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章  玉龙 《台声》2004,(4):44-46
在徐家汇港汇广场的“上海人家”,作者邀请台商高产作家陈彬便餐一顿。因为,过几天他就要回台湾过年。 从火锅店的“老板”到台湾高产作家。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这一顿饭的时间,作者终于探了个虚实。 当我们见面后坐定的时候,他拿出了当时最新出版的大作《上海商机》,并认真地在扉页上写下了 无心,听者有意。“对呀,我要把“敬请凤章兄点评指正”、“敬请玉 这几年的‘酸’、‘苦’、‘辣’都写龙兄点评指正”几个大字。他告诉 出来,也算解解心头之怨气。”这作者,这是一年半时间里出版的第 里为什么没…  相似文献   

2.
唐金栋  李兴魁 《台声》2014,(10):72-76
8月21日至30日,以台湾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为团长的台湾作家湖南采风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在湖南开展为期10天的采风交流活动。此行来访的台湾作家包括罗青、蔡怡、林俊颖、杨树清、章缘、王禄旺、彭树君、郭强生等,在大陆有较高知名度;参与互动交流的湖南本土作家,包括唐浩明、水运宪、王跃文、姜贻斌、阎真、余艳、马笑泉、沈念等文坛精英。一路走来,大家因文学而结缘、因文化而相融、因湘情而眷恋,谱写了"两岸一家亲"的优美诗篇。  相似文献   

3.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王权华 《台声》2023,(3):68-69
<正>“我来大陆发展24个年头,今年已经64岁了,走过大陆不少地方,如今被芜湖‘一心想着您,一切为了您’的服务热情深深打动,给我施展个人抱负、追逐梦想的舞台,我对这片兴业热土充满着浓厚感情”。讲起为何深耕这片土地,台商郑明宏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5.
兔年春节期间,几十位祖籍容县的马来西亚侨胞回乡省亲,目睹家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他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家乡变化真大,昔日交通‘瓶颈’已经成为捷径了。”  相似文献   

6.
华芳 《今日上海》2010,(2):43-43
“老师,我就喜欢您的字,今年给我写个带‘虎’字的春联吧。” “我去帮您拿墨汁,下一幅您可得帮我写了……”  相似文献   

7.
说起《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你一定会想到大导演冯小宁。也许,一直以来,你都是从这些震撼人心的影片里了解他的,而今天,我将带你走近一个电影之外的冯导……“我,是个‘假’台属” “你去过台湾吗?” “我是台属。” “真的吗?” “‘假’的。”  相似文献   

8.
1950年12月,广东省蕉岭县公安机关破获了台湾国民党‘迫由军闽粤边区蕉岭支队”案件。这是一起以国民党特务机关从金门岛派遣潜入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的“两龙纵队”溃散特务分子为骨干,纠集一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组成的武装匪特组织,共144人。他们潜伏在蕉岭城镇和公路沿线7个乡镇,密谋抢枪支、劫银行、杀害乡村干部、攻打县城,妄图建立“游击基地”,配合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就在他们策划武装暴动之时,被我公安机关会同解放军武装部队和民兵一网打尽。阿发现匪情1950年1月15日,蕉岭县公安机关接上级电告:“有一批金门岛派遣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学到一个新名词,那就是‘钦州速度’。今后当我希望尽快推进一个项目时,我会说,应该用‘钦州速度’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台湾是我的家乡。记得小时候,一到正月十五,爸爸就会拿出口琴,一边吹着乐曲,一边领着我们歌唱:“‘哎哟,彩灯出来了,有龙灯、花灯、跑马灯……”到现在,这首儿歌在我心中记忆犹新。每当我不由自主地哼唱时,就会想起孩童时期,父亲向我们述说台湾家乡的情景:自然美丽的田园风光,白叠在青绿的稻田上飞来飞去(由于对白簿纯洁美好的深刻印象,父亲曾以此为题材,谱写了《白绝的幻想》管弦乐曲);乡民们感情细腻、纯朴、热情、爽直。从那时起,台湾岛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漂来漂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去看看?1992年,回乡的梦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1.
心愿     
张能秋 《人大论坛》2011,(10):29-29
“感谢您呀,涂主任,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们村就没有今天崭新的变化。”“我年底就离位了,帮助村里建一个群众娱乐活动中心,这也是我在位最后的一个心愿了……”  相似文献   

12.
“‘军跑’(解放鞋)、‘军挎’、‘将校呢’还有‘红小兵’的菱形臂章。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小伙伴中间,如果有人集齐了这几样宝贝,我们就会觉得,他的梦想已经实现,跑步进入共产主叉了。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小孩都怀有‘当兵’、‘当英雄’的梦想,成天念叨着‘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今年53岁的肖先生笑言。  相似文献   

