦理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伦理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各级各类行政组织、行政主体必须自觉强化行政伦理意识,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强化服务行政的理念和民主的伦理精神,坚持公平正义的行政伦理原则,构建政府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敏 《学习论坛》2006,22(2):43-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能力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政府具备包括维护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平衡能力等在内的一系列能力。政府要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机制,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6.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我国社会公平实现中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要注重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保障机制;要发挥政府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尚全认为,政府改革既联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联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主动消除体制性障碍。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置和权力市场化问题,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并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为防止个别政府部门滥用权力,应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之事的理念,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律授权,无论投资领域的选择还是行政审批的设定,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中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又应该怎样去承担这份责任,是当前理论与现实不能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剖析法制环境概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制环境新内涵;强调政府在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社会中要抓住依法行政、行政法治这一关键,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指导,努力打造法治政府,真正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构建与行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政府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责任最为重大。政府行政行为深受行政文化的影响。创新行政文化,使行政文化的理念与和谐社会要求的理念相一致,对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选择。我国服务行政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广泛的整合服务。在制度安排上,我国主要有政府财政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但是均存在诸多缺陷。因此,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我国不仅要树立公共财政的观念,而且要在健全公共财政法律体系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基础上,构建公民参与机制,完善服务行政的责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