13.
侯希贵的名字,早已享誉海内外。我从报刊上读过不少关于他的报道,“著名的气功大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慈善家”、“着色的实业家”’‘超人’”、“神入”、”奇人”……种种‘桂冠,万千神奇。我为他出神入化的神功绝技而惊叹.也为他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所折服。1995年7月16日,刚刚遭受了巨大洪水灾害的三湘土地,又宠罩在一片火热的气浪之中。候先牛着烈日酷暑,PT迢迢赶来长沙为湖南灭民捐款。我走访了这位先牛,领略了他的“奇人”风采,窥见了一颗情系故土一报效桑怦的赤子之心……1946年秋,正是湘北太地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4.
金庸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除了传说中的陶朱公外,能够同时成为大儒和富翁的,绝无仅有。他不仅是一个著名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个有非凡商业才能的人。对公益事业,金庸出手大方。有次他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捐赠给香港大学,校长接过支票开了句玩笑:“查先生,您忙得写漏了个‘零’吧。”他二话没说,立即又送去900万。家乡浙江,金庸各种各样的捐赠,至少不低于2000万。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他的致富传奇,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鼠年春节前夕,在一阵僻僻叭叭的鞭炮声中,一块“青松院”的牌子挂在了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沙梁南村的一座二层小楼上,孩子们蜂涌着跑到二楼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人们则在一楼悠闲地打牌、下棋。这座“青松院”是10名并不富裕的抄梁籍台胞,心系故土.合力捐建起来的。今年73岁的台胞案官球究生说:“‘青松院’的‘青’字是指年青人,主要是儿童;‘松’字是指老年人,建‘青松院’的目的,是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使家乡的太少有所学,老有所乐。”荣先生今年是第三次回乡探亲。前两次回来,他发现家乡的儿童生活条件比较好,但精神食粮比…  相似文献   

16.
一天午间席上 ,我应邀陪朋友就餐 ,突然Z副县长端起酒杯对宣传部W干事说 :“W干事 ,我今天要满满地敬你一杯酒……”话未说完W干事就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 :“不敢 ,不敢 ,哪有县长先敬小兵的 ?应该我先敬您才是……”说时Z副县长也站了起来 :“不 ,不 ,这杯酒我一定得敬你 ,因为我不仅代表我个人 ,而且代表县委、县政府。如果不是你一次次地挡住或摆平了上级新闻单位到我们这儿来‘找岔’、曝光、‘捅娄子’ ,那我们县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你们大家说 ,这杯酒 ,我该不该先敬我们的功臣 ?”除我之外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 :“应该 ,应该 …  相似文献   

17.
来自台湾的学者说,几个月来大陆一再释出对台的重大举措,不仅“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又“给机会”于台湾人民,非常叫好。台湾人民正在思考他们的新出路、新愿景。最近一个月,我回到台南家乡,直接听到很多父老乡亲的心声真语:“何必搞‘台独’,何必闹分裂,两岸合而为一算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亲生母亲给了我生命。而您在我最灰暗的日子里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您是我们的‘兵妈妈’……”“我知道你早就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我也早已把你当成了我的亲妈妈……”封封书信记录母子深情。  相似文献   

19.
小张庄不再遥远——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寻根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宁军 《台声》2002,(6):32-33
当“江苏籍台湾作家采风活动”开启之时,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再一次越过海峡,回到江苏故土。她是在职教授,以往到大陆多半是利用寒暑假,而这次是请假来的。虽然只有10天时间,张晓风深感不虚此行。她不仅和其他台湾作家一起,面对面地与江苏台港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交流,参观游览了南京、无锡、苏州,而且还独自去了徐州,寻找“心向往之”的小张庄,那是她的祖辈居住过的地方。在江苏学者与台湾作家的座谈会上,张晓风侃侃而谈。她的发言动了真情:“江苏是我的祖籍,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有没有比江苏更属于我的地方,有的,那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内地媒体报道了一条由台湾“陆委会”发布的消息:台湾当局将实施金门、马祖“小三通”政策,自2000年12月起,采取“定时、定轮、定线”的方式,每天规定固定的时间、船班、航线。开放内地人员赴金门、马祖旅游观光。21世纪刚刚来临,台湾当局一手导演的“小三通”闹剧。以“海安号”首航失败而草草收场。与此同时,金门同胞却实现了直航厦门的梦想。 夜晚 10时30分,往常是金门人的入梦时分。但是,20世纪最后一个秋冬的深夜,台湾金城镇海滨公园却热闹异常。潮水退了。黑暗中,攒动的人头屏息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